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式发光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171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体式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两发光组件,每一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一光源、一透镜结构及一吸光层,所述透镜结构包括一透镜、一导光棒及两连接部,所述导光棒及两连接部固定于所述透镜,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棒远离所述透镜一侧,所述吸光层包覆于所述透镜表面并使所述透镜表面形成一出光口,所述至少两发光组件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体式发光组件的包括至少两发光组件,光源位于导光棒一侧,使光源发出的光进入导光棒及透镜更加聚光,从出光口射出时更加聚集。从出光口进入透镜的外部光线被吸光层吸收,不会产生干扰使连体式发光组件的对比度提高,并且连体式发光组件便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体式发光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体式发光组件,尤其涉及一种高对比度的连体式发光组件。
技术介绍
全彩LED显示屏每个像素都是由三种颜色的发光二级管灯组成,分为红、绿、蓝三种颜色。传统全彩显示系统,发光二极管灯都是直接裸露在外。由于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灯光的发散性以及外界光线(如:太阳光、灯光、散射光等)的影响,容易使显示器产生眩晕、对比度低、看不清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对比度的连体式发光组件。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连体式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两发光组件,每一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一光源、一透镜结构及一吸光层,所述透镜结构包括一透镜、一导光棒及两连接部,所述导光棒及两连接部固定于所述透镜,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棒远离所述透镜一侧,所述吸光层包覆于所述透镜表面并使所述透镜表面形成一出光口,所述至少两发光组件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光棒远离所述透镜一端设有一凹面,所述光源与所述凹面接触。优选的,所述凹面为一曲面,所述曲面的最大深度与所述导光棒远离所述透镜一端的长度之比为0.05-0.5。优选的,所述吸光层由黑色材料喷涂或吸附于所述透镜表面形成。优选的,所述吸光层为所述透镜表面经化学反应形成的黑色涂层。优选的,所述导光棒截面呈梯形。优选的,所述导光棒截面的高与上底之比为1-15。优选的,所述透镜靠近所述导光棒一侧为圆柱形,所述导光棒截面的下底与所述圆柱形的直径之比为0.1-0.8。优选的,所述导光棒截面梯形的夹角范围为16°-90°。优选的,所述导光棒、所述透镜及两连接部一体成型。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连体式发光组件的包括至少两发光组件,光源位于导光棒一侧,使光源发出的光进入导光棒及透镜更加聚光,从出光口射出时更加聚集。从出光口进入透镜的外部光线被吸光层吸收,不会产生干扰使连体式发光组件的对比度提高,并且连体式发光组件便于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体式发光组件的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连体式发光组件的一发光组件的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发光组件的一透镜结构的一主视图。图4为图3的透镜结构的一剖视图。图5为图3的透镜结构的一侧视图。图中:100、连体式发光组件;10、发光组件;12、光源;14、透镜结构;140、导光棒;1402、凹面;142、透镜;1420、出光口;144、连接部;16、吸光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连体式发光组件100包括两发光组件10,每一所述发光组件10包括一光源12、一透镜结构14及一吸光层16。所述光源12为一LED发光二极管。所述透镜结构14包括一导光棒140、一透镜142及两连接部144。所述导光棒140从所述透镜142延伸而出。所述两连接部144从所述透镜142的相对两端延伸而出。所述导光棒140远离所述透镜142一侧设有一凹面140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棒140远离所述透镜142一侧为一矩形。所述矩形的长度a为1-14mm之间。所述矩形的宽度b为1-14mm之间。长度a与宽度b之比为0.2-5。所述凹面1402为一曲面。所述曲面最大深度为s。所述最大深度s与长度a之比为0.05-0.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棒140的截面大致呈梯形。所述导光棒140截面的上底为a。所述导光棒140的截面高度为h。所述截面下底为n。所述高度h与所述长度a之比为1-15。所述梯形腰的夹角为16°-90°。所述透镜142靠近所述导光棒140一侧为圆柱形。所述圆柱形直径为m。所述下底n与所述直径m之比为0.1-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棒140、所述透镜142及两连接部144一体成型。所述吸光层16由黑色吸光材料制成。所述吸光层16包覆所述连接部144外表面及所述透镜142表面并使所述透镜142表面形成一出光口1420。所述出光口1420位于所述透镜142远离所述导光棒140一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光层16由黑色材料喷涂或吸附于所述透镜142表面形成。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吸光层16为所述透镜142表面经化学反应形成的黑色涂层。所述光源12位于所述导光棒140远离所述透镜142一侧。所述光源12发光,所述光源12发出的光经凹面1402折射后进入所述导光棒140及透镜142聚光,从所述出光口1420射出时更加聚集。从所述出光口1420进入所述透镜142的外部光线被所述吸光层16吸收,不会产生干扰,使显示器屏幕对比度提高。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连体式发光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体式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式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两发光组件,每一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一光源、一透镜结构及一吸光层,所述透镜结构包括一透镜、一导光棒及两连接部,所述导光棒及两连接部固定于所述透镜,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棒远离所述透镜一侧,所述吸光层包覆于所述透镜表面并使所述透镜表面形成一出光口,所述至少两发光组件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体式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式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两发光组件,每一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一光源、一透镜结构及一吸光层,所述透镜结构包括一透镜、一导光棒及两连接部,所述导光棒及两连接部固定于所述透镜,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棒远离所述透镜一侧,所述吸光层包覆于所述透镜表面并使所述透镜表面形成一出光口,所述至少两发光组件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式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棒远离所述透镜一端设有一凹面,所述光源与所述凹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体式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为一曲面,所述曲面的最大深度与所述导光棒远离所述透镜一端的长度之比为0.05-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式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达森林贵原何明跃彭云王振相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青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