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除尘器及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74598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8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除尘器及除尘系统,所述管式除尘器(1)包括壳体(11)、开设在所述壳体(11)上端的进气口(14)、以及开设在所述壳体(11)下端的出气口和出水口,所述壳体(11)内从上到下依次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除尘室(12)和储水腔(13),所述进气口(14)与所述第一除尘室(12)的上端连通,所述出气口和出水口均开设在所述储水腔(13)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除尘室(12)包括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一除尘室(12)内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内壁上形成涡流式的向下移动的水雾层的第一喷淋装置(15)。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管式除尘器和除尘系统能够有效去除含尘气体中游离甲醛、木纤维、单宁等污染物。

Tubular dust collector and dust collect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ipe type dust collector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the tube type dust collector (1) includes a housing (11), opened in the housing (11)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air inlet (14), and the opening in the housing (11) and a water outlet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air outlet, the shell (11) from top to bottom to form a first dust chamb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chamber (12) and (13), wherein the air inlet (14) and the first dust collecting chamber (12) is connected, the air outlet and the water outlet are arranged on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13).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dust collecting chamber (12) includes a first inner wall of the big cone, the first dust collecting chamber (12)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layer of mist spraying device capable of forming a downward movement of the vortex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15). The pipe dust collector and dust removal system can effectively remove free formaldehyde, wood fiber, tannin and other pollutants in the dust containing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式除尘器及除尘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尘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去除人造板生产等
产生的含尘气体中的游离甲醛、木纤维、单宁等物质的管式除尘器以及包括该管式除尘器的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为原料,经一定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胶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压制品。人造板主要包括胶合板、刨花(碎料)板和纤维板等三大类产品,其延伸产品和深加工产品达上百种。人造板的诞生,标志着木材加工现代化时期的开始,使过程从单纯改变木材形状发展到改善木材性质。此外,人造板还可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1立方米人造板可代替3~5立方米原木使用。现有的人造板生产厂家在木纤维干燥系统基本采用干燥旋风分离器,木纤维干燥系统经旋风分离器进行旋风分离后排放的气体能达到国家标准对旋风分离器单位排尘量的要求,但是,由于干燥系统风量大、流速快、旋风分离器处理木纤维量大,绝对排尘量较大,直接的排放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现有大中型人造板生产企业中木材经热磨或刨花干燥处理后的纤维量都较大,每小时的处理纤维量大约在20~35吨左右,干燥系统风量大约在300,000~600,000m3/h,局限于干燥旋风分离器的处理效率,部分干燥后的纤维与旋风分离器一并排出,即便按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98%~99%计算,飘走的纤维达到4~8t/h。因此,如何对纤维干燥系统进行设计,是众人造板生产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也是在环境污保护亟待解决的大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除尘器,能够有效去除含尘气体中的游离甲醛、木纤维、单宁等污染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式除尘器,所述管式除尘器包括壳体、开设在所述壳体上端的进气口、以及开设在所述壳体下端的出气口和出水口,所述壳体内从上到下依次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除尘室和储水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除尘室的上端连通,所述出气口和出水口均开设在所述储水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除尘室包括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一除尘室内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内壁上形成涡流式的向下移动的水雾层的第一喷淋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除尘室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内壁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一内壁连接的第二内壁,所述第二内壁为圆柱面,且所述第二内壁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内壁的上端的直径,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在所述第二内壁上形成涡流式的水雾层,所述水雾层依次沿第二内壁和第一内壁旋转向下流动。优选地,所述第一除尘室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二内壁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二内壁连接的第三内壁,所述第三内壁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形,所述第三内壁的下端的直径与第二内壁的直径相等,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三内壁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内壁、第二内壁和第三内壁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内壁处,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在所述第三内壁上形成涡流式的水雾层,所述水雾层依次沿所述第三内壁、第二内壁和第一内壁旋转向下流动。优选地,所述管式除尘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二除尘室,所述第二除尘室位于所述第一除尘室与所述储水腔之间并且连通所述第一除尘室与所述储水腔,所述第二除尘室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除尘室的结构相同,在所述第二除尘室内安装有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第二喷淋装置在所述第二除尘室内形成水雾。优选地,所述第二喷淋装置在所述第二除尘室的圆柱形内壁形成涡流式的水雾层,所述水雾层依次沿所述第二除尘室的圆柱形内壁和圆锥形内壁旋转向下流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均包括多个沿壳体的内壁均布的喷嘴和向所述喷嘴供水的管路,所述喷嘴的角度均与壳体的内壁相切。优选地,所述储水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连管,所述连管水平设置,所述储水腔的侧壁上与所述连管连接的开口的上部形成所述出气口,所述储水腔的侧壁上与所述连管连接的开口的下部形成所述出水口。优选地,所述储水腔的侧壁的底部开设有污泥出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式除尘器通过在所述第一除尘室的第一内壁上形成涡流式的水雾层,随着水雾层在第一内壁上向下做旋转运动,当含有木纤维等污染物的气体从进气口以适宜的速度(例如每秒7-10米)进入时,与第一除尘室内的旋转的水雾层接触,木纤维等污染物与水雾接触,同时气体的外侧部分被旋转的水雾层带动旋转,将被水雾中的液滴捕集的污染物甩到壳体的内壁上,顺着壳体内壁向下流到储水腔内;同时由于第一内壁呈圆锥形,使得在第一内壁上做旋转运动的水雾层在第一内壁的下端出口处聚集成密度较大的旋转的水雾层,使得穿过此处水雾层的含尘空气中的颗粒物能够与水雾层中的细小水滴充分接触,被水滴捕集,捕集有颗粒物的水滴随着水雾层和气流一起向下运动,同时水滴之间相互聚集形成较大的水滴,这些水滴在向下的动能作用下落入储水腔中被收集,同时被水雾层处理后的空气从储水腔侧壁上的出气口被排出。由于含尘气体在通过第一除尘室时,能够被旋转的水雾层和底部高密度的水雾层二次捕集,因此能够有效去除含尘气体中的木纤维等污染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系统,能够有效去除含尘气体中的游离甲醛、木纤维、单宁等污染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和上述的管式除尘器,所述管式除尘器通过出气口输出的气体输送至所述旋风分离器内。所述除尘系统利用上述的管式除尘器与现有的旋风除尘器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去除含尘气体中的木纤维等污染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管式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管式除尘器的喷淋装置的喷嘴布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污水处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管式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式除尘器;11-壳体;12-第一除尘室;121-第一内壁;122-第二内壁;123-第三内壁;13-储水腔;14-进气口;15-第一喷淋装置;16-第二除尘室;17-第二喷淋装置;18-连管;19-污泥出口;2-旋风分离器;21-蓄水箱;3-污水处理组件;31-压滤机;32-污水沉淀池;33-过滤器;34-水泵;35-储药槽;36-加药溶解槽;37-污水输送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专利技术,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在本专利技术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式除尘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定义的,并与附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一致。“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零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当零部件被称为“固定”在另一个零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零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零部件。当一个零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零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部件。当一个零部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零部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零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部件。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式除尘器及除尘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除尘器(1)包括壳体(11)、开设在所述壳体(11)上端的进气口(14)、以及开设在所述壳体(11)下端的出气口和出水口,所述壳体(11)内从上到下依次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除尘室(12)和储水腔(13),所述进气口(14)与所述第一除尘室(12)的上端连通,所述出气口和出水口均开设在所述储水腔(13)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除尘室(12)包括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的第一内壁(121),所述第一除尘室(12)内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内壁(121)上形成涡流式的向下移动的水雾层的第一喷淋装置(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除尘器(1)包括壳体(11)、开设在所述壳体(11)上端的进气口(14)、以及开设在所述壳体(11)下端的出气口和出水口,所述壳体(11)内从上到下依次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除尘室(12)和储水腔(13),所述进气口(14)与所述第一除尘室(12)的上端连通,所述出气口和出水口均开设在所述储水腔(13)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除尘室(12)包括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的第一内壁(121),所述第一除尘室(12)内设置有能够在所述第一内壁(121)上形成涡流式的向下移动的水雾层的第一喷淋装置(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室(1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内壁(121)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一内壁(121)连接的第二内壁(122),所述第二内壁(122)为圆柱面,且所述第二内壁(122)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内壁(121)的上端的直径,所述第一喷淋装置(15)在所述第二内壁(122)上形成涡流式的水雾层,所述水雾层依次沿第二内壁(122)和第一内壁(121)旋转向下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室(12)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二内壁(122)的上方并且与所述第二内壁(122)连接的第三内壁(123),所述第三内壁(123)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形,所述第三内壁(123)的下端的直径与第二内壁(122)的直径相等,所述进气口(14)与所述第三内壁(123)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内壁(121)、第二内壁(122)和第三内壁(123)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15)设置在所述第三内壁处(123),所述第一喷淋装置(15)在所述第三内壁(123)上形成涡流式的水雾层,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乐飞范捷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