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导光管安装结构的收发器屏蔽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2138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9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导光管安装结构的收发器屏蔽外壳,包括屏蔽外壳和导光管,屏蔽外壳与导光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片,屏蔽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前端设置有向上的第一翻折支撑片,开口的后端向上设置有与第一翻折支撑片位置向对应的第二翻折支撑片,第一翻折支撑片和第二翻折支撑片上均对应插接有固定座,导光管依次贯穿固定座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翻折支撑片和第二翻折支撑片上均对应插接有固定座,导光管依次贯穿固定座设置,结构简单,组装和拆卸方便,第一翻折支撑片和第二翻折支撑片主要是采用冲压错位落料的方式而形成的翻边结构,节省原材料的接触上,提升了屏蔽外壳空间的利用率。

Transceiver shielding housing with light guide tube mount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ceiver shielding light pipe mounting structure with a guide, including shielding shell and light pipe, and a shielding shell guide fin tube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hield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opening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to the first folding support pieces, opening to the back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olding support position to the corresponding second fold supporting piece, the first folding support plate and second folding supporting plate are correspondingly inserted with a fixed seat, light guide tube through the fixed seat s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in the first fold and second fold support plate supporting plate are correspondingly inserted with a fixed seat, light guide tube through the fixed seat set,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flanging structure first fold the support plate and second folding supporting sheet is mainly used in stamping finished down the way of feeding and saving raw material contact,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shielded enclosure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导光管安装结构的收发器屏蔽外壳
本技术涉及收发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导光管安装结构的收发器屏蔽外壳。
技术介绍
QSFP(QuadSmallForm-factorPluggable)又叫四通道SFP接口(QSFP)。QSFP是为了满足市场对更高密度的高速可插拔解决方案的需求而诞生的。QSFP高速信号电连接器广泛用于通讯、存储、数据传输等面。其可以作为一种光纤解决方案,并且速度和密度均优于4通道CX4接口。由于可在XFP相同的端口体积下以每通道10Gbps的速度支持四个通道的数据传输,所以QSFP的密度可以达到XFP产品的4倍,SFP+产品的3倍。具有4通道且密度比CX4高的QSFP接口已经被InfiniBand标准所采用.这种4通道的可插拔接口传输速率达到了40Gbps。很多XFP中成熟的关键技术都应用到了该设计中。收发器模块用于为通信设备例如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和其他例如计算机系统等的电子模块或者电子系统提供双向连接。支持光纤和铜基收发器的热插拔小封装模块(QSFP/QSFP+)标准包括减少尺寸以获得更高端口密度的收发器的规范。现有技术中的收发器模块,一般会在其屏蔽外壳设置额外的扣件,通过扣件对导光管进行安装固定,这样的结构设置,生产工序比较复杂,组装复杂,拆卸不便。再者,散热板与导光管的结构位置设置不够合理,难以保证光源畅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导光管安装结构的收发器屏蔽外壳,将导光管通过固定座以插入的方式固定在屏蔽外壳的翻折片上,安装、拆卸方便,也节省原材料,另外,也有效解决了散热板与导光管的结构关系,最大限度保证光源畅通。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导光管安装结构的收发器屏蔽外壳,包括屏蔽外壳和导光管,所述屏蔽外壳与导光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所述屏蔽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前端设置有向上的第一翻折支撑片,所述开口的后端向上设置有与第一翻折支撑片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翻折支撑片,所述第一翻折支撑片和第二翻折支撑片均贯穿散热片,所述第一翻折支撑片和第二翻折支撑片上均对应插接有固定座,所述导光管依次贯穿固定座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翻折支撑片和第二翻折支撑片上均包括支撑段以及设置在支撑段上方的两个穿插部,两个所述穿插部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容纳两根以上导光管的距离。每个所述固定座上均设置有供两个穿插部插入的插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段的最高面高于散热片的上表面。这样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当固定座插入对应的支撑段后,确保固定座能够高于散热片的上表面,从而确保贯穿在固定座上的导光管底部与散热片的上表面存在空间,确保光源畅通未被阻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片的上表面平行设置有4列散热凸台组,每列所述散热凸台组均由相等数量的若干散热凸台个体组成,所述4列散热凸台组分别为第一列散热凸台组、第二列散热凸台组、第三列散热凸台组与第四列散热凸台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翻折支撑片和第二翻折支撑片均贯穿散热片并且延伸至与散热凸台个体的高度相对应。这样的结构设置,为了避免第一翻折支撑片和第二翻折支撑片设置高于散热凸台个体导致收发器的整体厚度增加,影响后期应用到产品中的正常安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列散热凸台组与第二列散热凸台组之间构成第一导光管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列散热凸台组与第三列散热凸台组之间构成第二导光管容纳空间;所述第三列散热凸台组与第四列散热凸台组之间构成第三导光管容纳空间。这种结构设置,是充分利用结构空间,一方面,采用带散热凸台组的散热片,一方面保证了散热的良好功能,另一方面,散热凸台组采用平行的方式设置后,根据相邻两散热凸台组之间的空间设置为导光管的收容空间,空间利用率高,无需增加收发器的厚度,并且,确保光源畅通未被阻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的宽度设置为与相邻两散热凸台个体之间相隔的间距相匹配。这样的结构设置,固定座在插接到第一翻折支撑片和第二翻折支撑片的同时,也能符合相邻两散热凸台个体之间的相隔距离,从而可以嵌入到相邻散热凸台个体形成的间隔空间内而不高于散热凸台个体,不会增加收发器的整体厚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上横向排列设置有4个供导光管贯穿的通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光管容纳空间与第三导光管容纳空间均设置为容纳一根导光管;所述第二导光管容纳空间设置为容纳一根或者两根同类型导光管。这样的结构设置,可因应实际产品所需决定放置3种不同类型的导光管,其中第一导光管容纳和第三导光管容纳空间仅可放置一根同类型或者不同类型的导光管;第二导光管容纳空间可以放置1根或者2根导光管,若放置2根导光管的情况,该2根导光管必须为同类型导光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屏蔽外壳的前端设置为模块接纳口,所述模块接纳口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均围绕设置有弹簧针组件。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收发器模块可以从模块接纳口进入到屏蔽外壳的内部。所述屏蔽外壳的左侧面、右侧面及后端面均向下延伸设置有安装卡脚,用以将组装好的收发器固定安装到相应的位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翻折支撑片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向下翻折的止位片,这样的结构设置主要是为了在公头插入到收发器屏蔽外壳时提供止位的作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屏蔽外壳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压片,所述固定压片的上端延伸设置有压住散热片上表面的折弯部,所述屏蔽外壳的左右两侧与固定压片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扣住固定压片的外凸扣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屏蔽外壳的上表面设置第一翻折支撑片和第二翻折支撑片,在第一翻折支撑片和第二翻折支撑片上均对应插接有固定座,导光管依次贯穿固定座设置,结构简单,组装和拆卸方便,第一翻折支撑片和第二翻折支撑片主要是采用冲压错位落料的方式而形成的翻边结构,节省原材料的接触上,提升了屏蔽外壳空间的利用率;第二、通过设置带散热凸台组的散热片,相邻散热凸台组之间形成导光管容纳空间,导光管可嵌设在导光管容纳空间内,空间利用率高,无需增加收发器的厚度,并且,确保光源畅通未被阻挡。第三、设置第一导光管容纳空间、第二导光管容纳空间、第三导光管容纳空间,可同时适配三种不同类型的导光管,提升了互配性和兼容性,节省了开发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结构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1的分拆视图。图3是屏蔽外壳的立体视图。图4是屏蔽外壳与导光管的组装侧视图。图5是图4中的A-A角度剖视图。图6是图4中的B-B角度剖视图。图7是屏蔽外壳在冲压错位落料后的未加工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实施方式2的整体视图。图9是实施方式3的整体视图。其中:屏蔽外壳-1导光管-2散热片-3模块接纳口-4固定压片-5弹簧针组件-6外凸扣件-7安装卡脚-8固定座-9第二翻折支撑片-10散热凸台个体-11第一翻折支撑片-12支撑段-13穿插部-14止位片-15开口-16插槽-17收发器模块-18第一导光管容纳空间-19第二导光管容纳空间-20第三导光管容纳空间-21第一列散热凸台组-22第二列散热凸台组-23第三列散热凸台组-24第四列散热凸台组-25折弯部-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参照图1、图2、图5、图6所示,一种带导光管安装结构的收发器屏蔽外壳,包括屏蔽外壳1和导光管2,屏蔽外壳1与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导光管安装结构的收发器屏蔽外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导光管安装结构的收发器屏蔽外壳,包括屏蔽外壳(1)和导光管(2),所述屏蔽外壳(1)与导光管(2)之间设置有散热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1)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16),所述开口(16)的前端设置有向上的第一翻折支撑片(12),所述开口(16)的后端向上设置有与第一翻折支撑片(12)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翻折支撑片(10),所述第一翻折支撑片(12)和第二翻折支撑片(10)均贯穿散热片(3),所述第一翻折支撑片(12)和第二翻折支撑片(10)上均对应插接有固定座(9),所述导光管(2)依次贯穿固定座(9)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导光管安装结构的收发器屏蔽外壳,包括屏蔽外壳(1)和导光管(2),所述屏蔽外壳(1)与导光管(2)之间设置有散热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1)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16),所述开口(16)的前端设置有向上的第一翻折支撑片(12),所述开口(16)的后端向上设置有与第一翻折支撑片(12)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翻折支撑片(10),所述第一翻折支撑片(12)和第二翻折支撑片(10)均贯穿散热片(3),所述第一翻折支撑片(12)和第二翻折支撑片(10)上均对应插接有固定座(9),所述导光管(2)依次贯穿固定座(9)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光管安装结构的收发器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支撑片(12)和第二翻折支撑片(10)上均包括支撑段(13)以及设置在支撑段(13)上方的两个穿插部(14),两个所述穿插部(14)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容纳两根以上导光管的距离;每个所述固定座(9)上均设置有供两个穿插部(14)插入的插槽(17);所述支撑段(13)的最高面高于散热片(3)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导光管安装结构的收发器屏蔽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3)的上表面平行设置有4列散热凸台组,所述4列散热凸台组分别为第一列散热凸台组(22)、第二列散热凸台组(23)、第三列散热凸台组(24)与第四列散热凸台组(25);每列所述散热凸台组均由相等数量的若干散热凸台个体(11)组成;所述第一翻折支撑片(12)和第二翻折支撑片(10)均贯穿散热片(3)并且延伸至与散热凸台个体(11)的高度相对应;所述第一列散热凸台组(22)与第二列散热凸台组(23)之间构成第一导光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宋璐刘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