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灯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388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转接灯座结构,其包括:第一灯座组件,其包括第一灯座、套接于第一灯座上端外围的螺纹金属套及穿设于第一灯座中的第一、第二接触端子,第一接触端子上端与螺纹金属套接触,第二接触端子上端显露于第一灯座上端;第二灯座组件,其包括第二灯座以及插装固定于第二灯座中的第三、第四接触端子,第二灯座下端设有供灯泡插装的容置槽,第三、第四接触端子上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接触端子接触,第三、第四接触端子下端均伸入容置槽中,容置槽中设有用于夹紧灯泡的线夹;螺纹金属套与第一灯座及第二灯座通过若干铆钉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E26灯座转换为G9灯座,以满足不同规格型号的灯泡插接使用,以达到转接灯泡的目的,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接灯座结构
:本技术涉及灯座产品
,特指一种转接灯座结构。
技术介绍
:灯座是灯泡的连接座。灯泡在使用时必须组装在一个灯座上作为支撑及供给电源用,故灯座是一种与灯泡搭配使用的重要器件。在目前市面上一般一种灯泡只能安装在一种型号规格的灯座上,当适用于某种灯座的灯泡损坏时,必须更换相同的灯泡才可以对接使用,而对于消费者,尤其是家庭用户来说是非常不方便,则必须通过一种转接灯座实现不同型号规格的灯泡对接使用。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接灯座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转接灯座结构包括:第一灯座组件,其包括第一灯座、套接于第一灯座上端外围的螺纹金属套以及穿设于第一灯座中的第一、第二接触端子,该第一接触端子上端与螺纹金属套接触,且该第二接触端子上端的第二接触部显露于第一灯座上端;第二灯座组件,其包括固定于第一灯座下端的第二灯座以及插装固定于第二灯座中的第三、第四接触端子,该第二灯座下端设置有供灯泡插装的容置槽,所述第三、第四接触端子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接触端子接触,该第三、第四接触端子下端均伸入容置槽中,且该容置槽中还设置有用于夹紧灯泡的线夹;所述螺纹金属套与第一灯座及第二灯座通过若干铆钉固定。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灯座上端成型有一凸座,该凸座伸出于螺纹金属套上端面外,且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上端的第二接触部显露于该凸座上端面,且该第二接触部上端面成型有导接凸包。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接触端子包括有第二主体部以及弯折成型于第二主体部上端的所述的第二接触部和向下弯折成型于第二接触部的折弯定位部;所述凸座上端设置有第一、第二方孔,其中第一、第二方孔中至少一个贯穿第一灯座下端面,所述第二接触部置于该凸座上端面,且第二主体部及折弯定位部分别插入第一、第二方孔中。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包括有第一主体部以及弯折成型于第一主体部上端的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上端向上成型有弹性触片,该弹性触片与螺纹金属套内壁抵压接触。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灯座上端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槽以及位于第一限位槽一端并向下贯穿第一灯座下端面的第三穿孔,所述第一接触端子的第一主体部穿设于第三穿孔中,且该第一接触端子中的第一接触部固定于第一限位槽中。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接触端子包括有一方框主体部以及两个成型于方框主体部下端的接触臂,该方框主体部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下端接触,该接触臂伸入所述容置槽中。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接触端子的结构与第三接触端子的结构相同,其对称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中。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灯座下端外围成型有凸缘,该凸缘外围成型有防滑凸纹。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线夹下端具有对称设计并相对向内弯折的第一、第二弹性臂,该第一、第二弹性臂之间形成有夹紧空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将E26灯座转换为G9灯座,以满足不同规格型号的灯泡插接使用,以达到转接灯泡的目的,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另外,本技术结构较为简单,且其结构稳定,并具有极好的导通功效,令本技术具有极好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灯座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4所示,为一种转接灯座结构,其包括:第一灯座组件100及安装于第一灯座组件100下端的第二灯座组件200,该第二灯座组件200与第一灯座组件100电性连接,其中,该第一灯座组件100用于与E26灯座连接,该第二灯座组件200为G9灯座组件,也就是说,本技术将E26灯座转换为G9灯座。所述第一灯座组件100包括第一灯座1、套接于第一灯座1上端外围的螺纹金属套2以及穿设于第一灯座1中的第一、第二接触端子3、4,该第一接触端子3上端与螺纹金属套2接触,且该第二接触端子4上端的第二接触部41显露于第一灯座1上端。所述第一灯座1上端成型有一凸座11,该凸座11伸出于螺纹金属套2上端面外,且所述第二接触端子4上端的第二接触部41显露于该凸座11上端面,且该第二接触部41上端面成型有导接凸包411。所述第一灯座1下端外围成型有凸缘14,该凸缘14外围成型有防滑凸纹141。所述第二接触端子4包括有第二主体部42以及弯折成型于第二主体部42上端的所述的第二接触部41和向下弯折成型于第二接触部41的折弯定位部43;所述凸座11上端设置有第一、第二方孔111、112,其中第一、第二方孔111、112中至少一个贯穿第一灯座1下端面,所述第二接触部41置于该凸座11上端面,且第二主体部42及折弯定位部43分别插入第一、第二方孔111、112中,以此可保证第二接触端子4装配结构的稳定性,并且可保证第二接触端子中的导接凸包411在多次与外接部件接触后不会出现歪移的现象。所述第一接触端子3包括有第一主体部31以及弯折成型于第一主体部31上端的第一接触部32,该第一接触部32上端向上成型有弹性触片321,该弹性触片321与螺纹金属套2内壁抵压接触,也就是说,该弹性触片321在与螺纹金属套2内壁接触后被压缩,以致使该弹性触片321产生恢复力以与螺纹金属套2内壁形成稳定接触,保证两者接触的稳定性。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一灯座1上端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2以及位于第一限位槽12一端并向下贯穿第一灯座1下端面的第三穿孔13,所述第一接触端子3的第一主体部31穿设于第三穿孔13中,且该第一接触端子3中的第一接触部32固定于第一限位槽12中,以此可保证第一接触端子3装配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第二灯座组件200包括固定于第一灯座1下端的第二灯座5以及插装固定于第二灯座5中的第三、第四接触端子6、7,该第二灯座5下端设置有供灯泡插装的容置槽51,所述第三、第四接触端子6、7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接触端子3、4接触,该第三、第四接触端子6、7下端均伸入容置槽51中,且该容置槽51中还设置有用于夹紧灯泡的线夹8,所述螺纹金属套2与第一灯座1及第二灯座5通过若干铆钉9固定,令第一灯座组件100和第二灯座组件200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三接触端子6包括有一方框主体部61以及两个成型于方框主体部61下端的接触臂62,且该两个接触臂62相对垂直,该方框主体部61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3下端接触,该接触臂62伸入所述容置槽51中。所述第四接触端子7的结构与第三接触端子6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对称容置于所述容置槽51中。由于第三、第四接触端子均具有方框主体部,通过该方框主体部可稳定装配于第二灯座5上,保证本技术结构的稳定性。另外,由于第三、第四接触端子均具有两个接触臂,以此可保证第三、第四接触端子接触导通的稳定性,以提高本技术的导通功效。所述线夹8下端具有对称设计并相对向内弯折的第一、第二弹性臂81、82,该第一、第二弹性臂81、82之间形成有夹紧空间,以此夹紧插入容置槽51中的灯泡,保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可将E26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接灯座结构

【技术保护点】
转接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灯座组件(100),其包括第一灯座(1)、套接于第一灯座(1)上端外围的螺纹金属套(2)以及穿设于第一灯座(1)中的第一、第二接触端子(3、4),该第一接触端子(3)上端与螺纹金属套(2)接触,且该第二接触端子(4)上端的第二接触部(41)显露于第一灯座(1)上端;第二灯座组件(200),其包括固定于第一灯座(1)下端的第二灯座(5)以及插装固定于第二灯座(5)中的第三、第四接触端子(6、7),该第二灯座(5)下端设置有供灯泡插装的容置槽(51),所述第三、第四接触端子(6、7)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接触端子(3、4)接触,该第三、第四接触端子(6、7)下端均伸入容置槽(51)中,且该容置槽(51)中还设置有用于夹紧灯泡的线夹(8);所述螺纹金属套(2)与第一灯座(1)及第二灯座(5)通过若干铆钉(9)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转接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灯座组件(100),其包括第一灯座(1)、套接于第一灯座(1)上端外围的螺纹金属套(2)以及穿设于第一灯座(1)中的第一、第二接触端子(3、4),该第一接触端子(3)上端与螺纹金属套(2)接触,且该第二接触端子(4)上端的第二接触部(41)显露于第一灯座(1)上端;第二灯座组件(200),其包括固定于第一灯座(1)下端的第二灯座(5)以及插装固定于第二灯座(5)中的第三、第四接触端子(6、7),该第二灯座(5)下端设置有供灯泡插装的容置槽(51),所述第三、第四接触端子(6、7)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接触端子(3、4)接触,该第三、第四接触端子(6、7)下端均伸入容置槽(51)中,且该容置槽(51)中还设置有用于夹紧灯泡的线夹(8);所述螺纹金属套(2)与第一灯座(1)及第二灯座(5)通过若干铆钉(9)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座(1)上端成型有一凸座(11),该凸座(11)伸出于螺纹金属套(2)上端面外,且所述第二接触端子(4)上端的第二接触部(41)显露于该凸座(11)上端面,且该第二接触部(41)上端面成型有导接凸包(4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4)包括有第二主体部(42)以及弯折成型于第二主体部(42)上端的所述的第二接触部(41)和向下弯折成型于第二接触部(41)的折弯定位部(43);所述凸座(11)上端设置有第一、第二方孔(111、112),其中第一、第二方孔(111、112)中至少一个贯穿第一灯座(1)下端面,所述第二接触部(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德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金准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