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比例海藻酸铜纤维混纺纱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8420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比例海藻酸铜纤维混纺纱及制备方法,属于制造纱线的工艺技术领域。由海藻酸铜纤维、羊毛、腈纶纤维、导电纤维混纺而成,且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海藻酸铜纤维 30~60%,羊毛20~49%,导电纤维1~8%,腈纶纤维 0~40%。将本申请应用于海藻酸铜纤维的混纺纱制备,具有工艺流程短、加工成本低、抗静电性能和抑菌性俱佳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比例海藻酸铜纤维混纺纱及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比例海藻酸铜纤维混纺纱及制备方法,属于制造纱线的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与身体保健的需要,目前消费市场对功能性轻薄保暖材料有着极强的需求欲望。市场上常见的高档保暖纤维为羊毛及羊绒纤维,因具有良好的纤维弹性、保暖性,且吸湿性强的优点。面料主要以羊毛纯纺或羊毛与腈纶或粘胶的混纺产品为主,然而产品容易出现虫蛀、起毛起球、易变形、有静电积累等缺陷,影响产品品质。海藻酸铜纤维是以海藻酸钠为原料,通过离子交换功能,与金属离子Cu2+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得的一种生物质纤维材料,吸湿能力强,具有优越的抗菌抑菌和保暖性能,与羊毛纤维混纺能显著提升羊毛制品的抗虫蛀与保暖性能,从而实现产品的轻薄化。腈纶纤维具有超羊毛的弹性与保暖性,且强度比羊毛高,耐晒性能优良。腈纶面料做成的产品手感柔软,一般都不怕酸的侵袭,耐酸、耐氧化剂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性能非常优良,但吸湿性差、易起毛起球。羊毛及腈纶纤维混纺过程易产生黏附机件,造成缠胶辊,断头多等问题,导电纤维的加入可改性纤维条加工过程静电积累现象,提升产品的抗静电功能。目前市场上未见海藻酸铜、羊毛、腈纶、导电纤维的混纺产品。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目的是提供一种海藻酸铜、羊毛、腈纶、导电纤维混纺纱及制备方法,通过选择棉纺工序将海藻酸铜纤维与导电纤维引入羊毛制品的加工,利用原料优势互补与成纱工艺结合,提升产品的抗菌抑菌、抗静电、抗起毛起球、及保暖特性,适用于高档大衣、毛衫、保健袜及护膝等产品的开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海藻酸铜混纺纱,由海藻酸铜纤维、羊毛、腈纶纤维、导电纤维混纺而成,且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海藻酸铜纤维30~60%,羊毛20~65%,导电纤维1~8%,腈纶纤维0~40%。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电纤维为导电涤纶或锦纶短纤维。所述的海藻酸铜纤维通过平滑剂和柔软剂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混纺,平滑剂和柔软剂按油水比1:5~1:10进行稀释,且平滑剂和柔软剂添加量均为海藻酸铜纤维质量的0.5~1.5%。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特征海藻酸铜混纺纱的生产工艺流程,具体如下:其中,所述的单合毛工序中,采用合毛机进行原料的预混和预开松处理,海藻酸铜纤维预混过程加入平滑剂和柔软剂,平滑剂有助于降低海藻酸铜纤维表面摩擦系数,降低成纱过程因摩擦力过大导致的损伤,柔软剂有助于改善海藻酸铜模量过高的、易脆断的问题;平滑剂和柔软剂的用量均为原料质量的0.5~1.5%,平滑剂和柔软剂按油水比1:5~1:10进行稀释,后在单合毛过程进行在线喷洒,并将完成单合毛工序的海藻酸铜纤维放置24h;所述的混合毛工序中,羊毛、腈纶、导电纤维混合过程加入混合毛油剂,混合毛油剂的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3%,混合毛油剂按油水比为1:2~1:8进行稀释,后在混合毛过程进行在线喷洒,并将完成混合毛工序的混合纤维放置24h。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的拉断工序为:采用毛条拉断机对羊毛纤维条进行拉断处理,以便为后续合毛做准备,喂入根数8-12根,喂入速度4-6m/min。所述的开清棉工序:主要是对混合纤维进行均匀混合、去除纤维的硬并丝、少量草杂为目的,各打手速度控制在400-620r/min。所述的梳棉工序:采用可控式半握持刺辊开松,选用大角度的新型防粘针布,锡林与盖板隔距偏大控制,以提高纤维的转移效率,防止绕锡林,锡林转速为300~350r/min,刺辊转速为600‐680r/min。所述的并条工序:采用三道并条工序,头道、二道并条采用6~8根并合,总牵伸倍数控制在6-8倍;三道并条采用8根并合,总牵伸倍数控制在4-6倍。所述的粗纱工序:采用偏大加压和大隔距、低张力、慢速度的工艺原则,并适当提高捻系数,控制总牵伸倍数6‐8倍,捻系数比常规纯棉纺针织纱捻系数高6‐12%。所述的细纱工序:采用紧密纺、紧密赛络纺、紧密赛络低扭矩环锭纺工艺的任一种,均采用采用聚氨酯胶辊。所述的络筒工序:采用光电清纱,气动捻结,络筒速度900~1400m/min。纱线制成股线后,采用双螺纹组织获得针织毛衫产品,该针织毛衫产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99.99%,单纱强力10.2-18.5cN/tex,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11.2-16.5%,抗起毛起球等级在3级以上,红外辐照升温速率﹥0.19℃/s。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申请所提供的海藻酸铜混纺纱的加工过程中,通过海藻酸铜纤维的单合毛预处理,以及羊毛纤维、腈纶纤维和导电纤维的混合毛预处理,再将上述预处理后的海藻酸铜、羊毛纤维、腈纶纤维和导电纤维混合物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形成海藻酸铜混纺纱,从而实现了以棉纺工艺流程纺制羊毛混纺制品的目的,较毛纺工艺流程短,降低了生产费用,提升了毛纱的加工效率,并拓展了纱线可纺支数,实现细支羊毛纱加工,也可根据产品开发需要选用单纱或股线进行面料加工。2)本申请中,海藻酸铜纤维具有很好的抑菌性,导电纤维则很好的缓解了羊毛纤维易产生静电等缺陷,所提供的混纺纱线通过海藻酸铜纤维和导电纤维的加入,提升了羊毛混纺制品的保暖性、抗静电性及抗菌抑菌性能。3)在成纱过程中,本申请利用集聚纺纱原理,开发海藻酸铜、羊毛、腈纶、导电纤维混纺纱,提升了产品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使其抗起毛起球性能达到3级以上,高挡,保暖为特征,适用于高档大衣、毛衫、保健袜及护膝等产品的开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不含腈纶纤维混纺纱的不同配比试验(以18.2tex混纺纱为例)以海藻酸铜纤维、羊毛、导电涤纶纤维作为原料,原料配比参见表1所示。表1混纺纱原料的配比构成表分别将如表1所示比例配料的海藻酸铜纤维进行单合毛,羊毛与导电涤纶纤维混合毛后,将单合毛的纤维与混合毛的纤维混合依次进行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形成混纺纱,具体工艺如下:(1)混合毛工序:羊毛进行混合毛前先进行拉断,即将8根毛条按6m/min速度喂入拉断机,然后再在B261合毛机与导电涤纶纤维一起完成纤维的预混和开松,羊毛和导电涤纶纤维在该预混和过程中喷洒和毛油剂,和毛油剂(即平滑剂和柔软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5%,油水比为1:5。(2)单合毛工序:海藻酸铜纤维进行预开松并喷洒平滑剂和柔软剂,平滑剂和柔软剂为海藻酸铜纤维质量的1.2%,油水比为1:10。(3)开清棉工序各打手速度控制在600r/min;采用A186G梳棉机,梳棉工序锡林转速为330r/min,刺辊转速为610r/min;采用A320A并条机,三道并条工序,头道、二道并条采用7根并合,总牵伸倍数控制在7倍;三道并条采用8根并合,总牵伸倍数控制在4倍;采用THFA4421悬锭粗纱机,粗纱总牵伸倍数7倍,捻系数比常规纯棉纺纱捻系数高10%;采用FA506紧密纺设备纺纱,后以900m/min络筒速度进行络纱处理。将表1中所示不同配比所得混纺纱制成股线后,采用双螺纹组织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比例海藻酸铜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由海藻酸铜纤维、羊毛、腈纶纤维、导电纤维混纺而成,且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海藻酸铜纤维 30~60%,羊毛20~65%,导电纤维1~8%,腈纶纤维 0~40%。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比例海藻酸铜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由海藻酸铜纤维、羊毛、腈纶纤维、导电纤维混纺而成,且各组分的质量配比为:海藻酸铜纤维30~60%,羊毛20~65%,导电纤维1~8%,腈纶纤维0~4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比例海藻酸铜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纤维为导电涤纶或锦纶短纤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比例海藻酸铜纤维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铜纤维通过平滑剂和柔软剂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混纺,平滑剂和柔软剂按油水比1:5~1:10进行稀释,且平滑剂和柔软剂添加量均为海藻酸铜纤维质量的0.5~1.5%。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比例海藻酸铜纤维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海藻酸铜纤维进行单合毛,羊毛拉断后与其余纤维进行混合毛,单合毛、混合毛结束后两部分依次进行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其中,所述的单合毛工序中,采用合毛机进行原料的预混和预开松处理,海藻酸铜纤维预混过程加入平滑剂和柔软剂,平滑剂和柔软剂的用量均为原料质量的0.5~1.5%,平滑剂和柔软剂按油水比1:5~1:10进行稀释,后在单合毛过程进行在线喷洒,并将完成单合毛工序的海藻酸铜纤维放置24h;所述的混合毛工序中,羊毛、腈纶、导电纤维混合过程加入混合毛油剂,混合毛油剂的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3%,混合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专勇陈建勇方斌刘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