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汝锦专利>正文

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735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包括接驳头,所述接驳头包括外锁定套、内连接管和活动卡环,所述外锁定套具有第一内壁,所述外锁定套的内壁还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包括前卡环挡壁、后卡环挡壁以及至少两级内径不同的槽腔,分别包括第一级槽腔和第二级槽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其外锁定套设有至少两级内径不同的槽腔,使得活动卡环在第一级槽腔内处于受限制的状态,而其在第二级槽腔内则处于可以自由扩张的空间,避免出现接驳件在自锁定工作状态下长期将活动卡环向锐角夹角内顶、压至形变而影响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接头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952429.X所述的端部设有凸环的硬管连接件,其包括密封圈和内连接管,所述端部设有凸环的硬管套在内连接管两端,内连接管一端的端部设有凸环的硬管与内连接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密封圈,还包括固定套和防脱弹性环,所述内连接管上两个端部设有凸环的硬管之间套有固定套,所述防脱弹性环设置在固定套两端部内侧设置的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之间设置有固定内凸台,所述防脱弹性环套在位于固定槽内的端部设有凸环的硬管上,所述防脱弹性环位于固定槽外边缘与硬管端部上的凸环之间,所述固定槽的外边缘呈外小内大的锥状,在外力强行拔出硬管时,盖锥状边缘能起到压迫弹性环作用。现有硬质管道接驳结构大多采用如上所述的斜面压迫弹性环,但是由于这种管道接驳方式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会保持一定程度的张紧,使得弹性环一直处于硬管与固定槽共同形成的锐角空间内越挤越紧,最终容易发生形变,可能会导致失去弹性而无法正常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其能够避免在自锁定工作状态下长期将活动卡环向锐角夹角内顶、压,避免活动卡环发生形变而影响拆、装。一种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包括接驳头,所述接驳头包括外锁定套、内连接管和活动卡环,所述接驳头的前端为插接端口,所述外锁定套具有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与内连接管的外壁相适配且固定连接,所述外锁定套的内壁还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包括前卡环挡壁、后卡环挡壁以及至少两级内径不同的槽腔,分别包括第一级槽腔和第二级槽腔,所述第一级槽腔具有第一底壁,所述第二级槽腔具有第二底壁,所述第一级槽腔比第二级槽腔更靠近插接端口,所述前卡环挡壁与第一底壁的前端连接,所述后卡环挡壁与第二底壁的后端连接,所述活动卡环置于环形槽中,所述活动卡环能沿径向伸、缩变化,所述第二底壁与第一内壁的距离为H,所述第一底壁与第一内壁的距离为h,满足:H>h。所述的活动卡环是指能够沿着环形槽排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沿接驳头径向伸、缩的构件,如弹簧圈、带有缺口的金属环、由空心珠与软索串起的环等等,甚至可以是多颗环形排布于环形槽中的滚珠。进一步,所述外锁定套包括套管头和螺纹锁紧件,所述套管头和螺纹锁紧件螺纹连接,所述环形槽由套管头和螺纹锁紧件拼合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还包括插接管和密封圈,所述插接管的内径与内连接管的外径相适配,所述插接管的外壁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卡环锁紧工位,所述密封圈位于插接管与内连接管之间,所述卡环锁紧工位顶端处与插接管外壁的高度差为L,所述活动卡环的截面宽度为d,满足:H-d≥L,以及M+d>h≥d。更进一步,所述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还包括接驳部,所述接驳部具有至少一个接驳端口,所述接驳端口与对应的接驳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接驳部是异径或等径的弯头管件、三通管件、四通管件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其外锁定套设有至少两级内径不同的槽腔,使得活动卡环在第一级槽腔内处于受限制的状态,而其在第二级槽腔内则处于可以自由扩张的空间,避免出现接驳件在自锁定工作状态下长期将活动卡环向锐角夹角内顶、压至形变而影响拆、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所述接驳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接驳头与插接管组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如图1和2所示,一种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包括接驳头1,所述接驳头1包括外锁定套11、内连接管12、密封圈13和活动卡环14,所述接驳头1的前端为插接端口,所述外锁定套11具有第一内壁111,所述第一内壁111与内连接管12的外壁相适配且固定连接,所述内连接管12上设有供密封圈13嵌入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锁定套11的内壁还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包括前卡环挡壁112、后卡环挡壁115以及至少两级内径不同的槽腔,分别包括第一级槽腔和第二级槽腔,所述第一级槽腔具有第一底壁113,所述第二级槽腔具有第二底壁114,所述第一级槽腔比第二级槽腔更靠近插接端口,所述前卡环挡壁112与第一底壁113的前端连接,所述后卡环挡壁115与第二底壁114的后端连接,所述活动卡环14置于环形槽中,所述活动卡环14能沿径向伸、缩变化,所述第二底壁114与第一内壁111的距离为H,所述第一底壁113与第一内壁111的距离为h,满足:H>h。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锁定套11包括套管头和螺纹锁紧件,所述套管头和螺纹锁紧件螺纹连接,所述环形槽由套管头和螺纹锁紧件拼合组成。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插接管2和密封圈13,所述插接管2的内径与内连接管12的外径相适配,所述插接管2的外壁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卡环锁紧工位,所述密封圈13位于插接管2与内连接管12之间,所述卡环锁紧工位顶端处与插接管2外壁的高度差为L,所述活动卡环14的截面宽度为d,满足:H-d≥L>h-d≥0。插接管2从插接端口插入接驳头1。所述活动卡环14在常态下的内径略小于插接管2的外径,因此会被插接管2推动往第二级槽腔移动,当受到后卡环挡壁115的阻挡后发生形变、扩张,使插接管2能够继续进入接驳头1内,直至活动卡环14落入卡环锁紧工位中。当活动卡环14与卡环锁紧工位接合,即使反向抽拔插接管2,所述活动卡环14在卡环锁紧工位的带动下会向着第一级槽腔移动,由于第一级槽腔内的空间不足以让活动卡环14从卡环锁紧工位内脱出,所以所述插接管2与接驳头1实现自锁。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接驳部,所述接驳部具有至少一个接驳端口,所述接驳端口与对应的接驳头1的后端固定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驳部是异径或等径的弯头管件、三通管件、四通管件中的一种。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包括接驳头(1),所述接驳头(1)包括外锁定套(11)、内连接管(12)和活动卡环(14),所述接驳头(1)的前端为插接端口,所述外锁定套(11)具有第一内壁(111),所述第一内壁(111)与内连接管(12)的外壁相适配且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锁定套(11)的内壁还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包括前卡环挡壁(112)、后卡环挡壁(115)以及至少两级内径不同的槽腔,分别包括第一级槽腔和第二级槽腔,所述第一级槽腔具有第一底壁(113),所述第二级槽腔具有第二底壁(114),所述第一级槽腔比第二级槽腔更靠近插接端口,所述前卡环挡壁(112)与第一底壁(113)的前端连接,所述后卡环挡壁(115)与第二底壁(114)的后端连接,所述活动卡环(14)置于环形槽中,所述活动卡环(14)能沿径向伸、缩变化,所述第二底壁(114)与第一内壁(111)的距离为H,所述第一底壁(113)与第一内壁(111)的距离为h,满足:H>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内接头的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包括接驳头(1),所述接驳头(1)包括外锁定套(11)、内连接管(12)和活动卡环(14),所述接驳头(1)的前端为插接端口,所述外锁定套(11)具有第一内壁(111),所述第一内壁(111)与内连接管(12)的外壁相适配且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锁定套(11)的内壁还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包括前卡环挡壁(112)、后卡环挡壁(115)以及至少两级内径不同的槽腔,分别包括第一级槽腔和第二级槽腔,所述第一级槽腔具有第一底壁(113),所述第二级槽腔具有第二底壁(114),所述第一级槽腔比第二级槽腔更靠近插接端口,所述前卡环挡壁(112)与第一底壁(113)的前端连接,所述后卡环挡壁(115)与第二底壁(114)的后端连接,所述活动卡环(14)置于环形槽中,所述活动卡环(14)能沿径向伸、缩变化,所述第二底壁(114)与第一内壁(111)的距离为H,所述第一底壁(113)与第一内壁(111)的距离为h,满足:H>h。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汝锦
申请(专利权)人:潘汝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