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透光篷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8150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透光篷房,包括支撑骨架和带有篷檐的篷顶,篷顶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架,集水槽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相邻两支撑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双层挡风板,双层挡风板之间填充有气密型的篷布一,篷顶上设置有气密型的篷布二,篷布一和篷布二均为双层篷布,且在双层篷布间填充有压缩空气;支撑骨架上还设置有若干智能窗户,智能窗户包括窗框、固定窗扇和移动窗扇,固定窗扇的外侧设置有光强传感器、测风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和雨水感应传感器,窗框的两侧各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伺服电机。隔热、保温效果好,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并可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开启或关闭窗户。

An intelligent light t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light tent, including a supporting frame and a canopy tent, set tank is arranged below the roof, a bracket is fixedly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tank, a water collecting tan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bottom of a drainage pipe; a double layer windshield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between two adjacent supporting posts between double windshield in the air filled with a tarpaulin, the roof is arranged on the airtight awning tarpaulin and tarpaulin two, two are double tarpaulin, and compressed air is filled in the double-layer tarpaulin; the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mart windows, the intelligent window comprises a window frame, window sash and window sash is fixed outside the mobile. The window sash is provided with light sensors, wind sensor, infrared sensor and rain sensing sensor, on both sides of the window frame are respectively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servo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heat insulation and heat insulation, good drainage system, and automatic opening or closing of windows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透光篷房
本技术涉及帐篷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透光篷房。
技术介绍
户外大型帐篷,又称篷房,已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篷房的房顶大多数都采用篷布形成,而且这种篷布为单层的,并且篷房的四壁没有隔热层,从而导致篷房的隔热、保温效果较差,夏季篷房内非常闷热,而冬天则较为寒冷,舒适性差。而且篷房长时间使用后,单层的篷布在风吹时会产生跳动,并产生噪声,下雨的时候还会有雨点打在篷布上形成的噪声。此外,目前篷房的排水系统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尤其是下雨的时候,雨水会沿从篷檐流到篷檐下方地面,影响人们进出篷房。且篷房的智能性较差,无法根据外界情况自动调节。因此,研制出一种可隔热效果好且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的智能透光篷房,便成为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透光篷房,克服了现有产品中上述方面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透光篷房,包括支撑骨架和带有篷檐的篷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根支撑立柱和多根连接梁,所述篷顶的下方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托架,相邻两托架通过中部设置有通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在该支撑立柱的外侧,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连通有若干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过该通孔;相邻两支撑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双层挡风板,所述双层挡风板之间填充有气密型的篷布一,所述篷顶上设置有气密型的篷布二,所述篷布一和篷布二均为双层篷布,且在双层篷布间填充有压缩空气;所述支撑骨架上还设置有若干智能窗户,所述智能窗户包括固定连接在两支撑立柱之间的窗框,所述窗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窗扇,且该窗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窗扇,所述固定窗扇的外侧设置有光强传感器、测风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和雨水感应传感器,所述移动窗扇的两侧均设置有接触传感器,所述窗框的两侧各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滚筒,每个滚筒均通过设置的拉绳与所述移动窗扇上距离该滚筒最近的侧面相连接,所述光强传感器、测风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雨水感应传感器、接触传感器和伺服电机均电连接有PLC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柱为铝合金矩形管,所述集水槽的材质为PVC。进一步地,所述测风传感器包括一薄金属片和一点动开关,所述点动开关与PLC控制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感应传感器包括一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绕设有两根端部不相接触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均与PLC控制器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隔热、保温效果好,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并可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开启或关闭窗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透光篷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集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图1所示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图1所示的智能窗户的正视图;图5是根据图1所示的智能窗户的A向剖视图。图中:1、支撑立柱;2、篷顶;3、集水槽;4、托架;5、连接件;6、排水管;7、双层挡风板;8、篷布二;9、智能窗户;10、窗框;11、固定窗扇;12、移动窗扇;13、光强传感器;14、测风传感器;15、红外线传感器;16、雨水感应传感器;17、接触传感器;18、伺服电机;19、滚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透光篷房,包括支撑骨架和带有篷檐的篷顶2,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根支撑立柱1和多根连接梁,所述篷顶2的下方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集水槽3,所述集水槽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托架4,相邻两托架4通过中部设置有通孔的连接件5固定连接在该支撑立柱1的外侧,所述集水槽3的底部连通有若干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穿过该通孔;相邻两支撑立柱1之间固定连接有双层挡风板7,所述双层挡风板7之间填充有气密型的篷布一,所述篷顶2上设置有气密型的篷布二8,所述篷布一和篷布二8均为双层篷布,且在双层篷布间填充有压缩空气;所述支撑骨架上还设置有若干智能窗户9,所述智能窗户9包括固定连接在两支撑立柱1之间的窗框10,所述窗框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窗扇11,且该窗框1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窗扇12,所述固定窗扇11的外侧设置有光强传感器13、测风传感器14、红外线传感器15和雨水感应传感器16,所述移动窗扇12的两侧均设置有接触传感器17,所述窗框10的两侧各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伺服电机18,所述伺服电机18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滚筒19,每个滚筒19均通过设置的拉绳与所述移动窗扇12上距离该滚筒19最近的侧面相连接,所述光强传感器13、测风传感器14、红外线传感器15、雨水感应传感器16、接触传感器17和伺服电机18均电连接有PLC控制器。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立柱1为铝合金矩形管,所述集水槽3的材质为PVC。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测风传感器14包括一薄金属片和一点动开关,所述点动开关与PLC控制器相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感应传感器16包括一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绕设有两根端部不相接触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均与PLC控制器相连接。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所用的固定连接和固定安装的方式均可以用焊接、螺纹连接等常规技术手段替换,滑动连接方式可以用导轨、直线轴承等常规技术手段替换。支撑骨架包括支撑立柱1和多根连接梁,多根连接梁通过铝合金连接件和螺栓将多根支撑立柱1连接成一个矩形的空间。在双层挡风板内设置充气的篷布一作为隔热层,不仅易于携带和安装,还同时提高了整个篷房的隔热效果。篷顶2的纵向截面为三角形,通过铝合金连接件和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撑骨架上,在双层篷布二8内充有气体,可对隔光、隔热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外界风力在屋顶上被分解,由于本技术采用的是具有三角形状的篷顶2,因此风力相应的沿着坡度被分解。集水槽3的横截面为梯形,其沿篷檐的长度方向延伸,用于接收从篷檐上流下来的雨水使其不落入地面或篷房内,集水槽3的材质可以选用PVC材质,不仅美观大方而且成本低,集水槽3长度与篷檐长度相一致,以尽可能多的接收从篷檐上流下来的雨水。排水管6的上端与集水槽3相连通,下端朝地面方向延伸,用于将集水槽3中收集的雨水导到地面上,排水管6的数量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多根,可以根据雨水多少等实际情况确定,如果雨水较多,可以适当增加排水管6,将集水槽3中的水尽快的导到地面或者下水道,使得集水槽3中的水不至于沿集水槽3边沿溢出后流到地面或者篷房内。托架4包括底架和U型架,底架沿篷檐的长度方向延伸,底架为多根,相邻的两根底架通过连接件5相连接,并且连接件5与支撑立柱1的外侧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透光篷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透光篷房,包括支撑骨架和带有篷檐的篷顶(2),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根支撑立柱(1)和多根连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2)的下方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集水槽(3),所述集水槽(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托架(4),相邻两托架(4)通过中部设置有通孔的连接件(5)固定连接在该支撑立柱(1)的外侧,所述集水槽(3)的底部连通有若干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穿过该通孔;相邻两支撑立柱(1)之间固定连接有双层挡风板(7),所述双层挡风板(7)之间填充有气密型的篷布一,所述篷顶(2)上设置有气密型的篷布二(8),所述篷布一和篷布二(8)均为双层篷布,且在双层篷布间填充有压缩空气;所述支撑骨架上还设置有若干智能窗户(9),所述智能窗户(9)包括固定连接在两支撑立柱(1)之间的窗框(10),所述窗框(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窗扇(11),且该窗框(1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窗扇(12),所述固定窗扇(11)的外侧设置有光强传感器(13)、测风传感器(14)、红外线传感器(15)和雨水感应传感器(16),所述移动窗扇(12)的两侧均设置有接触传感器(17),所述窗框(10)的两侧各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伺服电机(18),所述伺服电机(18)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滚筒(19),每个滚筒(19)均通过设置的拉绳与所述移动窗扇(12)上距离该滚筒(19)最近的侧面相连接,所述光强传感器(13)、测风传感器(14)、红外线传感器(15)、雨水感应传感器(16)、接触传感器(17)和伺服电机(18)均电连接有PLC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透光篷房,包括支撑骨架和带有篷檐的篷顶(2),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根支撑立柱(1)和多根连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2)的下方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集水槽(3),所述集水槽(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托架(4),相邻两托架(4)通过中部设置有通孔的连接件(5)固定连接在该支撑立柱(1)的外侧,所述集水槽(3)的底部连通有若干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穿过该通孔;相邻两支撑立柱(1)之间固定连接有双层挡风板(7),所述双层挡风板(7)之间填充有气密型的篷布一,所述篷顶(2)上设置有气密型的篷布二(8),所述篷布一和篷布二(8)均为双层篷布,且在双层篷布间填充有压缩空气;所述支撑骨架上还设置有若干智能窗户(9),所述智能窗户(9)包括固定连接在两支撑立柱(1)之间的窗框(10),所述窗框(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窗扇(11),且该窗框(1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移动窗扇(12),所述固定窗扇(11)的外侧设置有光强传感器(13)、测风传感器(14)、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朝力帐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