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7993 阅读:7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结构,该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前壳体、后壳体、顶盖以及底壳拼接而成;所述壳体内侧上部设置有红外信号发射单元以及与其相连的控制单元,内侧中部设置有充电接触片,内侧下部设置有充电单元;所述充电接触片一端与所述充电单元电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充电接收头内。本申请提供的机器人充电桩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廉,壳体采用分体组装式设计使得壳体组装使用更加方便。采用红外引导的方式,相对于超声加红外引导的方式,引导的稳定性更高,同时由于无需复杂的组装生产工艺,因此使得该结构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结构
本技术涉及充电机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红外发射引导方案机器人充电桩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作为高新科技,已经逐步地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生产车间到医院,机器人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适用于结构化环境,完成重复性作业任务,而现代机器人则可以同人类一起在相同的非结构化空间和环境中协同作业,实时在线完成非确定性的任务。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提升,家用机器人的发展也随之十分迅速,其功能也在日益增加,但家用机器人在工作时常常遇到电池电量不足的问题,这是机器人就需要人手去操作帮助机器人进行续航,这使得家用机器人在执行工作时收到了限制。为了减少人手对家用机器人进行续航的问题,研究家用机器人自主充电成为了目前机器人发展的重大方向。对于家用机器人自主充电,国内外现有的解决方案大多是采用超声加红外引导的方案,但是这些充电桩结构通常较为复杂,且对生产、组装工艺要求较高,进而导致家用机器人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结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结构,该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前壳体、后壳体、顶盖以及底壳拼接而成;所述壳体内侧上部设置有红外信号发射单元以及与其相连的控制单元,内侧中部设置有充电接触片,内侧下部设置有充电单元;所述充电接触片一端与所述充电单元电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充电接收头内;其中,所述充电接触片连接有接收头压件组件,所述接收头压件组件包括第一压件、第二压件以及套装于所述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之间的弹簧,所述第二压件与所述后壳体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红外信号发射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红外引导信号发射单元以及红外测距信号发射单元。优选的: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充电指示灯,所述充电指示灯穿过所述顶盖上的通孔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优选的:所述前壳体、后壳体上与所述红外信号发射单元对应处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外侧分别设置有可透红外光的装饰带。优选的:所述底壳下部连接有硅胶材质制作而成的防滑垫。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机器人发送的充电指令,以便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启动所述红外信号发射单元。优选的:所述前壳体、后壳体、顶盖以及底壳均采用塑料材质经一体成型工艺制作而成。优选的: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充电DC孔。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技术,可以实现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前壳体、后壳体、顶盖以及底壳拼接而成;所述壳体内侧上部设置有红外信号发射单元以及与其相连的控制单元,内侧中部设置有充电接触片,内侧下部设置有充电单元;所述充电接触片一端与所述充电单元电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充电接收头内;其中,所述充电接触片连接有接收头压件组件,所述接收头压件组件包括第一压件、第二压件以及套装于所述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之间的弹簧,所述第二压件与所述后壳体固定相连。本申请提供的机器人充电桩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廉,壳体采用分体组装式设计使得壳体组装使用更加方便。采用红外引导的方式,相对于超声加红外引导的方式,引导的稳定性更高,同时由于无需复杂的组装生产工艺,因此使得该结构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主视图。图中:前壳体1、后壳体2、顶盖3、底壳4、红外信号发射单元5、控制单元6、充电接触片7、充电接收头8、第一压件9、第二压件10、弹簧11、充电指示灯12、装饰带13、防滑垫14、充电DC孔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该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前壳体1、后壳体2、顶盖3以及底壳4拼接而成;该结构的壳体采用多个单体部件拼装的方式,可以使得该壳体在安装、拆卸时更加灵活方便。为了降低该壳体的制作成本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前壳体1、后壳体2、顶盖3以及底壳4均采用塑料材质经一体成型工艺制作而成。这里所述的一体成型工艺可以是注塑工艺。为了能够为用户指示该结构是否处于为机器人充电状态,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所述顶盖3上设置有充电指示灯12,所述充电指示灯12穿过所述顶盖3上的通孔与所述控制单元6相连。所述壳体内侧上部设置有红外信号发射单元5以及与其相连的控制单元6,内侧中部设置有充电接触片7,内侧下部设置有充电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充电接触片7一端与所述充电单元电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充电接收头8内;所述电极片与机器人上的电极柱离地高度形同并且对应设置,在充电时该电极片与电极柱接触时实现电性连接。为了提高该结构的美观性,同时又不影响信号发射单元发送的信号,所述前壳体1、后壳体2上与所述红外信号发射单元对应处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外侧分别设置有可透红外光的装饰带13。其中,所述充电接触片7连接有接收头压件组件,所述接收头压件组件包括第一压件9、第二压件10以及套装于所述第一压件9与第二压件10之间的弹簧11,所述第二压件10与所述后壳体2固定相连。为了增大该底壳与地面的摩擦力,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底壳下部连接有硅胶材质制作而成的防滑垫14。为了增加该结构功能的多样性,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充电DC孔15。为了实现对机器人充电引导的准确性,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红外信号发射单元5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红外引导信号发射单元以及红外测距信号发射单元。具体的对机器人充电引导过程可以是,当该结构的控制单元控制该红外信号发射单元启动后,红外引导信号发射单元发出区域引导信号,以便机器人可以根据该区域引导信号对充电结构准确定位,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红外引导信号发射单元发出五种引导信号的方式,在不同的区域红外引导信号不一样,机器人可以通过不同的红外频率来区分不同的区域,也能够采用同一个频率,但采用不同的信号指令来区分不同的区域。机器人可以根据其当前所在的区域调整自身位置以便机器人上的充电柱可以对准该装置上的充电接收头。红外测距信号发射单元是当机器人到达充电接触头所在的区域后,红外测距信号发射单元将开始判断机器人到充电桩的距离,距离小于1米时机器人会防缓向该结构的移动速度,保证其充电柱可以缓慢进入充电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前壳体、后壳体、顶盖以及底壳拼接而成;所述壳体内侧上部设置有红外信号发射单元以及与其相连的控制单元,内侧中部设置有充电接触片,内侧下部设置有充电单元;所述充电接触片一端与所述充电单元电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充电接收头内;其中,所述充电接触片连接有接收头压件组件,所述接收头压件组件包括第一压件、第二压件以及套装于所述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之间的弹簧,所述第二压件与所述后壳体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前壳体、后壳体、顶盖以及底壳拼接而成;所述壳体内侧上部设置有红外信号发射单元以及与其相连的控制单元,内侧中部设置有充电接触片,内侧下部设置有充电单元;所述充电接触片一端与所述充电单元电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前壳体的充电接收头内;其中,所述充电接触片连接有接收头压件组件,所述接收头压件组件包括第一压件、第二压件以及套装于所述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之间的弹簧,所述第二压件与所述后壳体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信号发射单元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红外引导信号发射单元以及红外测距信号发射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充电指示灯,所述充电指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杰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前海勇艺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