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耦合系统以及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9271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0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感耦合系统以及通信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信号传输特性的恶化的电感耦合系统以及通信系统。根据实施方式,电感耦合系统具备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上述第一电感器具有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开环状的第一布线图案。上述第二电感器具有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开环状的第二布线图案,上述第二电感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电感耦合。上述第二布线图案的宽度比上述第一布线图案的宽度窄。

Inductive coupling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 to inductively coupled system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ductive coupling system and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apable of inhibiting deterioration of signal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mbodiment, the inductive coupling system has a first inductor and a second inductor. The first inductor has an open loop first wiring pattern disposed on the first substrate. The second inductor has an open loop second wiring pattern disposed on the second substrate, and the second inductor is inductively coupled with the first inductor. The width of the second wiring pattern is narrow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first wiring patte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感耦合系统以及通信系统关联申请本申请享受以日本专利申请2015-2089752号(申请日:2015年10月23日)为基础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基础申请而包含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感耦合系统以及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将基板彼此之间或模块彼此之间等电连接,使用了非接触的电感耦合。作为使用电感耦合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已知有具备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的系统,该发送电路经由发送电感器发送信号,该接收电路经由与发送电感器电感耦合的接收电感器接收信号。为了使该通信系统小型化,需要减小发送电感器以及接收电感器的外形尺寸。但是,它们的外形尺寸越小,越容易受到发送电感器与接收电感器的对位偏差的影响。若产生对位偏差,则信号传输特性恶化,不能高效地传输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能够抑制信号传输特性的恶化的电感耦合系统以及通信系统。本实施方式的电感耦合系统具备:第一电感器,具有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开环状的第一布线图案;以及第二电感器,具有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开环状的第二布线图案,上述第二电感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相面对地电感耦合;上述第二布线图案的宽度比上述第一布线图案的宽度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感耦合系统,具备:第一电感器,具有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开环状的第一布线图案;以及第二电感器,具有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开环状的第二布线图案,上述第二电感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相面对地电感耦合;由上述第二布线图案包围的区域的面积比由上述第一布线图案包围的区域的面积窄。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概略的结构的框图。图2A是概略地表示发送电感器以及接收电感器的周边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B是靠近配置的发送电感器与接收电感器的、沿图2A的A-A线的纵剖面图。图2C是图2B的发送电感器与接收电感器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通信系统的时序图。图4A是表示比较例的发送电感器以及接收电感器的最佳位置的配置的俯视图。图4B是表示存在比较例的发送电感器以及接收电感器的对位偏差的情况下的配置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相面对的发送电感器以及接收电感器的配置的俯视图。图6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感耦合系统的结构的图。图8是概略地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发送电感器以及接收电感器的周边的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概略地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发送电感器的周边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概略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发送电感器的周边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概略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其他发送电感器的周边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些实施方式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在本说明书所添附的附图中,为了便于图示与理解,将比例尺以及纵横的尺寸比等与实物的尺寸相比适当地进行了变更而使其更夸张。(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概略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具备发送机10和接收机20。发送机10与接收机20进行使用了电感耦合的非接触通信。发送机10具有作为电感耦合元件的发送电感器(第一电感器)L1、一对第一传送线路TL1、TL1、以及发送电路11。能够作为模块而构成发送机10。第一传送线路TL1、TL1例如包含微带线等,第一传送线路TL1、TL1的一端与发送电路11连接。第一传送线路TL1、TL1的另一端与发送电感器L1连接。也就是说,发送电路11与发送电感器L1经由第一传送线路TL1、TL1而连接。发送电路11经由第一传送线路TL1、TL1以及发送电感器L1,向接收机20的接收电路21发送与发送的发送信号Stx相应的信号。接收机20具有作为电感耦合元件的接收电感器(第二电感器)L2、一对第二传送线路TL2、TL2、以及接收电路21。也能够作为模块而构成接收机20。接收电感器L2与发送电感器L1电感耦合(AC耦合)。将发送电感器L1与接收电感器L2合并称作电感耦合系统100。第二传送线路TL2、TL2例如包含微带线等,第二传送线路TL2、TL2的一端与接收电路21连接。第二传送线路TL2、TL2的另一端与接收电感器L2连接。也就是说,接收电路21与接收电感器L2经由第二传送线路TL2、TL2而连接。接收电路21经由接收电感器L2与第二传送线路TL2、TL2,接收与发送的信号相应的接收信号Srx。图2A是概略地表示发送电感器L1以及接收电感器L2的周边的结构的立体图。发送电感器L1设置在第一基板12上。虽然省略图示,但第一传送线路TL1、TL1以及发送电路11也设置在第一基板12上。接收电感器L2设置在第二基板22上。虽然省略图示,但第二传送线路TL2、TL2以及接收电路21也设置在第二基板22上。发送电感器L1是平面状的电感器,具有设置在第一基板12上的开环状的第一布线图案13。即,第一布线图案13成为局部形成有切口的圆形环状的图案。在第一布线图案13的一端连接有作为一方的第一传送线路TL1发挥功能的引出布线14,在第一布线图案13的另一端连接有作为另一方的第一传送线路TL1发挥功能的引出布线15。接收电感器L2是平面状的电感器,具有设置在第二基板22上的开环状的第二布线图案23。即,第二布线图案23成为局部形成有切口的圆形环状的图案。在第二布线图案23的一端连接有作为一方的第二传送线路TL2发挥功能的引出布线24,在第二布线图案23的另一端连接有作为另一方的第二传送线路TL2发挥功能的引出布线25。第二布线图案23的宽度W2比第一布线图案13的宽度W1窄。宽度W2例如也可以是0.1mm~1mm。宽度W1例如也可以比宽度W2的4倍小。在俯视时,第一布线图案13的形状与第二布线图案23的形状相似。将第一布线图案13的内径与第二布线图案23的内径设定为,在俯视时,当使第一布线图案13的环的中心与第二布线图案23的环的中心配置为一致时,第一布线图案13与第二布线图案23除切口以外重叠。第一布线图案13的内径也可以是例如几mm。此外,内径表示第一以及第二布线图案13、23的内侧的直径(最内周的直径)。第一布线图案13以及第二布线图案23例如由铜等金属的薄膜构成。第一布线图案13以及第二布线图案23能够使用公知的印刷基板的制造方法来形成。发送机10与接收机20靠近地配置,以便在在进行通信时,发送电感器L1与接收电感器L2相面对地靠近。即,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22相面对地配置。例如,在发送机10与接收机20的壳体分别设有定位部件(未图示)。作为定位部件,例如也可以在一方的壳体设有突起,在另一方的壳体设有与突起嵌合的孔。通过使这些定位部件彼此嵌合,能够进行第一布线图案13与第二布线图案23的定位。图2B是靠近配置的发送电感器L1与接收电感器L2的、沿图2A的A-A线的纵剖面图。第一布线图案13与第二布线图案23的距离d例如为几百μm。也可以在第一布线图案13与第二布线图案23之间夹设有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等构成的片材。图2C是图2B的发送电感器L1与接收电感器L2的俯视图。在图2C中,省略了第一基板12与第二基板22的图示。以上那样配置,通过向发送电感器L1流入交流电流,由此在发送电感器L1产生随时间变化的磁力线,该磁力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感耦合系统以及通信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感耦合系统,其中,具备:第一电感器,具有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开环状的第一布线图案;以及第二电感器,具有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开环状的第二布线图案,上述第二电感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电感耦合;上述第二布线图案的宽度比上述第一布线图案的宽度窄。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23 JP 2015-2089751.一种电感耦合系统,其中,具备:第一电感器,具有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开环状的第一布线图案;以及第二电感器,具有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开环状的第二布线图案,上述第二电感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电感耦合;上述第二布线图案的宽度比上述第一布线图案的宽度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耦合系统,其中,具备贯通上述第一布线图案的环内以及上述第二布线图案的环内的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耦合系统,其中,上述第一电感器具有在上述第一布线图案的环内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的金属图案。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耦合系统,其中,上述第一电感器具有开环状的追加布线图案,该追加布线图案设置于层叠在上述第一布线图案上的追加基板上,上述追加布线图案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布线图案的一端电连接,以使流经上述第一布线图案的电流的方向与流经上述追加布线图案的电流的方向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感耦合系统,其中,上述第一电感器具有隔着上述第一基板而与上述第一布线图案相面对的金属图案。6.一种通信系统,其中,具备: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耦合系统;发送电路,经由上述第一电感器发送信号;以及接收电路,经由上述第二电感器接收信号。7.一种电感耦合系统,其中,具备:第一电感器,具有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开环状的第一布线图案;以及第二电感器,具有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开环状的第二布线图案,上述第二电感器与上述第一电感器电感耦合;由上述第二布线图案包围的区域的面积比由上述第一布线图案包围的区域的面积小。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耦合系统,其中,具备贯通上述第一布线图案的环内以及上述第二布线图案的环内的芯。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感耦合系统,其中,上述第一电感器具有在上述第一布线图案的环内设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上的金属图案。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耦合系统,其中,上述第一电感器具有开环状的追加布线图案,该追加布线图案设置于层叠在上述第一布线图案上的追加基板上,上述追加布线图案的一端与上述第一布线图案的一端电连接,以使流经上述第一布线图案的电流的方向与流经上述追加布线图案的电流的方向相等。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感耦合系统,其中,上述第一电感器具有隔着上述第一基板而与上述第一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雅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