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配对检测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27644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30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对多路光纤进行接插连接的环境下对光纤连接配对检测方法,每次只读取两个并列在一起的RFID标签,第一标签是光纤连接端口这一侧的标签,第二标签是与光纤连接端口连接的光纤插头这一侧的标签;第一标签预先设置在检测位中,第二标签在光纤插头插入光纤连接端口后再连接到检测位中,RFID读写器对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检测数据由本地处理或发往后台计算机进行处理,利用标签信息将通过光纤插头和光纤连接端口进行连接的两路光纤进行配对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实现这种方法的系统、RFID读写器、光纤集线装置及RFID标签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光纤连接的准确性以及方便光纤连接准确性的检测,并极大地减少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连接配对检测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识别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光纤连接器智能管理系统的UHFRFID技术应用的分支系统;本专利技术也涉及光纤连接器领域。
技术介绍
在对多路光纤进行接插连接的情况下,比如在光纤集线盒、光纤集线柜中,端口光纤和插头光纤的一一配对及其检测工作量非常巨大。以往的光纤配对连接采用纸质标签作为身份标志逐一辨识配对,但其连接后的检测工作量非常大。基于光纤连接器智能管理为了解决光纤连接智能化管理,首先要改变纸质标签所代表的哑资源不可感知的特性,通过一种可感知的标签技术来标识日渐庞大复杂的光纤网络,以及通过对这些标签的管理来实现对光纤网络的调度和管理。RFID技术作为智能识别技术中功能强大,易于实现智能化管理的识别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各种应用领域。然而,在本领域中,尽管RFID标签赋予了光纤连接端口和光纤接头以可感知的身份,但RFID技术的其中一个优点在这种工作环境中却成为了一个缺点。RFID标签的一大优点即为能够实现群读群写,然而,在光纤连接配对检测中,却使得一一配对工作无法进行。而且,由于光纤连接器设备已标准化,在原基础上增加RFID管理系统存在着较大难度,通常成本较高,操作性不强,可靠性不足等问题。另外,其他非RFID方案虽可实现较低成本,但存在信息无法修改和脱机进行信息记录等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对多路光纤进行接插连接的环境下对光纤连接配对检测方法,其能够运用RFID技术对光纤连接配对进行检测。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对多路光纤进行接插连接的环境下对光纤连接配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RFID读写器精确读写RFID标签的方法,每次只读取两个并列在一起的RFID标签,其中的第一RFID标签是光纤连接端口这一侧的RFID标签,其中的第二RFID标签是与光纤连接端口连接的光纤插头这一侧的RFID标签;在光纤连接端口旁设置对应该光纤连接端口的检测位,第一RFID标签预先设置在检测位中,第二RFID标签在光纤插头插入光纤连接端口后再连接到检测位中,并与第一RFID标签并列,由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所述精确读写RFID标签;所述RFID读写器对第一RFID标签和第二RFID标签检测数据由本地处理或发往后台计算机进行处理,利用RFID标签信息将通过光纤插头和光纤连接端口进行连接的两路光纤进行配对检测。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用上述方法的对光纤集线装置进行光纤连接配对检测的系统,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系统包括:多个第一RFID标签,分别一一对应地预设在光纤集线装置的多个光纤连接端口旁的检测位处,所述检测位还具有对应第二RFID标签的区域,使放置在该区域的第二RFID标签与第一RFID标签并列;多个第二RFID标签,分别一一对应地连在多个光纤插头上;手持式的RFID读写器,所述读写器的天线设置在读写器的头部,所述头部的大小为满足其可接近到光纤集线装置中对应一个光纤连接端口的检测位,正对所述检测位。本专利技术第三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用上述方法的RFID读写器,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读写器的天线采用微带线,所述天线为环形近场天线,天线的终端连接负载电阻;所述读写器还设置了天线的反射面;所述读写器的天线设置在读写器的头部,所述头部的大小为满足其可接近到光纤集线装置中对应一个光纤连接端口的检测位,正对所述检测位。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近场天线为矩形环形天线;所述读写器天线的环形形状适配两个RFID标签的天线,所述两个RFID标签的天线也为环形天线,所述两个RFID标签分别为第一RFID标签和第二RFID标签。所述读写器头部壳体呈长鼻状,所述环形近场天线设置在所述头部壳体的前部。所述头部的大小为满足其可接近到光纤集线装置中对应一个光纤连接端口的检测格面前,正对该检测格,所述检测格能供第一RFID标签和第二RFID标签并列设置;所述第一RFID标签是光纤连接端口或与光纤连接端口连接的光纤的RFID标签;所述第二RFID标签是与光纤连接端口连接的光纤插头或与光纤插头连接的光纤的RFID标签。所述读写器具有蓝牙通讯功能,用于和计算机通讯。所述读写器还可具有定位功能。本专利技术第四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用上述方法的光纤集线装置,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光纤集线装置包括多个光纤连接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集线装置设有多个检测格,并在检测格边界具有隔挡,一个检测格对应一个光纤连接端口,检测格内设置有所述第一RFID标签;所述检测格上还具有用于连接第二RFID标签或第二RFID标签载体的检测格连接结构。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RFID标签嵌入在检测格的材料中。所述第一RFID标签处在检测格的一侧,所述检测格另一侧的区域留给第二RFID标签。所述检测格处在光纤连接端口的上方,且呈长格状。多个光纤连接端口成排设置,对应多个光纤连接端口的多个检测格也成排设置。所述检测格连接结构为供插接或卡接的连接结构,所述检测格连接结构或与作为所述检测格的隔挡,或者,所述检测格连接结构与第二RFID标签或第二RFID标签载体连接后的组合部分作为所述检测格的隔挡,或者,第二RFID标签或第二RFID标签载体与检测格连接结构连接的部分在与检测格连接结构连接后作为所述检测格的隔挡,所述第一RFID标签处在检测格的远离该检测格连接结构的那一侧,所述检测格另一侧的区域留给第二RFID标签。本专利技术第五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用上述方法的RFID标签载体,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RFID标签载体的设置RFID标签的部分的大小能够使其能放到所述的检测格中,所述标签载体具有用于和检测格连接结构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标签载体还带有用于和所述光纤插头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检测格连接结构的连接关系为插接或卡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套在所述光纤插头上的环,所述标签载体还连接有绳环,所述绳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处在标签载体的一侧。由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能够使第一RFID标签和第二RFID标签配对,并提供不受干扰的对这两个标签同时读取的位置和环境,使得RFID标签能够被配对精确读取,从而保证光纤连接的准确性以及方便光纤连接准确性的检测,极大地减少了工作量,使RFID技术能够成功运用于光纤连接器领域;而且,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配对操作非常方便,且RFID标签读取与光纤接插连接互不干涉,对光纤连接器设备的传统管理没有影响。由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针对密集排列的UHF频段RFID标签,本专利技术通过限制读写器天线场图方式,使读写器的有效工作空间缩小,降低电磁场覆盖区域,使天线有效区域内刚好容下指定的标签,通过定向通讯实现标签的精确地有选择性的识读。进一步地,为了解决稳定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读写器天线实现了单向辐射,宽频带,低增益,单向辐射使读写器选择识讯识读标签时更具有针对性;宽的工作频带增强通讯稳定;低增益值以满足常规读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纤连接配对检测方法和系统

【技术保护点】
在对多路光纤进行接插连接的环境下对光纤连接配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采用RFID读写器精确读写RFID标签的方法,每次只读取两个并列在一起的RFID标签,其中的第一RFID标签是光纤连接端口这一侧的RFID标签,其中的第二RFID标签是与光纤连接端口连接的光纤插头这一侧的RFID标签;在光纤连接端口旁设置对应该光纤连接端口的检测位,第一RFID标签预先设置在检测位中,第二RFID标签在光纤插头插入光纤连接端口后再连接到检测位中,并与第一RFID标签并列,由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所述精确读写RFID标签;所述RFID读写器对第一RFID标签和第二RFID标签检测数据由本地处理或发往后台计算机进行处理,利用RFID标签信息将通过光纤插头和光纤连接端口进行连接的两路光纤进行配对检测;运用所述检测方法的光纤集线装置,包括多个光纤连接端口,所述光纤集线装置设有多个检测格,并在检测格边界具有隔挡,一个检测格对应一个光纤连接端口,检测格内设置有所述第一RFID标签;所述检测格上还具有用于连接第二RFID标签或第二RFID标签载体的检测格连接结构;所述检测格连接结构为供插接或卡接的连接结构,所述检测格连接结构作为所述检测格的隔挡,或者,所述检测格连接结构与第二RFID标签或第二RFID标签载体连接后的组合部分作为所述检测格的隔挡,或者,第二RFID标签或第二RFID标签载体与检测格连接结构连接的部分作为所述检测格的隔挡,所述第一RFID标签处在检测格的远离该检测格连接结构的那一侧,所述检测格另一侧的区域留给第二RFID标签;所述第一RFID标签嵌入在检测格的材料中。...

【技术特征摘要】
1.在对多路光纤进行接插连接的环境下对光纤连接配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采用RFID读写器精确读写RFID标签的方法,每次只读取两个并列在一起的RFID标签,其中的第一RFID标签是光纤连接端口这一侧的RFID标签,其中的第二RFID标签是与光纤连接端口连接的光纤插头这一侧的RFID标签;在光纤连接端口旁设置对应该光纤连接端口的检测位,第一RFID标签预先设置在检测位中,第二RFID标签在光纤插头插入光纤连接端口后再连接到检测位中,并与第一RFID标签并列,由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所述精确读写RFID标签;所述RFID读写器对第一RFID标签和第二RFID标签检测数据由本地处理或发往后台计算机进行处理,利用RFID标签信息将通过光纤插头和光纤连接端口进行连接的两路光纤进行配对检测;运用所述检测方法的光纤集线装置,包括多个光纤连接端口,所述光纤集线装置设有多个检测格,并在检测格边界具有隔挡,一个检测格对应一个光纤连接端口,检测格内设置有所述第一RFID标签;所述检测格上还具有用于连接第二RFID标签或第二RFID标签载体的检测格连接结构;所述检测格连接结构为供插接或卡接的连接结构,所述检测格连接结构作为所述检测格的隔挡,或者,所述检测格连接结构与第二RFID标签或第二RFID标签载体连接后的组合部分作为所述检测格的隔挡,或者,第二RFID标签或第二RFID标签载体与检测格连接结构连接的部分作为所述检测格的隔挡,所述第一RFID标签处在检测格的远离该检测格连接结构的那一侧,所述检测格另一侧的区域留给第二RFID标签;所述第一RFID标签嵌入在检测格的材料中。2.运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对光纤集线装置进行光纤连接配对检测的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磊潜金都娄茁松马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恒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