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45437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2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其中,该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布置于基板同一侧的多组平行分布的触控电极对;每组上述触控电极对包括一条感应电极和一条驱动电极;每条上述感应电极和每条上述驱动电极均包括一条主干部分和与所述主干部分连接的多条梳齿状分支部分;上述感应电极的分支部分与上述驱动电极的分支部分在上述感应电极的主干方向上交替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的边缘设计为交替分布的梳齿状结构,更便于准确区分发生在相邻电极之间的触摸位置,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确定触摸点位置。

Touch control electrode structure, touch control panel and touch control displ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he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substrate: multiple parallel distribution of electrodes on the touch; including a sensing electrode and a driving electrode with the touch electrode; each induction electrode and each the driving electrode comprises a main part and the main part of connecting multiple comb shaped parts; the sensing electrode branch portion and the drive electrode branch upward distribution in the main party of the induction electrod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edge design of induction electrode and a driving electrode for alternating comb structure distribution, more convenient to accurately distinguish between adjacent electrodes in touch position, which can more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touch p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触控显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用户可直接透过屏幕上显示的对象进行操作与下达指令,因此触控面板(touchpanel)提供了用户与电子产品之间的人性化操作接口,实现很好的人机交互功能,从而带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消费性电子产品领域,结合触控功能的显示器已成为了携带式电子产品主流发展之趋势。对此,现今触控面板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的电子产品中,例如智能型手机、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及笔记本电脑等等便携式产品。触摸面板包括电阻式、电容式和红外光学式等类型。电阻式通过按压使两层电极之间的电阻发生变化或彼此导通来确定触摸点。电容式通过例如人体触摸导致的电容变化来确定触摸点。红外光学式是通过例如手指阻挡红外光线接收确定触摸点。然而,由于电容触摸面板具有高透明度、耐用性、多点触摸等优势,使其在电子产品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另外,电容触控面板可分为自电容触控面板和互电容触控面板,由于自电容触控面板控制电路相对简单、运算数据量较少、功耗低、通道可以灵活配置等优点而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当前,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上的触控电极分布在基板的同侧,即触控感应电极与触控驱动电极分布在基板的一侧,触控感应电极与触控驱动电极分别与地构成电容即自电容,当手指与触控面板接触时,人体的电场让手指和触控面板表面形成一个触摸电容,此时,触摸点的电容将发生变化,通过检测触控面板上各点触摸前后的电学信号变化,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可以确定出触摸点的位置。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当触摸点位于电极的边缘位置的时候,相邻的电极之间的触摸电容会相互干扰且不易分辨,从而影响确定的触摸点位置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当触摸点位于电极的边缘位置时,相邻的电极之间的触摸电容会相互干扰且不易分辨,从而影响确定的触摸点位置的精确度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电极结构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多组平行分布的触控电极对;每组所述触控电极对包括一条感应电极和一条驱动电极,其中,所述感应电极和所述驱动电极位于基板上的同一层;每条所述感应电极和每条所述驱动电极均包括一条主干部分和与所述主干部分连接的多条梳齿状分支部分;所述感应电极的分支部分与所述驱动电极的分支部分在所述感应电极的主干方向上交替分布。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感应电极的主干部分与所述驱动电极的主干部分相互平行。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感应电极的分支部分靠近所述感应电极的主干部分一端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感应电极的主干部分一端的宽度;所述驱动电极的分支部分靠近所述驱动电极的主干部分一端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驱动电极的主干部分一端的宽度。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感应电极的分支部分在所述感应电极的主干方向上等间距排列;所述驱动电极的分支部分在所述驱动电极的主干方向上等间距排列。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感应电极的多个分支部分设置于所述感应电极的主干部分的同一侧;所述驱动电极的多个分支部分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极的主干部分的同一侧;所述感应电极的多个分支部分与所述驱动电极的多个分支部分呈有间隙的咬合状分布。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感应电极的多个分支部分对称均匀设置于所述感应电极的主干部分的两侧;所述驱动电极的多个分支部分对称均匀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极的主干部分的两侧;同一条感应电极通过两侧的分支部分分别与两侧的两条驱动电极呈有间隙的咬合状分布,使整个触控面上的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等间距均匀分布。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感应电极和所述驱动电极的材料相同,所述材料均为透明导电材料。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感应电极和所述驱动电极的所述透明导电材料的透过率不低于9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上述触控电极结构。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贴合设置。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电极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中,该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布置于基板同一侧的多组平行分布的触控电极对;每组上述触控电极对包括一条感应电极和一条驱动电极;每条上述感应电极和每条上述驱动电极均包括一条主干部分和与所述主干部分连接的多条梳齿状分支部分;上述感应电极的分支部分与上述驱动电极的分支部分在上述感应电极的主干方向上交替分布。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的边缘设计为交替分布的梳齿状结构,更便于准确区分发生在相邻电极之间的触摸位置,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确定触摸点位置。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电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触控电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存在当触摸点位于电极的边缘位置时,相邻的电极之间的触摸电容会相互干扰且不易分辨,从而影响确定的触摸点位置的精确度的问题。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的触控电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该触控电极结构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多组平行分布的触控电极对;每组上述触控电极对包括一条感应电极12和一条驱动电极14,其中,上述感应电极12和上述驱动电极14位于基板上的同一层;每条上述感应电极12和每条上述驱动电极14均包括一条主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结构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多组平行分布的触控电极对;每组所述触控电极对包括一条感应电极和一条驱动电极,其中,所述感应电极和所述驱动电极位于基板上的同一层;每条所述感应电极和每条所述驱动电极均包括一条主干部分和与所述主干部分连接的多条梳齿状分支部分;所述感应电极的分支部分与所述驱动电极的分支部分在所述感应电极的主干方向上交替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结构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多组平行分布的触控电极对;每组所述触控电极对包括一条感应电极和一条驱动电极,其中,所述感应电极和所述驱动电极位于基板上的同一层;每条所述感应电极和每条所述驱动电极均包括一条主干部分和与所述主干部分连接的多条梳齿状分支部分;所述感应电极的分支部分与所述驱动电极的分支部分在所述感应电极的主干方向上交替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的主干部分与所述驱动电极的主干部分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的分支部分靠近所述感应电极的主干部分一端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感应电极的主干部分一端的宽度;所述驱动电极的分支部分靠近所述驱动电极的主干部分一端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驱动电极的主干部分一端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的分支部分在所述感应电极的主干方向上等间距排列;所述驱动电极的分支部分在所述驱动电极的主干方向上等间距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添旭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晟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