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927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属于输电设备领域。该输电铁塔用基础包括沉井井筒、板式底板和立柱;沉井井筒为筒状结构,板式底板形成在沉井井筒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沉井井筒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板式底板形成在沉井井筒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沉井井筒外部,当输电铁塔载荷较大时,通过沉井井筒辅助板式基础将输电铁塔的载荷传递到地层中,由于沉井井筒为筒状结构,混凝土用量较少,故可避免因板式基础的板式底板的埋深和尺寸均较大,导致混凝土的用量较大的问题,降低输电铁塔用基础的建设成本,且由于安装沉井井筒的过程中无需架设模板,用于安装沉井井筒的基坑的尺寸较小,土方的开挖回填量较小,降低施工强度。

Foundation for transmission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undation for a power transmission tower,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transmission equipment. The found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tower is composed of an open caisson shaft, a plate bottom plate and an upright post; the caisson shaft is a tubular structure; the plate bottom plate is form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aisson shaft and is fixed outside the caisson shaft.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form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aisson well bore through the plate and fixed plate, wrapped in the caisson well bore outside, when the transmission tower load, the caisson well bore plate base load auxiliary transmission tower is transferred to the formation, as the caisson shaft is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the amount of concrete is less, so it can avoid from bottom plate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pth and size are larger, resulting in large amount of concrete, reduce the transmission tower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costs, and because no need to set up the template installation process of caisson well bore in small size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open caisson foundation pit shaft, earthwork excavation and backfill volume, reduce construction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
本技术涉及输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
技术介绍
输电铁塔用基础是一种与输电铁塔固定连接,埋入地层中以将输电铁塔的载荷传递到地层中的电力设施。目前输电铁塔用基础一般为板式基础,板式基础包括底板和立柱,其形成过程如下:先使用挖掘机在地层中挖基坑,然后在基坑中架设用于生产板式基础的模板,在模板中放入钢筋笼,然后向模板中浇注混凝土,形成下部为底板,上部为立柱的基础型式,板式基础成型后拆除模板,再向基坑中回填土体以将板式基础埋在地层中。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当荷载条件较大时,目前的板式基础的埋深和底板的尺寸均较大,混凝土的用量较大,建设成本较高,同时为满足架设模板的要求,所开挖出的基坑的尺寸也较大,这样具有大量的土方开挖回填量,施工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输电铁塔用基础的建设成本较高,施工强度较大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所述输电铁塔用基础包括沉井井筒、板式底板和立柱;所述沉井井筒为筒状结构,其下端设有刃脚,且其下端内部设有沉井底板;所述板式底板形成在所述沉井井筒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所述沉井井筒外部,所述立柱与所述板式底板形成板式基础,所述板式基础的轴线与所述沉井井筒的轴线共线。具体地,所述沉井井筒为圆筒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沉井井筒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具体地,所述沉井井筒的壁厚为15cm-50cm,直径为3m-6m,深度为3m-6m。具体地,所述沉井井筒内部设有至少一块隔板。具体地,所述沉井井筒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设有至少一个三角形凹槽。具体地,所述板式底板和所述立柱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具体地,所述底板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梯形或阶梯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板式底板形成在沉井井筒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沉井井筒外部,当输电铁塔载荷较大时,通过沉井井筒辅助板式基础将输电铁塔的载荷传递到地层中,由于沉井井筒为筒状结构,混凝土用量较少,故可避免因板式基础的板式底板的埋深和尺寸均较大,导致混凝土的用量较大的问题,降低输电铁塔用基础的建设成本,且由于安装沉井井筒的过程中无需架设模板,用于安装沉井井筒的基坑的尺寸较小,土方的开挖回填量较小,降低施工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电铁塔用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沉井井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立柱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式底板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1沉井井筒,11刃脚,12沉井底板,13隔板,14凹槽,2板式基础,21板式底板,22立柱,23主筋,24箍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该输电铁塔用基础包括沉井井筒1、板式底板21和立柱22;沉井井筒1为筒状结构,其下端设有刃脚11,且其下端内部设有沉井底板12;板式底板21形成在沉井井筒1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沉井井筒1外部,立柱22与板式底板21形成板式基础2,板式基础2的轴线与沉井井筒1的轴线共线。形成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电铁塔用基础时,先在地面上预制沉井井筒1,而后使用挖掘机在地层中挖出板式基础2的基坑,当板式基础2的基坑达到指定埋深后,用洛阳铲或其他机械按照沉井井筒1的尺寸开挖沉井井筒基坑,当沉井井筒基坑达到一定深度后,在沉井井筒基坑内垫砂垫层和承垫木,将沉井井筒1下沉至沉井井筒基坑内,并使沉井井筒1的刃脚11位于承垫木上,而后通过凿桩的方式向沉井井筒1施力使沉井井筒1下沉,下沉过程中需保证凿桩过程相对沉井井筒1的轴线对称,避免沉井井筒1发生倾斜而撕裂。当沉井井筒1下沉一定距离后,由沉井井筒基坑内继续下挖土层,如此重复进行,直到沉井井筒1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停止下挖土层和凿桩,在沉井井筒基坑内注入混凝土封底,并在沉井井筒1内部浇注沉井底板12,防止沉井井筒基坑内的水或土等进入沉井井筒1内。沉井井筒1安装完成后,在沉井井筒1上方架设用于生产板式基础2的板式基础模板(图中未示出),其中,沉井井筒1的上端内壁上设有台阶,板式基础模板架设到沉井井筒1上后通过该台阶进行定位。而后向板式基础模板内放入钢筋笼,再向板式基础模板内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在板式基础模板内成型后即形成板式基础2,且该板式基础2的板式底板21与沉井井筒1的上端锚固成一体。最后拆除板式基础模板,向板式基础基坑内回填土方即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板式底板21形成在沉井井筒1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沉井井筒1外部,当输电铁塔载荷较大时,通过沉井井筒1辅助板式基础2将输电铁塔的载荷传递到地层中,由于沉井井筒1为筒状结构,混凝土的用量较少,故可避免因板式基础2的板式底板21的埋深和尺寸均较大,导致混凝土的用量较大的问题,降低输电铁塔用基础的建设成本,且由于安装沉井井筒1的过程中无需架设模板,用于安装沉井井筒1的基坑的尺寸较小,土方的开挖回填量较小,降低施工强度。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沉井井筒1为圆筒状结构,结构简单,避免沉井井筒1上存在应力集中,且预制沉井井筒1的模板的结构也较为简单,降低生产成本。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沉井井筒1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为矩形,且沉井井筒1的内壁上还可设置多层台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沉井井筒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沉井井筒1的强度,且预制沉井井筒1的过程中,可使沉井井筒1的钢筋中平行于沉井井筒1的轴线的钢筋的上端由沉井井筒1的上端的混凝土中漏出,在浇筑形成板式底板2之前,可通过绑扎或焊接的形式使由沉井井筒1的上端的混凝土中漏出的钢筋与板式基础2的钢筋固定在一起,保证沉井井筒1与板式基础2连接的稳固性。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沉井井筒1的壁厚为15cm-50cm,直径为3m-6m,深度为3m-6m,保证沉井井筒1的强度。且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沉井井筒1锚入板式底板21内部的厚度为150cm-500cm。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根据输电铁塔对基础产生的上拔载荷的具体情况,沉井井筒1的壁厚、直径和深度也可具体设定为其他数值,且沉井井筒1也可由多个沉井井筒1串接而成,上下两个沉井井筒1之间通过台肩限位,且通过浇注混凝土进行固定,沉井井筒1的体积较小,便于下沉沉井井筒1。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沉井井筒1内部设有至少一块隔板1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至少一块隔板13与沉井井筒1一起预制好,通过至少一块隔板13将沉井井筒1内部分隔为至少两个独立的空间,便于下沉沉井井筒1的过程中均匀开挖沉井井筒基坑内的土层。其中,至少一块隔板13在沉井井筒1内部分隔出的空间的数量小于4个,优选地,至少一块隔板13的数量为四块,四块隔板13中的每块隔板13的一端与沉井井筒1的内壁固定,另一端与其他三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铁塔用基础包括沉井井筒(1)、板式底板(21)和立柱(22);所述沉井井筒(1)为筒状结构,其下端设有刃脚(11),且其下端内部设有沉井底板(12);所述板式底板(21)形成在所述沉井井筒(1)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所述沉井井筒(1)外部,所述立柱(22)与所述板式底板(21)形成板式基础(2),所述板式基础(2)的轴线与所述沉井井筒(1)的轴线共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铁塔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铁塔用基础包括沉井井筒(1)、板式底板(21)和立柱(22);所述沉井井筒(1)为筒状结构,其下端设有刃脚(11),且其下端内部设有沉井底板(12);所述板式底板(21)形成在所述沉井井筒(1)的上端,且固定包裹在所述沉井井筒(1)外部,所述立柱(22)与所述板式底板(21)形成板式基础(2),所述板式基础(2)的轴线与所述沉井井筒(1)的轴线共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铁塔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井筒(1)为圆筒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铁塔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井筒(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京伟秦玮默增禄苏珉郝鑫曹岳郑晏超薛园刘佼马东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国核北京核电常规岛及电力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