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接口装置及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9525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0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接口装置及移动终端,所述耳机接口装置包括耳机引脚及接地引脚,所述耳机引脚包括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及MIC引脚,所述耳机接口装置还包括一充电引脚,所述充电引脚与一个耳机引脚共用一个引线,所述引线连接一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将充电电压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的充电管理器,所述转换电路阻止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充电管理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利用耳机接口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能够提高耳机接口的利用率,提高移动终端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接口装置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机接口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办公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智能移动终端外围最常见的接口为Micro-USB接口和耳机插口,研发人员为Micro-USB(微型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赋予了很多功能例如:充电、传输数据、视频播放、OTG(On-The-Go,用于不同的设备或移动设备间的联接的技术)等。众所周知的是外设接口随用户插拔次数和自身老化等因素其使用寿命是非常有限的。伴随着目前广大用户对智能移动终端的依赖,无形之中增加了Micro-USB的使用次数,倘若智能移动终端上的Micro-USB接口损坏,对于一些不可拆卸电池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来讲将是非常致命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USB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利用耳机接口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提高移动终端寿命的耳机接口装置及移动终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较佳地,一种耳机接口装置,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耳机接口装置包括耳机引脚及接地引脚,所述耳机引脚包括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及MIC引脚,其特点在于,所述耳机接口装置还包括一充电引脚,所述充电引脚与一个耳机引脚共用一个引线,所述引线连接一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将充电电压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的充电管理器,所述转换电路阻止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充电管理器。较佳地,所述充电引脚与所述MIC引脚共用所述MIC引脚,所述转换电路包括一磁珠以及一电容,所述MIC引脚通过所述磁珠连接充电管理器,所述MIC引脚通过所述电容连接MIC信号接收端。MIC信号的音频信号为交流信号,可以通过电容直接传输到MIC信号接收端,本实施例为CPU音频管理器,而交流信号不会穿过磁珠,故不对充电信号产生影响,即不会传输至充电管理器;当插入所述充电线充电到耳机接口装置时,充电电压信号为5V直流信号,其会通过磁珠产生PMU-TO-VBUS(USB电压)信号到PMU(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管理器,而直流信号不会通过电容到音频管理器。较佳地,所述充电引脚与左声道引脚或右声道引脚共用一个声道引脚,所述转换电路包括一磁珠以及一电容,所述左声道引脚或右声道引脚通过所述磁珠连接充电管理器,左声道引脚或右声道引脚通过所述电容连接音频输出端。较佳地,所述耳机接口装置包括一检测引脚以及一接地引脚,所述接地引脚用于连接耳机插头的接地引脚。较佳地,耳机接口装置插有耳机插头时,所述充电引脚与一个耳机引脚均连接同一个耳机插头的耳机插头引脚,所述充电引脚到耳机插头顶部的距离与所述耳机引脚到耳机插头顶部的距离不同,耳机引脚与所述耳机插头引脚的触点到所述耳机插头引脚中线的距离等于充电引脚与所述耳机插头引脚的触点到所述耳机插头引脚中线的距离,所述转换电路包括一磁珠,所述耳机引脚通过所述磁珠连接充电管理器。较佳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一端为USB接口另一端为用于连接手机的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的形状与耳机插头形状相同,所述充电插头插入耳机接口装置后,所述充电插头与所述耳机引脚接触位置为绝缘材料,所述充电插头与所述充电引脚接触位置为所述充电插头的充电插头引脚。由于充电引脚和MIC引脚不在同一位置,所述充电插头与充电引脚接触的位置为导电的充电插头引脚,而充电插头与MIC引脚接触位置为绝缘材料,防止充电电压信号传输至MIC引脚。较佳地,所述耳机引脚为MIC(麦克风)引脚,所述MIC引脚通过一电容连接MIC信号接收端。较佳地,所述MIC引脚连接一检测电路的第一检测引脚,所述充电引脚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第二检测引脚。较佳地,所述检测电路检测第一检测引脚与第二检测引脚导通,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耳机接入状态;所述检测电路还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通过所述充电引脚充电,若是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未插耳机状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特点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耳机接口装置,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一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一端为USB接口另一端为用于连接手机的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的形状与耳机插头形状相同。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能够利用耳机接口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能够提高耳机接口的利用率,提高移动终端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耳机接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充电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耳机接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1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所述手机包括一耳机接口装置、一耳机以及一充电线。所述充电线一端为USB接口31另一端为用于连接手机的充电插头32,所述充电插头的形状与耳机插头形状相同。耳机包括耳机插头21,所述耳机插头分为4节,每一节对应一个引脚,从耳机插头底部到耳机插头顶部的四个引脚分别为耳机接地引脚22、耳机MIC引脚23、耳机右声道引脚24及耳机左声道引脚25。所述耳机接口装置包括耳机引脚及接地引脚11,所述耳机引脚包括左声道引脚12、右声道引脚13及MIC引脚14。所述耳机接口装置还包括一充电引脚,所述充电引脚连接所述MIC引脚,即所述充电引脚与MIC引脚共用一个引线,所述引线的末端引脚在所述耳机插头插入耳机接口装置时接触所述耳机MIC引脚。所述耳机接口装置还包括一转换电路,所述MIC引脚连接所述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将充电电压信号传输至手机的充电管理器并阻止充电电压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音频信号收发端,所述转换电路将耳机MIC引脚传输的音频信号传输至MIC信号接收端并阻止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充电管理器。具体地,所述转换电路包括一磁珠16以及一电容17,所述MIC引脚通过所述磁珠16连接充电管理器151,所述MIC引脚通过所述电容17连接MIC信号接收端152。MIC信号的音频信号为交流信号,可以通过电容直接传输到MIC信号接收端,本实施例为CPU音频管理器,而交流信号不会穿过磁珠,故不对充电信号产生影响,即不会传输至充电管理器;当插入所述充电线充电插头到耳机接口装置时,充电电压信号为5V直流信号,其会通过磁珠产生PMU-TO-VBUS(USB电压)信号到PMU(电源管理单元)的充电管理器,而直流信号不会通过电容到音频管理器。所述耳机接口装置包括一检测引脚18。所述检测引脚用于检测是否有插头插入到所述耳机接口装置内。本实施例能够利用耳机接口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能够提高耳机接口的利用率,提高移动终端的寿命。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充电引脚连接所述左声道引脚,即所述充电引脚与左声道引脚共用一个引线,所述引线的末端引脚在所述耳机插头插入耳机接口装置时接触所述耳机左声道引脚。左声道的音频信号为交流信号,可以通过电容直接传输到耳机初音孔,本实施例为耳机的左耳机,而交流信号不会穿过磁珠,故不对充电信号产生影响,即不会通过共用的引线传输至充电管理器;当插入所述充电线充电插头到耳机接口装置时,充电电压信号为5V直流信号,其会通过磁珠产生PM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耳机接口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机接口装置,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耳机接口装置包括耳机引脚及接地引脚,所述耳机引脚包括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及MIC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接口装置还包括一充电引脚,所述充电引脚与一个耳机引脚共用一个引线,所述引线连接一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将充电电压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的充电管理器,所述转换电路阻止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充电管理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接口装置,用于移动终端,所述耳机接口装置包括耳机引脚及接地引脚,所述耳机引脚包括左声道引脚、右声道引脚及MIC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接口装置还包括一充电引脚,所述充电引脚与一个耳机引脚共用一个引线,所述引线连接一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将充电电压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的充电管理器,所述转换电路阻止音频信号传输至所述充电管理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引脚与所述MIC引脚共用所述MIC引脚,所述转换电路包括一磁珠以及一电容,所述MIC引脚通过所述磁珠连接充电管理器,所述MIC引脚通过所述电容连接MIC信号接收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引脚与左声道引脚或右声道引脚共用一个声道引脚,所述转换电路包括一磁珠以及一电容,所述左声道引脚或右声道引脚通过所述磁珠连接充电管理器,左声道引脚或右声道引脚通过所述电容连接音频输出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接口装置包括一检测引脚以及一接地引脚,所述接地引脚用于连接耳机插头的接地引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耳机接口装置插有耳机插头时,所述充电引脚与一个耳机引脚均连接同一个耳机插头的耳机插头引脚,所述充电引脚到耳机插头顶部的距离与所述耳机引脚到耳机插头顶部的距离不同,耳机引脚与所述耳机插头引脚的触点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迅车宁宁李艳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