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45455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2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光敏元件;多个触控检测单元,每一触控检测单元由至少一个光敏元件构成;与所述触控检测单元一一对应的信号输入线和信号输出线,所述信号输入线连接其对应的触控检测单元中的光敏元件的输入端,用于加载来自触控电路的触控检测信号,所述信号输出线连接其对应的触控检测单元中的光敏元件的输出端,用于将光敏元件的电流输出至触控电路,使得触控电路能够根据光敏元件的电流变化,识别触控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OLED显示装置上实现了in cell touch,相比于现有OLED显示产品,具有更小的盒厚。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and a display device thereof. Th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 includes: a substrate; forming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itive elements in the substrate on the substrate; a plurality of touch detection unit, each touch detection unit comprises at least on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signal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touch detection unit input line and the signal output line input at the end of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touch detection unit of the signal input line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of the detection signal from the load for the touch touch control circuit, the output end of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touch detection unit and the signal output line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in, for the current output to the touch control circuit of photosensitive element, so that the touch control circuit ca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change of photosensitive element recognition, touch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on the device to achieve the in cell touch OLED showed that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OLED display products, has a smaller box thick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触控显示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OLED显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具有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已经开始逐步取代LCD显示(液晶显示)。现有市场上采用OLED显示屏都只能提供显示功能,需要贴合外加的触控屏才能实现触控功能,这使其模组结构与实现incelltouch(将触控元件集成在显示面板内部)的LCD相比无厚度优势。目前,采用在TFE(四氟乙烯)封装膜上以低温溅射的方式沉积金属和绝缘层制作的电容式触控结构,产品封装良率很低。有鉴于此,当前亟需一种在OLED上实现incelltouch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实现OLED显示屏的incelltouch。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光敏元件;多个触控检测单元,每一触控检测单元由至少一个光敏元件构成;与所述触控检测单元一一对应的信号输入线和信号输出线,所述信号输入线连接其对应的触控检测单元中的光敏元件的输入端,用于加载来自触控电路的触控检测信号,所述信号输出线连接其对应的触控检测单元中的光敏元件的输出端,用于将光敏元件的电流输出至触控电路。进一步地,所述光敏元件为光敏二极管。进一步地,每一光敏二极管的P极、N极和本征层位于同一层,且P极与N极之间通过本征层相隔,本征层分别与P极与N极接触。进一步地,在同一触控检测单元中,其对应的信号输入线连接所有光敏二极管的P极,其对应的信号输出线连接所有光敏二极管的N极。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每一触控检测单元的面积为3mm2-5mm2。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具体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光敏元件;覆盖所述多个光敏元件的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所述信号输入线、信号输出线和薄膜晶体管阵列;覆盖所述信号输入线、信号输出线和薄膜晶体管阵列的钝化层;位于所述钝化层上的阳极、阴极和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其中,所述绝缘层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均分别与所述触控检测单元一一对应;每一触控检测单元的输入端通过其对应的第一过孔与信号输入线连接,每一触控检测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其对应的第二过孔与信号输出线连接。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电路,所述触控电路输出端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中的信号输入线连接,用于向信号输入线加载触控检测信号,所述触控电路的输入端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中的信号输出线连接,用于接收信号输出线连接的光敏元件的电流,所述触控电路根据该光敏元件的电流变化,识别触控操作。本技术的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光敏元件设置在显示基板上,因此在显示基板完成对盒后,光敏元件位于盒内,从而实现了OLED的incelltouch,即对盒所成的显示面板的厚度要小于现有显示面板的厚度。此外,传统的OLED显示装置使用的是电容式触控结构,电容式触控需要在TFE封装膜上溅射金属层,在TFE封装膜上溅射金属层对工艺要求较高,使得产品良品率较低。而本技术使用光学触控代替了传统的电容式触控,光敏元件只需要设置在显示基板上,对工艺要求较低,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光敏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光敏元件与走线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光敏元件在触控造作过程中的电流变化示意图;图6A-图6C为本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针对现有OLED显示屏无法实现incelltouch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一方面,本技术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包括:衬底基板1;形成在衬底基板1上的多个光敏元件2;多个触控检测单元3,每一触控检测单元3由至少一个光敏元件2构成(图1以两个光敏元件构成一个触控检测单元为示例);与触控检测单元3一一对应的信号输入线4和信号输出线5。该信号输入线4连接其对应的触控检测单元3中的光敏元件2的输入端,用于加载来自触控电路的触控检测信号,该信号输出线5连接其对应的触控检测单元3中的光敏元件2的输出端,用于将光敏元件3的电流输出至触控电路,使得触控电路能够根据光敏元件的电流变化,识别触控操作。基于上述结构可以知道,在用户手指触碰屏幕时,会遮挡一部分来自外部的入射光线,从而使光敏元件的电流发生变化。本实施例根据光敏元件的电流变化来识别触控操作。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光敏元件设置在显示基板上,光敏元件位于盒内,从而实现了OLED的incelltouch,即本实施例中的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的厚度要小于现有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另一方面,传统的OLED显示装置使用的是电容式触控结构,电容式触控需要在TFE封装膜上溅射金属层,在TFE封装膜上溅射金属层对工艺要求较高,使得产品良品率较低。而本实施例使用光学触控代替了传统的电容式触控,光敏元件只需要设置在显示基板上,对工艺要求较低,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下面结合实际应用,对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进行详细介绍。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具体包括:衬底基板1;形成在衬底基板1上的多个光敏元件2;覆盖多个光敏元件2的绝缘层IN;设置在绝缘层IN上的信号输入线(图2未示出)、信号输出线(图2未示出)和薄膜晶体管TFT阵列;覆盖信号输入线、信号输出线和薄膜晶体管TFT阵列的钝化层6;位于钝化层上6的阳极7、阴极9和位于阳极7和阴极9之间的有机发光层8。作为示例性介绍,本实施例的光敏元件可以是PIN结光敏二极管,如图3所示,每个光敏二极管2的P极21、N极23和本征层22位于同一层,且P极21与N极23之间通过本征层22相隔,本征层22分别与P极21与N极23接触。由于每个触控检测单元3均可以包括多个PIN结光敏二极管,对于一个触控检测单元3来讲,其所有光敏二极管的P极21作为触控检测单元3的输入端,其所有光敏二极管的N极23则作为触控检测单元3的输出端。可以看出,传统的薄膜光敏二极管为依次层叠的结构,厚度一般为1um。而采用本实施例的设计,可使阵列基板上的所有光敏二极管呈厚度约为的一图层结构,这大幅简化了显示基板上相互层叠的图层数量。此外,经实践证明,本技术水平向的PIN光敏二极管在光电特性也要好于垂直向的PIN光敏二极管。进一步地,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绝缘层IN设置有第一过孔A和第二过孔B,第一过孔A和第二过孔均B分别与触控检测单元一一对应,每一触控检测单元的输入端(即该触控检测单元的P极21)通过其对应的第一过孔A与信号输入线4连接,每一触控检测单元3的输出端(即该触控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光敏元件;多个触控检测单元,每一触控检测单元由至少一个光敏元件构成;与所述触控检测单元一一对应的信号输入线和信号输出线,所述信号输入线连接其对应的触控检测单元中的光敏元件的输入端,用于加载来自触控电路的触控检测信号,所述信号输出线连接其对应的触控检测单元中的光敏元件的输出端,用于将光敏元件的电流输出至触控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光敏元件;多个触控检测单元,每一触控检测单元由至少一个光敏元件构成;与所述触控检测单元一一对应的信号输入线和信号输出线,所述信号输入线连接其对应的触控检测单元中的光敏元件的输入端,用于加载来自触控电路的触控检测信号,所述信号输出线连接其对应的触控检测单元中的光敏元件的输出端,用于将光敏元件的电流输出至触控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元件为光敏二极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光敏二极管的P极、N极和本征层位于同一层,且P极与N极之间通过本征层相隔,本征层分别与P极与N极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触控检测单元中,其对应的信号输入线连接所有光敏二极管的P极,其对应的信号输出线连接所有光敏二极管的N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每一触控检测单元的面积为3mm2-5mm2。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睿董学吕敬王海生陈小川刘英明赵利军李昌峰顾品超邹祥祥丁小梁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