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过江隧道断面布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8519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08:46
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过江隧道断面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它包含隧道顶板、隧道底板和隧道侧墙;隧道顶板与隧道底板之间的两侧通过隧道侧墙支撑构成隧道本体;该隧道本体内部设有数个隧道中隔墙,且该隧道中隔墙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隧道顶板和隧道底板连为一体;所述的隧道中隔墙将隧道本体内部空间分设为四个通道和一个中间廊道;每个方向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别单独位于一个通道内。利用中隔墙的设置,将隧道横断面布置为“四孔一管廊”矩形状,每个方向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单独布置在一个孔内,各行其道,互不影响,实用性更强。

Cross section layout of crossing tunnel of motor vehicle and non motor vehicle

A river tunnel section arrangement for motor vehicle and non motor vehicle coexis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tunnel; it includes tunnel roof, floor tunnel and tunnel wall; between both sides of the tunnel roof and floor tunnel support through the tunnel side wall of the tunnel and the tunnel body compositio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unnel wall, and the the tunnel wall at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ends and the tunnel roof and tunnel floor together; the wall in the tunnel space inside tunnel body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nnels and a middle corridor; motor vehicles and non motor vehicles in each direction separately in a channel. Use in the setting of partition, the tunnel cross section layout as a \corridor\ in the four hole rectangular shape, motor vehicles, non motor vehicles in each direction separately in a separate arrangement of holes, and not affect each other, more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过江隧道断面布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
,具体涉及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过江隧道断面布置。
技术介绍
在河道较多的城市,水域对城市的景观环境有着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大面积的水域往往又阻断了城市道路,影响交通,修建对环境、景观影响小的水下隧道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越来越多的水下隧道的修建,机动车过江(河)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两岸大量的非机动车过江问题无法解决。若将非机动车与机动车设置于同一孔内,则机动车的尾气污染对行人影响大,且慢速交通与快速交通在隧道内并行的情况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水下走廊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非机动车过江问题成为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过江隧道断面布置,利用中隔墙的设置,将隧道横断面布置为“四孔一管廊”矩形状,每个方向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单独布置在一个孔内,各行其道,互不影响,实用性更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隧道顶板、隧道底板和隧道侧墙;隧道顶板与隧道底板之间的两侧通过隧道侧墙支撑构成隧道本体;该隧道本体内部设有数个隧道中隔墙,且该隧道中隔墙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隧道顶板和隧道底板连为一体;所述的隧道中隔墙将隧道本体内部空间分设为四个通道和一个中间廊道;每个方向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别单独位于一个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的四个通道内轮廓需要满足建筑界限、设备安装以及装修的要求。进一步地,所述的四个通道从左至右依次为左侧非机动车道、左侧机动车道、右侧机动车道和右侧非机动车道。进一步地,所述的中间廊道内设有隧道所需的各种管线。进一步地,所述的四个通道中两个相邻通道之间设有数个人行横道。进一步地,所述的数个人行横道之间的间隔为250m。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过江隧道断面布置,利用中隔墙的设置,将隧道横断面布置为“四孔一管廊”矩形状,每个方向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单独布置在一个孔内,各行其道,互不影响,实用性更强,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左侧非机动车道1、左侧机动车道2、右侧机动车道4、右侧非机动车道5、隧道顶板6、隧道底板7、隧道侧墙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隧道顶板6、隧道底板7和隧道侧墙8;隧道顶板6与隧道底板7之间的两侧通过隧道侧墙8支撑构成隧道本体(隧道顶板6、隧道底板7和隧道侧墙8为一体式结构);该隧道本体内部设有四个隧道中隔墙9,且该隧道中隔墙9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隧道顶板6和隧道底板7连为一体;所述的隧道中隔墙9将隧道本体内部空间分设为四个通道和一个中间廊道3;每个方向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别单独位于一个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的四个通道内轮廓需要满足建筑界限、设备安装以及装修的要求。进一步地,所述的四个通道从左至右依次为左侧非机动车道1、左侧机动车道2、右侧机动车道4和右侧非机动车道5。进一步地,所述的中间廊道3内设有隧道所需的各种管线。进一步地,所述的四个通道中两个相邻通道之间每相距250m设有一个人行横道,以满足救援疏散的要求。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过江隧道断面布置,利用中隔墙的设置,将隧道横断面布置为“四孔一管廊”矩形状,每个方向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单独布置在一个孔内,各行其道,互不影响,实用性更强,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过江隧道断面布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过江隧道断面布置,它包含隧道顶板、隧道底板和隧道侧墙;隧道顶板与隧道底板之间的两侧通过隧道侧墙支撑构成隧道本体;其特征在于:该隧道本体内部设有数个隧道中隔墙,且该隧道中隔墙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隧道顶板和隧道底板连为一体;所述的隧道中隔墙将隧道本体内部空间分设为四个通道和一个中间廊道;每个方向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别单独位于一个通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过江隧道断面布置,它包含隧道顶板、隧道底板和隧道侧墙;隧道顶板与隧道底板之间的两侧通过隧道侧墙支撑构成隧道本体;其特征在于:该隧道本体内部设有数个隧道中隔墙,且该隧道中隔墙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隧道顶板和隧道底板连为一体;所述的隧道中隔墙将隧道本体内部空间分设为四个通道和一个中间廊道;每个方向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别单独位于一个通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过江隧道断面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通道内轮廓需要满足建筑界限、设备安装以及装修的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维国褚凯范国刚邢永辉于勇余露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