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5442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5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包括增渗墙、隔水帷幕、围护墙、增渗井,所述隔水帷幕设置在污染场地周边,用于阻止污染羽的向外扩散、阻止表面活性剂向场地外扩散,所述污染场地中设置连续的增渗墙,用于增强低渗透性土体的渗透性,增渗墙直接连接反应器,所述污染场地中还设置增渗井,增渗井内注入表面活性剂,驱使地层土壤表面的污染物进入水相;在增渗井内水头的推动下,污染物和污染的地下水随地下水流流到增渗墙,再流到反应器内,进行还原、氧化反应,把净化的地下水回灌入增渗井,从而实现对硝基苯或硝基氯苯等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该系统不对污染场地开挖,也不对污染地下水抽提,无二次污染,工程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渗透性土场地硝基苯、硝基氯苯污染的原位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土壤圈是生态系统的枢纽。由于对三废的管控不当,地下水和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其进行风险控制和修复势在必行。目前对污染场地的修复包括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种方法。异位修复需要抽取地下水、挖掘土壤、在软土地区还需采取围护措施,费用较高,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适用于污染深度较小的场地。原位修复具有不需要土方开挖、二次污染小、费用低等优点;但修复的技术难度高,尤其对渗透性低的土体。三角洲地貌单元的浅部土体通常渗透性较小。对低渗透性污染土体的原位修复,现在主要采取热脱附方法。该法采用高温使污染物成为气态,再抽取污染气体。该法对土的渗透系数不敏感,故修复效果好。但是,地下解吸出来的污染物,后续要进一步进行废气的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且该法是国外专利技术,修复费用较高。有机污染场地的原位化学氧化法(insituchemicaloxidation,ISCO)是目前最具潜力的污染治理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向水井中投放表面活性剂和水溶性氧化剂,直接降解场地中的有机污染物。常用的水溶性氧化剂为高锰酸钾、活化过硫酸钠等。但是,当土体渗透性小时,药剂渗入土体速度缓慢,常常难以满足工程需求。因此,结合原位修复的需求,专利技术一种增加土体渗透性的方法,提升原位氧化修复的效果,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硝基苯、硝基氯苯是一种剧毒物质,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突变性,长期接触会对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已被各国列为污染物的优先控制名单。但是,硝基苯或硝基氯苯的取代基(硝基、氯基)均为吸电子基,引起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亲电子攻击受阻,从而导致硝基苯、硝基氯苯仅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反应的降解效率很低,难以达到修复技术指标。近年来,零价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领域,可高效地把硝基苯或硝基氯苯转化为苯胺、或氯代苯胺,再采取氧化工艺,实验室试验表明,可大幅度地提高高级氧化的效率。过氧化钙具有在水中或潮湿的空气中缓慢分解,长时间放氧的特性。CaO2是一种兼具释氧性和氧化性的环境友好型材料。CaO2的溶解度较低,能够缓慢释放H2O2,产生的活性自由基与污染地下水长时间的接触,避免了氧化剂快速消耗的问题,从而具有修复的长效性。CaO2溶于水产生过氧化氢(H2O2)的反应可在较宽的pH范围内进行。催化剂采用天然矿物针铁矿。针铁矿是分布广泛的铁的氧化物,化学组成为α-FeOOH。多项研究显示,催化H2O2的过程中会产生·OH,可有效氧化地下水中的氯代烃。现有最接近技术的分析:1、硝基苯、硝基氯苯工业污水的地表处理(杨世迎,一种废水中硝基苯类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法,专利申请号201210053573.1)。该专利提出了高级还原和高级氧化结合处理技术,对废水中硝基苯类有机污染物降解效果明显。该法是针对工业废水的处理,未涉及地下水和土壤。2、硝基苯、硝基氯苯污染土壤的异位加药搅拌处理(董长勋,一种加速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310462340.1)。该专利提出了异位修复方法。由于还原剂铁粉是固相介质,采用压人地层方法,对低渗透性土是难以实现有效扩散的,需要创新工艺。3、针对低渗透性土的反应墙技术(高艳丽,一种非连续式渗透反应墙修复污染地下水的系统及方法,专利申请号201510163183.1)。该法采用井中注入液体药剂工艺,对固相药剂难以实施。4、对反应墙中还原剂的研究(李瑞,一种以负载型纳米零价铁为填料的可渗透反应墙及应用,专利申请号201510382313.2)。该法提出了解决防止纳米零价铁凝聚的方法。现有的渗透反应墙技术,是利用地下水自身的水力梯度,对流过反应墙的污染物进行净化。该技术对低渗透性土体不适用,对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污染物,不能洗脱和净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该系统解决的是在低渗透性土条件下进行原位修复、并且无二次污染、经济性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包括增渗墙、隔水帷幕、围护墙、增渗井,所述隔水帷幕设置在污染场地周边,用于阻止污染羽的向外扩散、阻止表面活性剂向场地外扩散,所述污染场地中设置连续的增渗墙,用于增强低渗透性土体的渗透性,增渗墙直接连接反应器,所述污染场地中还设置增渗井,增渗井内注入表面活性剂,驱使地层土壤表面的污染物进入水相;在增渗井内水头的推动下,污染物和污染的地下水随地下水流流到增渗墙,再流到反应器内,进行还原、氧化反应,把净化的地下水回灌入增渗井,从而实现对硝基苯或硝基氯苯等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所述反应器由还原池、检测井、氧化池、抽水循环池构成,还原池、氧化池、抽水循环池在基坑围护墙保护下开挖形成;还原池内填充高还原性的铁碴粉,用于把硝基苯或硝基氯苯硝基苯还原为容易氧化的苯胺或氯苯胺;氧化池内填充缓释过氧化钙和针铁矿,用于把苯胺或氯苯胺氧化为CO2、H2O;所述抽水循环池内设置潜水泵,用于把净化的水抽出,形成低水位边界,并把净化的水回灌到场地内的增渗井内,加大渗流场水力梯度,增加包气带土体渗透系数,提高淋洗效果;所述还原池与氧化池之间采用滤水型土工织物分隔,并在两池交界处设置一口管材为PVC的检测井。所述隔水帷幕由水泥土搅拌桩搭接而成;所述围护墙由钢板桩或水泥土桩构成。所述增渗墙由高压射水工艺形成,或者采用挖掘法施工形成,增渗墙厚度为0.3m。所述增渗井采用水冲法工艺施工,或者钻机取土成孔,增渗井直径为0.2~0.3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低渗透性的修复场地上,通过设置增渗井、与反应器直接连接的增渗墙,加大污染物和污染地下水的迁移速度,在原位实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该系统不对污染场地开挖,也不对污染地下水抽提,无二次污染,工程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反应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凡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相似方法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由增渗墙6、隔水帷幕7、围护墙8、增渗井9、反应器10组成。反应器10由还原池1、检测井2、氧化池3、抽水循环池4、潜水泵5构成。隔水帷幕7设置在污染场地周边,用于阻止污染羽的向外扩散、阻止表面活性剂向场地外扩散。针对低渗透性土体,在场地中设置连续的增渗墙6,增强土体的渗透性,增渗墙6直接连接反应器10,以及设置增渗井9,注入表面活性剂,驱使地层土壤表面的污染物进入水相;在增渗井内水头的推动下,污染物和污染的地下水随地下水流流到增渗墙6,再流到反应器10内,进行还原、氧化反应;把净化的地下水回灌入增渗井9,进一步强化渗流,加大对土体的淋洗力度,从而实现对硝基苯或硝基氯苯等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增渗墙6由高压射水工艺形成,起增加土层渗透性、强化水力循环速率的作用,且增渗墙直接连接到反应器10;隔水帷幕7由水泥土搅拌桩搭接而成,对污染地下水和注入的表面活性剂起封堵作用;围护墙8由水泥土桩或钢板桩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包括增渗墙(6)、隔水帷幕(7)、围护墙(8)、增渗井(9),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帷幕(7)设置在污染场地周边,用于阻止污染羽的向外扩散、阻止表面活性剂向场地外扩散,所述污染场地中设置连续的增渗墙(6),用于增强低渗透性土体的渗透性,所述增渗墙(6)直接连接反应器(10),所述污染场地中还设置增渗井(9),增渗井(9)内注入表面活性剂,驱使地层土壤表面的污染物进入水相;在增渗井(9)内水头的推动下,污染物和污染的地下水随地下水流流到增渗墙(6),再流到反应器(10)内,进行还原、氧化反应,把净化的地下水回灌入增渗井(9),从而实现对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包括增渗墙(6)、隔水帷幕(7)、围护墙(8)、增渗井(9),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帷幕(7)设置在污染场地周边,用于阻止污染羽的向外扩散、阻止表面活性剂向场地外扩散,所述污染场地中设置连续的增渗墙(6),用于增强低渗透性土体的渗透性,所述增渗墙(6)直接连接反应器(10),所述污染场地中还设置增渗井(9),增渗井(9)内注入表面活性剂,驱使地层土壤表面的污染物进入水相;在增渗井(9)内水头的推动下,污染物和污染的地下水随地下水流流到增渗墙(6),再流到反应器(10)内,进行还原、氧化反应,把净化的地下水回灌入增渗井(9),从而实现对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10)由还原池(1)、检测井(2)、氧化池(3)、抽水循环池(4)构成,还原池(1)、氧化池(3)、抽水循环池(4)在基坑围护墙(8)保护下开挖形成;还原池(1)内填充高还原性的铁碴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高缪俊发乔华山凡后奇浦烨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联环境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