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覆膜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5812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5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覆膜的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的内侧开设第一浇注槽,第一浇注槽的内部安装数个四个定位针,四个定位针分别位于第一浇注槽的四角,第一模具的内侧安装两个针点浇注口,针点浇注口位于第一浇注槽的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四个定位针分别位于第一浇注槽的四角可以大大提高定位针定为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组前模油缸分别位于第二浇注槽的两侧可以在注塑完成后方便快速顶出工件。

Double sided film covered mol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ld structure of double coated,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molds, mold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rst opened the first pouring trough, the first pouring trough installed inside the number four pins, four horns and four positioning pins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in the first pouring trough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rst mold installation two point the sprue, the side needle point pouring port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pouring trough, four corners of the utility can be four positioning needle model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in the first pouring troug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for the positioning pin. The two groups of front mould oil cylinder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econd pouring tank, and can conveniently and rapidly push out the workpiece after the injection molding is finis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覆膜的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结构,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双面覆膜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双面覆膜在模具结构上如何实现,需要考虑膜片如何定位,一面在母模,一面在公模,在注塑是膜片放置需稳定可靠,特别是公模侧,仅仅在显示区域覆膜,既要定位,又不能影响视窗,现有的双面覆膜在模具母模采用油缸定位片材,公模采用定位针定位,并且将显示区域在模具上加定位凸台--定位凸台在显示屏周边,影响显示、现有的双面覆膜在模具采用进浇的进浇方式,进浇速度慢,靠单点顶块将显示区域注塑填满,不能保证整个零件的注塑成型。现有的模具在配合浇注时由于自身配合不紧密容易造成原料泄露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覆膜的模具结构,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面覆膜的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的内侧开设第一浇注槽,第一浇注槽的内部安装数个四个定位针,四个定位针分别位于第一浇注槽的四角,第一模具的内侧安装两个针点浇注口,针点浇注口位于第一浇注槽的侧部,第二模具的内侧开设第二浇注槽,第二模具的内侧安装四个前模油缸,四个前模油缸每两个为一组,两组前模油缸分别位于第二浇注槽的两侧,前模油缸与第二浇注槽配合,第二浇注槽能与第一浇注槽扣合,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安装锁紧扣合装置,所述锁紧扣合装置包括第一基座板和第二基座板,第一基座板与第一模具的侧部连接,第二基座板与第二模具的侧部连接,第一基座板的一侧安装数个排成一排的第一旋转板,第二基座板的一侧安装数个排成一排的第二旋转板,第二旋转板与第一旋转板配合,每个第二旋转板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旋转板之间,第一旋转板与第二旋转板铰接,第一基座板上安装第一齿条和数个排成一排的定位凸棱,第二基座板上安装第二齿条和数个排成一排的定位凸块,第一齿条能与第二齿条啮合,定位凸块能与定位凸棱配合,定位凸块与定位凸棱配合后,每个定位凸块位于两个相邻的凸棱之间,定位凸块的两侧设置弧形面,第一基座板的侧部安装按压块和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的一端与第一基座板铰接,推杆电机的另一端与第二基座板铰接,推杆电机能带动第一基座板和第二基座板紧密扣合,第二基座板的侧部安装行程开关和控制装置,按压块能通过旋转按压行程开关,控制装置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行程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推杆电机的输入端连接。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上安装固定轴,固定轴穿过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固定轴作为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的旋转轴,固定轴的端部安装丝杆,丝杆上安装螺母。所述螺母与第一旋转板之间安装弹簧,弹簧套在丝杆上,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四个定位针分别位于第一浇注槽的四角可以大大提高定位针定为的稳定性。本技术的两组前模油缸分别位于第二浇注槽的两侧可以在注塑完成后方便快速顶出工件。本技术的两个针点浇注口位于第一浇注槽的侧部可以方便原料快速进入第二浇注槽与第一浇注槽形成的区域。本技术的锁紧扣合装置能够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相互扣合时通过推杆电机自动对第一基座板和第二基座板施加相互靠近的压力,从而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扣合更加紧密,从而避免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出现原料泄露的现象。本技术的按压块可以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相互扣合时按压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将按压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电信号控制推杆电机收缩推杆,使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扣合更加紧密,从而避免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出现原料泄露的现象。本技术的定位凸块能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相互扣合时与定位凸棱配合,使第一基座板和第二基座板相互配合更加紧密,避免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出现错位的现象。本技术的第一齿条能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相互扣合时与第二齿条啮合,与定位凸块和定位凸棱配合进一步提高第一基座板和第二基座板相互配合的紧密程度,进一步避免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出现错位的现象。本技术的弧形面可以方便定位凸块插入到定位凸棱之间。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标注部件:1第一基座板2第一齿条3定位凸棱4第一旋转板5第二旋转板6螺母7丝杆8固定轴9第二基座板10第二齿条11按压块12推杆电机13定位凸块14弧形面15行程开关16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双面覆膜的模具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模具17和第二模具18,第一模具17的内侧开设第一浇注槽20,第一浇注槽20的内部安装数个四个定位针23,四个定位针23分别位于第一浇注槽20的四角,第一模具17的内侧安装两个针点浇注口22,针点浇注口22位于第一浇注槽20的侧部,第二模具18的内侧开设第二浇注槽21,第二模具18的内侧安装四个前模油缸24,四个前模油缸24每两个为一组,两组前模油缸24分别位于第二浇注槽21的两侧,前模油缸24与第二浇注槽21配合,第二浇注槽21能与第一浇注槽20扣合,第一模具17和第二模具18之间安装锁紧扣合装置,所述锁紧扣合装置包括第一基座板1和第二基座板9,第一基座板1与第一模具17的侧部连接,第二基座板9与第二模具18的侧部连接,第一基座板1的一侧安装数个排成一排的第一旋转板4,第二基座板9的一侧安装数个排成一排的第二旋转板5,第二旋转板5与第一旋转板4配合,每个第二旋转板5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旋转板4之间,第一旋转板4与第二旋转板5铰接,第一基座板1上安装第一齿条2和数个排成一排的定位凸棱3,第二基座板9上安装第二齿条10和数个排成一排的定位凸块13,第一齿条2能与第二齿条10啮合,定位凸块13能与定位凸棱3配合,定位凸块13与定位凸棱3配合后,每个定位凸块13位于两个相邻的凸棱3之间,定位凸块13的两侧设置弧形面14,第一基座板1的侧部安装按压块11和推杆电机12,推杆电机12的一端与第一基座板1铰接,推杆电机12的另一端与第二基座板9铰接,推杆电机12能带动第一基座板1和第二基座板9紧密扣合,第二基座板9的侧部安装行程开关15和控制装置16,按压块11能通过旋转按压行程开关15,控制装置1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行程开关15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装置1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推杆电机12的输入端连接。本技术的单点热咀22位于第一浇注槽20的内侧中部可以方便注入的原料快速充满第二浇注槽21能与第一浇注槽20形成的区域。本技术的进浇口23位于第一浇注槽20的侧部可以进一步提高原料充满第二浇注槽21能与第一浇注槽20形成区域的速度,避免原料中途冷却。本技术的锁紧扣合装置能够在第一模具17和第二模具18相互扣合时通过推杆电机12自动对第一基座板1和第二基座板9施加相互靠近的压力,从而使第一模具17和第二模具18扣合更加紧密,从而避免了第一模具17和第二模具18出现原料泄露的现象。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面覆膜的模具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覆膜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17)和第二模具(18),第一模具(17)的内侧开设第一浇注槽(20),第一浇注槽(20)的内部安装数个四个定位针(23),四个定位针(23)分别位于第一浇注槽(20)的四角,第一模具(17)的内侧安装两个针点浇注口(22),针点浇注口(22)位于第一浇注槽(20)的侧部,第二模具(18)的内侧开设第二浇注槽(21),第二模具(18)的内侧安装四个前模油缸(24),四个前模油缸(24)每两个为一组,两组前模油缸(24)分别位于第二浇注槽(21)的两侧,前模油缸(24)与第二浇注槽(21)配合,第二浇注槽(21)能与第一浇注槽(20)扣合,第一模具(17)和第二模具(18)之间安装锁紧扣合装置,所述锁紧扣合装置包括第一基座板(1)和第二基座板(9),第一基座板(1)与第一模具(17)的侧部连接,第二基座板(9)与第二模具(18)的侧部连接,第一基座板(1)的一侧安装数个排成一排的第一旋转板(4),第二基座板(9)的一侧安装数个排成一排的第二旋转板(5),第二旋转板(5)与第一旋转板(4)配合,每个第二旋转板(5)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旋转板(4)之间,第一旋转板(4)与第二旋转板(5)铰接,第一基座板(1)上安装第一齿条(2)和数个排成一排的定位凸棱(3),第二基座板(9)上安装第二齿条(10)和数个排成一排的定位凸块(13),第一齿条(2)能与第二齿条(10)啮合,定位凸块(13)能与定位凸棱(3)配合,定位凸块(13)与定位凸棱(3)配合后,每个定位凸块(13)位于两个相邻的凸棱(3)之间,定位凸块(13)的两侧设置弧形面(14),第一基座板(1)的侧部安装按压块(11)和推杆电机(12),推杆电机(12)的一端与第一基座板(1)铰接,推杆电机(12)的另一端与第二基座板(9)铰接,推 杆电机(12)能带动第一基座板(1)和第二基座板(9)紧密扣合,第二基座板(9)的侧部安装行程开关(15)和控制装置(16),按压块(11)能通过旋转按压行程开关(15),控制装置(1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行程开关(15)的输出端连接,控制装置(1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推杆电机(12)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覆膜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17)和第二模具(18),第一模具(17)的内侧开设第一浇注槽(20),第一浇注槽(20)的内部安装数个四个定位针(23),四个定位针(23)分别位于第一浇注槽(20)的四角,第一模具(17)的内侧安装两个针点浇注口(22),针点浇注口(22)位于第一浇注槽(20)的侧部,第二模具(18)的内侧开设第二浇注槽(21),第二模具(18)的内侧安装四个前模油缸(24),四个前模油缸(24)每两个为一组,两组前模油缸(24)分别位于第二浇注槽(21)的两侧,前模油缸(24)与第二浇注槽(21)配合,第二浇注槽(21)能与第一浇注槽(20)扣合,第一模具(17)和第二模具(18)之间安装锁紧扣合装置,所述锁紧扣合装置包括第一基座板(1)和第二基座板(9),第一基座板(1)与第一模具(17)的侧部连接,第二基座板(9)与第二模具(18)的侧部连接,第一基座板(1)的一侧安装数个排成一排的第一旋转板(4),第二基座板(9)的一侧安装数个排成一排的第二旋转板(5),第二旋转板(5)与第一旋转板(4)配合,每个第二旋转板(5)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旋转板(4)之间,第一旋转板(4)与第二旋转板(5)铰接,第一基座板(1)上安装第一齿条(2)和数个排成一排的定位凸棱(3),第二基座板(9)上安装第二齿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平刘启帅钱小玲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科虹标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