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51005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4 15:09
在动力传递装置中,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内齿轮(24A)与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内齿轮(24B)相互连结且具有同一旋转轴线。在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中,内齿轮(24A)与行星齿轮(22A)的啮合部以在第一电动机(2A)产生向正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内齿轮(24A)上作用有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在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中,内齿轮(24B)与行星齿轮(22B)的啮合部以在第二电动机(2B)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的内齿轮(24B)上作用有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动力传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与第一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变速机构和与第二驱动源连接的第二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这样的动力传递装置,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第一变速机构和第二变速机构由行星齿轮机构构成且相互的内齿轮彼此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的结构。内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时,在内齿轮上沿轴向作用有推力,但是专利文献1中对于这一点没有任何提及。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二级小齿轮的大径齿轮与空转齿轮之间产生的推力和在二级小齿轮的小径齿轮与驱动输出齿轮之间产生的推力经由配置于对置的第一变速机构的二级小齿轮与第二变速机构的二级小齿轮之间的推力轴承而相抵的结构。另外,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中,记载了行星齿轮机构的由二级小齿轮的大径齿轮产生的推力与由二级小齿轮的小径齿轮产生的推力在二级小齿轮内相抵的结构。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0-2350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0-4837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平7-2936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专利文献2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由于二级小齿轮彼此通过推力轴承使推力相抵,因此除了二级小齿轮彼此能够经由推力轴承沿轴向进行动力传递的装置以外,无法直接适用。专利文献3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通过1个行星齿轮机构内的二级小齿轮使推力相抵,在具备两个变速机构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希望考虑与其他构件的关系而实现推力的进一步减少。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两个变速机构且能够减少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第一方案的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具备与第一驱动源(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电动机2A)的输出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圆筒轴16A)连接的第一变速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A)和与第二驱动源(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电动机2B)的输出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圆筒轴16B)连接的第二变速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行星齿轮式减速器12B),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具有多个旋转元件,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轮24A)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轮24B)相互连结且具有同一旋转轴线,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二旋转元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22A),该第一旋转元件与该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二旋转元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22B),该第一旋转元件与该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另外,第二方案的专利技术以第一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一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1),该第一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二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2),该第二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另外,第三方案的专利技术以第二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A),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B),该第二旋转元件与该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三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3),该第三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四轴承(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轴承Br4),该第四轴承能够承受向该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另外,第四方案的专利技术以第一至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恒星齿轮21A、21B)、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22A、22B)、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轮架23A、23B)、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齿轮24A、24B),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另外,第五方案的专利技术以第四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是将大径小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小齿轮26A、26B)与小径小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小齿轮27A、27B)连接而成的二级小齿轮。另外,第六方案的专利技术以第二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以沿旋转方向能够进行动力传递、且沿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相互推压的方向及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相互拉拽的方向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另外,第七方案的专利技术以第二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以沿旋转方向能够进行动力传递、且沿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相互挤压的方向能够进行动力传递而沿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相互拉拽的方向不能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另外,第八方案的专利技术以第六或第七方案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与第一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变速机构和与第二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二变速机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具有多个旋转元件,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相互能够一体旋转地连结且具有同一旋转轴线,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二旋转元件,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二旋转元件,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一轴承,该第一轴承能够承受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二轴承,该第二轴承能够承受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01 JP 2011-263942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备与第一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变速机构和与第二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二变速机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具有多个旋转元件,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第一旋转元件相互能够一体旋转地连结且具有同一旋转轴线,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二旋转元件,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二旋转元件,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一轴承,该第一轴承能够承受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二轴承,该第二轴承能够承受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三轴承,该第三轴承能够承受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四轴承,该第四轴承能够承受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及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及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是将大径小齿轮与小径小齿轮连接而成的二级小齿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以能够沿旋转方向进行动力传递、且能够沿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相互推压的方向及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相互拉拽的方向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以能够沿旋转方向进行动力传递、且能够沿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相互推压的方向进行动力传递而不能沿旋转轴线方向上的相互拉拽的方向进行动力传递的方式连结。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五轴承,该第五轴承能够承受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六轴承,该第六轴承能够承受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具备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啮合的第三旋转元件,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七轴承,该第七轴承能够承受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有第八轴承,该第八轴承能够承受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三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之间设置有将所述第一驱动源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分隔的第一分隔壁,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之间设置有将所述第二驱动源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隔的第二分隔壁,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七轴承配置于所述第一分隔壁,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八轴承配置于所述第二分隔壁。11.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及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及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侧的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侧的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通过所述延设部彼此抵接。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延设部包含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延设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的延设部包含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向延设部。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是将大径小齿轮与小径小齿轮连接而成的二级小齿轮。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一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的啮合部以在所述第二驱动源产生向所述另一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上作用有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接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方向的力的方式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五轴承,该第五轴承能够承受向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相对于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变速机构侧配置有第六轴承,该第六轴承能够承受向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施加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力,所述第一变速机构和所述第二变速机构分别是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备恒星齿轮、与该恒星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对该行星齿轮进行支承的行星轮架、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外周侧啮合的内齿轮,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及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一旋转元件是所述内齿轮,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及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旋转元件是所述行星齿轮,所述第一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从该齿轮部的所述第二变速机构侧的端部延伸设置的延设部,所述第二变速机构的所述内齿轮具备齿轮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吉俊男大礒桂一大谷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