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及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1363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8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其包括该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以及具有该汽车车身后部结构的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包括主体以及形成于主体的一侧并相对于主体外倾的限位块,在主体上形成有安装过孔、以及对应于安装过孔并于主体另一侧延伸设置的凸台,安装过孔贯穿凸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通过在主体上对应于安装过孔的位置设置凸台,实际使用时凸台端面与尾灯座板接触配合,以构成对后保险杠总成与尾灯座板之间的密封,可解决漏水试验过程中以及长时间淋雨后出现的漏水问题。

Automobile rear threshold position shock-absorbing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body rear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ar seat threshold shock absorption structure of an automobile, comprising a rear body structure of a car body with a rear seat threshold shock-absorbing structure, and a vehicle with the rear structure of the automobil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car back limit damping structure, including one main body and formed in the main body and camber limiting block relative to the mounting hole,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mounting hole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ain and extension convex set is formed on the body, mounting holes through the convex set. The utility model car back limit damping structure, the main corresponding to the location of convex mounting holes, the actual use and the convex end face of the rear light base plate contact with the seal between the form of the rear bumper and taillight assembly base plate, which can solve the Water Leakage test process and long time after the rain the Water Leakage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及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后背门减震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装设该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以及一种具有该汽车车身后部结构的汽车。
技术介绍
在具有上掀式后背门的汽车车身后部,位于后背门下部两侧结构均为:尾灯座板、后保险杠总成和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三者依次层叠相连,再由穿设三者的螺栓加以固定。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在进行车辆漏水试验以及长时间淋雨后,水流容易沿后保险杠总成和尾灯座板之间的间隙、经用以穿设螺栓的螺栓过孔后流入驾驶舱内部,造成驾驶舱积水。2、由于后保险杠总成上的螺栓过孔半径较螺栓半径大1.5mm,且该螺栓过孔受注塑出模角度影响为锥形,该螺栓过孔半径较大的一端的尺寸较螺栓半径大2mm,形成近似悬空的结构,因而导致在旋紧螺栓的过程中,以及在反复拆装螺栓的过程中,造成尾灯座板形成有螺栓过孔处的钣金发生向悬空部位的形变,甚至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以解决汽车车身后部的漏水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包括结构本体,该结构本体包括:主体,在所述主体上设有安装过孔,且在所述主体的一侧形成有相对于所述主体外倾布置的限位块;凸台,对应于所述安装过孔设于所述主体上,并相对于所述限位块向所述主体的另一侧延伸,所述安装过孔贯穿所述凸台。进一步地,在所述凸台端部的边沿形成有向所述凸台的外侧延伸布置的唇边。进一步地,相对于所述凸台在所述主体另一侧端面上,于所述安装过孔的端口处形成有沉槽。进一步地,在所述主体和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连接加强筋体。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本体由橡胶制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通过在主体上对应于安装过孔的位置设置凸台,实际使用时凸台端面与尾灯座板接触配合形成密封结构,以对后保险杠总成与尾灯座板之间进行密封,可解决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在漏水试验过程中以及长时间淋雨后出现的漏水问题。(2)设置唇边提高凸台的密封性能,进一步防止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出现漏水问题。(3)沉槽可减薄主体上形成有安装过孔处的主体厚度,安装方便。(4)连接加强筋体可提高主体和限位块连接的结构强度。(5)橡胶具有弹性,密封性能较好,可提高结构本体的防水能力。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包括相叠置的尾灯座板和后保险杠总成,以及上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在所述后保险杠总成上设有供所述凸台插入、以使所述凸台的端部抵置于所述尾灯座板上的通孔,在所述尾灯座板上对应于所述安装过孔形成有连接孔;还包括穿置于所述安装过孔和所述连接孔内,以使所述结构本体、所述后保险杠总成及所述尾灯座板紧固于一起的紧固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后保险杠总成固连于所述尾灯座板另一侧的螺母,以及穿设于所述安装过孔和所述连接孔内、并与所述螺母螺接的螺栓。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端部尺寸大于所述螺母与所述尾灯座板相连一端的尺寸。进一步地,在所述螺栓上套装有抵置于所述螺栓与所述主体之间的弹簧垫圈和平垫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与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2)紧固装置设为螺栓以及与螺栓相连接的螺母,结构简单。(3)凸台端部尺寸大于螺母与尾灯座板连接一端的尺寸,可避免尾灯座板上形成有连接孔的位置发生形变或开裂。(4)设置平垫圈可防止螺栓旋紧过程中对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造成磨损,弹簧垫圈可防止螺栓松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包括车身,该车身具有如上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本技术的汽车与汽车车身后部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应用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101-安装过孔,102-沉槽,103-密封唇边,2-限位块,201-限位块唇边,3-凸台,301-唇边,4-连接加强筋体,5-尾灯座板,501-连接孔,6-后保险杠总成,601-通孔,7-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701-骨架,8-紧固组件,801-螺母,802-平垫圈,803-弹簧垫圈,804-螺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主要包括结构本体,该结构本体包括主体1,于主体1上形成有安装过孔101,还包括形成于主体1的一侧并相对于主体1外倾布置的限位块2,以及相对于限位块2形成于主体1另一侧的、对应于安装过孔101设置的凸台3,安装过孔101贯穿凸台3而设置。本实施例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7,适合应用于具有上掀式后背门的车辆,结合图3所示,其通过在主体1上对应于安装过孔101的位置设置凸台3,实际使用时凸台3端面与尾灯座板5接触配合形成密封结构,以对后保险杠总成6与尾灯座板5之间进行密封,可解决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在漏水试验过程中以及长时间淋雨后出现的漏水问题。本实施例中,安装过孔101的数量为两个,其可方便与现有的尾灯座板5和后保险杠总成6配合,安装过孔101数量除了可为两个,还可为便于与尾灯座板5和后保险杠总成6配合的其他数量,如其可为一个、三个等。除此之外,凸台3的横截面上呈圆环形,使得凸台3既可与形成于后保险杠总成6上的螺栓804过孔配合形成密封,且内部可与螺栓804直径相配合,防水效果较好。凸台3除了可呈圆环形,其还可呈便于提高凸台3防水性能的其他形状。为了进一步提高凸台3的防水性能,在凸台3端部的边沿形成有向凸台3的外侧延伸布置的唇边301,使得凸台3与尾灯座板5之间连接时,唇边301先与尾灯座板5接触形成环状密封,可提高密封效果。而为了提高本结构主体1的防水形能,在主体1的边缘形成有向凸台3一侧延伸设置的密封唇边103,并且在限位块2的边缘,相对于主体1,形成有向另一侧延伸设置的限位块唇边201,当然还可不设置密封唇边103和限位块唇边201,只是如此结构主体1防水性能相对较差。此外,相对于凸台3,在主体1另一侧端面上,于安装过孔101的端口处形成有沉槽102,可减薄主体1上形成有安装过孔101处的主体1厚度,安装方便。当然,还可不设置沉槽102,只是如此主体1厚度尺寸较大,安装不方便。另外,在主体1和限位块2之间设有连接加强筋体4,以可提高主体1与限位块2连接的结构强度,连接加强筋体4具体设置于两个安装过孔101之间,其横截面近似梯形,如此使得主体1与限位块2连接的结构强度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及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包括结构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结构本体包括:主体(1),在所述主体(1)上设有安装过孔(101),且在所述主体(1)的一侧形成有相对于所述主体(1)外倾布置的限位块(2);凸台(3),对应于所述安装过孔(101)设于所述主体(1)上,并相对于所述限位块(2)向所述主体(1)的另一侧延伸,所述安装过孔(101)贯穿所述凸台(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包括结构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结构本体包括:主体(1),在所述主体(1)上设有安装过孔(101),且在所述主体(1)的一侧形成有相对于所述主体(1)外倾布置的限位块(2);凸台(3),对应于所述安装过孔(101)设于所述主体(1)上,并相对于所述限位块(2)向所述主体(1)的另一侧延伸,所述安装过孔(101)贯穿所述凸台(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台(3)端部的边沿形成有向所述凸台(3)的外侧延伸布置的唇边(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凸台(3)在所述主体(1)另一侧端面上,于所述安装过孔(101)的端口处形成有沉槽(1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1)和所述限位块(2)之间设有连接加强筋体(4)。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由橡胶制成。6.一种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叠置的尾灯座板(5)和后保险杠总成(6),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背门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计晨贺志杰赵会朋申力伟李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