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MC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07441 阅读:7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MC电池管理系统,其结构包括第一前端固定螺栓、前端散热装置、减震底座、第一终端连接插块、第一终端接口、BMC电池管理系统、第二终端连接插块、第三终端连接插块、第三终端接口、第二前端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口、连接固定装置、支撑框架盒、中端散热装置、前端放置板、第二终端接口,所述的减震底座和连接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前端放置板由前端散热装置、第一终端连接插块、第三终端接口、第二终端接口组成,所述的第一终端连接插块内设有通过第一终端连接插块,所述的第二终端接口内设有第二终端连接插块,有了BMC电池管理的硬件和系统的结合,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能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也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更能监控电池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MC电池管理系统
本技术是一种,属于BMC电池管理领域。
技术介绍
电池管理系统是电池与用户之间的纽带,主要对象是二次电池。但是市面上的电池管理系统没有BMC电池管理的硬件和系统的结合,不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不能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也不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更不能监控电池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BMC电池管理系统,以解决没有BMC电池管理的硬件和系统的结合,不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不能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也不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更不能监控电池的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BMC电池管理系统,其结构包括第一前端固定螺栓、前端散热装置、减震底座、第一终端连接插块、第一终端接口、BMC电池管理系统、第二终端连接插块、第三终端连接插块、第三终端接口、第二前端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口、连接固定装置、支撑框架盒、中端散热装置、前端放置板、第二终端接口,所述的减震底座和连接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前端放置板由前端散热装置、第一终端连接插块、第三终端接口、第二终端接口组成,所述的第一终端连接插块内设有通过第一终端连接插块,所述的第二终端接口内设有第二终端连接插块,所述的第三终端接口内部设有第三终端连接插块,所述的第一前端固定螺栓、第二前端固定螺栓和前端放置板相连接,所述的连接固定装置上设有固定螺栓口,所述的BMC电池管理系统和支撑框架盒、前端放置板、减震底座、连接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BMC电池管理系统的由显示模块、第一CAN总线、中央处理模块、终端模块、第二CAN总线组成,所述的显示模块通过第一CAN总线和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的终端模块通过第二CAN总线和中央处理模块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减震底座上方设有前端放置板,所述的固定装置上方设有支撑框架盒,所述的支撑框架盒和前端放置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框架盒上设有中端散热装置,所述的前端放置板上设有前端散热装置,所述的前端散热装置和中端散热装置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所述的BMC电池管理系统和支撑框架盒、前端放置板、减震底座、连接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BMC电池管理系统的由显示模块、第一CAN总线、中央处理模块、终端模块、第二CAN总线组成,配合使用,就组合而成了BMC电池管理的硬件和系统的结合,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能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也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更能监控电池的状态。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BMC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BMC电池管理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前端固定螺栓1、前端散热装置2、减震底座3、第一终端连接插块4、第一终端接口5、BMC电池管理系统6、第二终端连接插块7、第三终端连接插块8、第三终端接口9、第二前端固定螺栓10、固定螺栓口11、连接固定装置12、支撑框架盒13、中端散热装置14、前端放置板15、第二终端接口16、显示模块601、第一CAN总线602、中央处理模块603、终端模块604、第二CAN总线6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BMC电池管理系统,其结构包括第一前端固定螺栓1、前端散热装置2、减震底座3、第一终端连接插块4、第一终端接口5、BMC电池管理系统6、第二终端连接插块7、第三终端连接插块8、第三终端接口9、第二前端固定螺栓10、固定螺栓口11、连接固定装置12、支撑框架盒13、中端散热装置14、前端放置板15、第二终端接口16,所述的减震底座3和连接固定装置12固定连接,所述的前端放置板15由前端散热装置2、第一终端连接插块4、第三终端接口9、第二终端接口16组成,所述的第一终端连接插块4内设有通过第一终端连接插块4,所述的第二终端接口16内设有第二终端连接插块7,所述的第三终端接口9内部设有第三终端连接插块8,所述的第一前端固定螺栓1、第二前端固定螺栓10和前端放置板15相连接,所述的连接固定装置12上设有固定螺栓口11,所述的BMC电池管理系统6和支撑框架盒13、前端放置板15、减震底座3、连接固定装置12固定连接,所述的BMC电池管理系统6的由显示模块601、第一CAN总线602、中央处理模块603、终端模块604、第二CAN总线605组成,所述的显示模块601通过第一CAN总线602和中央处理模块603相连接,所述的终端模块604通过第二CAN总线605和中央处理模块603相连接,所述的减震底座3上方设有前端放置板15,所述的固定装置12上方设有支撑框架盒13,所述的支撑框架盒13和前端放置板15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框架盒13上设有中端散热装置14,所述的前端放置板15上设有前端散热装置2,所述的前端散热装置2和中端散热装置14相连接。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所述的BMC电池管理系统6和支撑框架盒13、前端放置板15、减震底座3、连接固定装置12固定连接,所述的BMC电池管理系统6的由显示模块601、第一CAN总线602、中央处理模块603、终端模块604、第二CAN总线605组成,配合使用,就组合而成了BMC电池管理的硬件和系统的结合,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能防止电池出现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也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更能监控电池的状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BMC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BMC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第一前端固定螺栓(1)、前端散热装置(2)、减震底座(3)、第一终端连接插块(4)、第一终端接口(5)、BMC电池管理系统(6)、第二终端连接插块(7)、第三终端连接插块(8)、第三终端接口(9)、第二前端固定螺栓(10)、固定螺栓口(11)、连接固定装置(12)、支撑框架盒(13)、中端散热装置(14)、前端放置板(15)、第二终端接口(16),所述的减震底座(3)和连接固定装置(12)固定连接,所述的前端放置板(15)由前端散热装置(2)、第一终端连接插块(4)、第三终端接口(9)、第二终端接口(16)组成,所述的第一终端连接插块(4)内设有通过第一终端连接插块(4),所述的第二终端接口(16)内设有第二终端连接插块(7),所述的第三终端接口(9)内部设有第三终端连接插块(8),所述的第一前端固定螺栓(1)、第二前端固定螺栓(10)和前端放置板(15)相连接,所述的连接固定装置(12)上设有固定螺栓口(11),所述的BMC电池管理系统(6)和支撑框架盒(13)、前端放置板(15)、减震底座(3)、连接固定装置(12)固定连接,所述的BMC电池管理系统(6)的由显示模块(601)、第一CAN总线(602)、中央处理模块(603)、终端模块(604)、第二CAN总线(605)组成,所述的显示模块(601)通过第一CAN总线(602)和中央处理模块(603)相连接,所述的终端模块(604)通过第二CAN总线(605)和中央处理模块(60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MC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第一前端固定螺栓(1)、前端散热装置(2)、减震底座(3)、第一终端连接插块(4)、第一终端接口(5)、BMC电池管理系统(6)、第二终端连接插块(7)、第三终端连接插块(8)、第三终端接口(9)、第二前端固定螺栓(10)、固定螺栓口(11)、连接固定装置(12)、支撑框架盒(13)、中端散热装置(14)、前端放置板(15)、第二终端接口(16),所述的减震底座(3)和连接固定装置(12)固定连接,所述的前端放置板(15)由前端散热装置(2)、第一终端连接插块(4)、第三终端接口(9)、第二终端接口(16)组成,所述的第一终端连接插块(4)内设有通过第一终端连接插块(4),所述的第二终端接口(16)内设有第二终端连接插块(7),所述的第三终端接口(9)内部设有第三终端连接插块(8),所述的第一前端固定螺栓(1)、第二前端固定螺栓(10)和前端放置板(15)相连接,所述的连接固定装置(12)上设有固定螺栓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成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妙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