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线电力传送器的传输线圈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26539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9 20:30
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无线电力传送技术,并且更特别地,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电力传送器中安装无线地传送电力的传输线圈的方法。传输线圈模块包括:用于无线地传送电力的传输线圈;线圈架,其包括用于插入传输线圈的容纳部,用于包围容纳部的支承单元,以及形成在容纳部内部并且对应于传输线圈的内部形状的中央固定板;以及连接器,其用于将传输线圈电连接至控制电路板,并且支承单元和中央固定板彼此一体地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无线电力传送器的传输线圈模块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2月17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81030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阐述一样。
实施方式涉及无线电力传送技术,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在无线电力传送器中安装无线地传送电力的传输线圈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最近发展,出现了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无处不在的社会。为了使得能够访问信息共享设备并且被信息共享设备访问而不考虑时间或地点,需要在所有公共设施中安装包含具有通信功能的计算机芯片的传感器。因此,新出现了与向这些设备或传感器供应电力相关的问题。此外,随着诸如移动电话、蓝牙手机和诸如iPod的音乐播放器的便携式设备的种类迅速增加,对电池充电的任务需要用户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无线电力传送技术近来已经受到关注。无线电力传输(或无线能量传送)技术是使用磁场的感应原理将电力从传送器无线地传送至接收器的技术。自从19世纪以来,已经使用了使用电磁感应原理的电动机或变压器,并且自那时以来已经尝试通过发射诸如激光或无线电波的电磁波来传送电力的方法。经常使用的电动牙刷或一些无线剃刀实际上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充电。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的无线能量传送方法可以大致分为磁感应方法、电磁共振方法和使用短波射频的RF传输方法。磁感应方法是利用如下现象的技术:其中当两个线圈靠近彼此布置并且电流被施加到一个线圈时,产生磁通量以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电动势,并且磁感应的商业化在诸如移动电话的小设备领域进展迅速。磁感应方法可以传送最大几百千瓦(kW)的电力,并且可以具有高效率。然而,由于最大传送距离为1cm以下,因此设备需要通常位于充电器或底座附近。电磁共振方法具有使用电场或磁场,而不是使用电磁波、电流等的特征。电磁共振方法几乎不受电磁波的影响,并且因此对其他电子设备或人无害。相比之下,电磁共振方法可以在有限的距离和有限的空间中使用,并且其能量传送效率稍低。短波长无线电力传送方法(简称为RF传输方法)使用以无线电波形式直接传送和接收能量的方法。该技术是使用整流天线的RF型无线电力传送方法。“整流天线”是“天线”和“整流器”的复合体,并且是指将RF电力直接转换成直流(DC)电力的元件。也就是说,RF传输方法是将交流(AC)无线电波转换成DC无线电波并使用DC无线电波的技术。近来,随着RF传输的效率的提高,已经积极地进行了对RF传输的商业化的研究。这样的无线电力传送技术可以在除了移动行业之外的所有行业(例如IT、铁路和消费电子)中以各种方式使用。近来,为了提高放置在充电器座上的无线电力接收器的识别率,已经发售了其中安装有多个线圈的无线电力传送器。线圈需要位于适当的位置处,以便优化电力传输效率并且防止形成不能充电的死区。也就是说,包括在无线电力传送器中的线圈的布置和固定以及线圈和外围电路之间的电连接对于确定无线电力传送器的性能是重要的。然而,当在制造无线电力传送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而改变线圈的布置和固定以及与外围电路的电连接时,可能无法实现具有期望质量的无线电力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提出了用于解决上述相关技术的问题的实施方式,并且提供用于无线电力传送器的传输线圈模块。此外,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电力传送器的传输线圈模块,其可以由于将传输线圈以模块化装置安装在无线电力传送器中而保持所期望的质量。实施方式所要实现的技术目的不限于上述技术目的,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将清楚地理解其他未提及的技术目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传输线圈模块包括:用于无线地传送电力的传输线圈;线圈架,其包括用于插入传输线圈的容纳部,用于包围容纳部的支承单元,以及形成在容纳部内部并且对应于传输线圈的内部形状的中央固定板;以及连接器,其用于将传输线圈电连接至控制电路板,其中,支承单元和中央固定板彼此一体地形成。线圈架可以具有凹进的侧表面,并且连接器可以位于凹进的侧表面中。线圈架还可以包括形成在凹进的侧表面中的引线插入端子,以提供适配传输线圈的引线的空间。连接器可以通过使用激光的焊接连接至被适配在引线插入端子中的引线。传输线圈模块还可以包括:安装在传输线圈下方的屏蔽件;以及安装在屏蔽件下方的金属片,并且屏蔽件和金属片可以位于线圈架内部。屏蔽件可以为铁氧体片。金属片可以包括铝。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传输线圈模块包括:第一无线传输线圈;位于第一无线传输线圈下方并且在同一平面中彼此间隔开的第二无线传输线圈和第三无线传输线圈;线圈架,其包括用于插入第一无线传输线圈的第一容纳部,用于插入第二无线传输线圈的第二容纳部,用于插入第三无线传输线圈的第三容纳部,用于包围第一容纳部、第二容纳部和第三容纳部的支承单元,以及与第一无线传输线圈、第二无线传输线圈和第三无线传输线圈中的每一个的内部形状对应的第一中央固定板、第二中央固定板和第三中央固定板;以及连接器,其用于将第一无线传输线圈、第二无线传输线圈和第三无线传输线圈电连接至控制电路板,其中,支承单元、第一中央固定板、第二中央固定板和第三中央固定板彼此一体地形成。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一些,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实施方式的以下详细描可以得出和理解反映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的各种实施方式述被。附图说明提供附图以帮助理解实施方式,并且与详细描述一起提供实施方式。然而,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不限于特定的附图,并且各个附图中所示的特征可以彼此组合以构成新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以下附图详细描述布置和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无线电力传送器中的检测信号传输过程的图;图2是用于说明在WPC标准中定义的无线电力传送过程的状态转变图;图3是用于说明在PMA标准中定义的无线电力传送过程的状态转变图;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电磁感应型无线充电系统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传输线圈模块的结构的图;以及图6至图10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制造传输线圈模块的方法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应用了实施方式的装置和各种方法。本文中元件的后缀“模块”和“单元”是为了方便描述而使用的,并且因此可以互换使用,并且不具有任何可区分的含义或功能。在下面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理解,当每个元件被称为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间接地形成有在其间的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另外,还将理解,元件“上”或“下”可以表示元件的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在下面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为了便于描述,构成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无线传送电力的装置可以与无线电力传送器、无线电力传输装置、传输终端、传送器、传输装置、传输侧、无线电力传送装置等可互换使用。另外,为了便于描述,用于从无线电力传输装置无线地接收电力的装置可以与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无线电力接收器、接收器、接收终端、接收侧、接收装置等可互换使用。根据实施方式的传送器可以以垫、支架(cradle)、接入点(AP)、小型基站或台(stand)的形式配置,并且可以是天花板安装型或壁安装型。一个传送器可以向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装置传送电力。为此,传送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线电力传送单元。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无线电力传送器的传输线圈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输线圈模块,包括:用于无线地传送电力的传输线圈;线圈架,其包括:用于插入所述传输线圈的容纳部;用于包围所述容纳部的支承单元;以及形成在所述容纳部内部并且对应于所述传输线圈的内部形状的中央固定板;以及连接器,其用于将所述传输线圈电连接至控制电路板,其中,所述支承单元和所述中央固定板彼此一体地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17 KR 10-2015-01810301.一种传输线圈模块,包括:用于无线地传送电力的传输线圈;线圈架,其包括:用于插入所述传输线圈的容纳部;用于包围所述容纳部的支承单元;以及形成在所述容纳部内部并且对应于所述传输线圈的内部形状的中央固定板;以及连接器,其用于将所述传输线圈电连接至控制电路板,其中,所述支承单元和所述中央固定板彼此一体地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线圈架具有凹进的侧表面,并且其中,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凹进的侧表面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线圈模块,其中,所述线圈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凹进的侧表面中的引线插入端子,以提供适配所述传输线圈的引线的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线圈模块,其中,所述连接器通过使用激光的焊接连接至被适配在所述引线插入端子中的所述引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线圈模块,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传输线圈下方的屏蔽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屏蔽件下方的金属片,其中,所述屏蔽件和所述金属片位于所述线圈架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线圈模块,其中,所述屏蔽件为铁氧体片。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线圈模块,其中,所述金属片包括铝。8.一种传输线圈模块,包括:第一无线传输线圈;位于所述第一无线传输线圈下方并且在同一平面中彼此间隔开的第二无线传输线圈和第三无线传输线圈;线圈架,其包括:用于插入所述第一无线传输线圈的第一容纳部;用于插入所述第二无线传输线圈的第二容纳部;用于插入所述第三无线传输线圈的第三容纳部;用于包围所述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二容纳部和所述第三容纳部的支承单元;以及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成炫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