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按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81806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按键,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轻触开关、固定钢片、线路板以及指纹识别模组,线路板上设置有金属环,金属环将指纹识别模组环绕在其中;指纹识别按键通过金属环卡设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上;指纹识别按键还包括设置在指纹识别模组下方的挂耳,挂耳贴设在壳体的内表面,以限制指纹识别模组在垂直方向上的行程。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指纹识别按键通过在指纹识别模组朝向壳体内侧的下方设置挂耳,并通过挂耳贴附在壳体的内表面而对指纹识别模组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得指纹识别按键的按压时不会发生倾斜的不良现象,提升按压手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具有上述指纹识别按键的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按键
本技术属于按键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按键、以及具有该指纹识别按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当下,许多电子设备等终端中均设置有指纹识别按键,指纹识别传感器是指纹识别按键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元件。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对用户的指纹进行采集,终端即根据采集到的指纹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以提高该终端的安全性。指纹识别传感器通常设置在指纹识别按键中,具体参照图1,此时指纹识别按键100主要包括:DOME片101,依次叠层设置在该DOME片101上的固定钢片102和线路板103,设置在线路板103上并与其电连接的指纹识别传感器104。其中,该指纹识别按键100即通过位于边缘处的金属环105(简称ring环)卡设在手机等终端的壳体200上。但是,在现有的指纹识别按键100的设计中,由于指纹识别对指纹采集面积要求比较大,会导致整个指纹识别传感器104的体积比较大,同时由于该指纹识别按键100在进行整机装备时各元件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会导致按压手感问题。具体来讲,当按压指纹识别传感器104时,若按压中心不在指纹识别传感器104的中心处,则该指纹识别传感器104即会发生倾斜,出现类似“跷跷板”的不良现象,如图2中的状态;同时,由于按键行程一般只有0.3mm左右,指纹识别传感器104的倾斜将导致该指纹识别按键100的一侧倾斜并与壳体200接触,指纹识别按键100不能被按压到底实现完全按压,同时按压力会被分解,导致按压手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按键及具有该指纹识别按键的电子设备,该指纹识别按键通过设计挂耳,对指纹识别模组在垂直方向上的按键行程起到了限位作用。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指纹识别按键,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轻触开关、固定钢片、线路板以及指纹识别模组,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将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环绕在其中;所述指纹识别按键通过所述金属环卡设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上;所述指纹识别按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下方的挂耳,所述挂耳贴设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以限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在垂直方向上的行程。进一步地,所述挂耳由所述金属环沿着所述壳体内表面向所述电子设备的内侧延伸形成。进一步地,所述挂耳的形状为L形。进一步地,所述挂耳与所述壳体内表面的垂直距离为0.1mm。进一步地,所述挂耳是由所述固定钢片向两侧延伸至所述壳体底部形成的挂耳。进一步地,所述挂耳与所述壳体底部的垂直距离为0.1mm。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依次叠层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的感应芯片、盖板和涂层。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环的朝向所述壳体的表面呈L型。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环与所述壳体内表面的垂直距离为0.1mm。本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卡设有如上任一所述的指纹识别按键。本技术通过在指纹识别模组朝向壳体内侧的下方设置挂耳,挂耳可以由金属环延伸或由固定钢片延伸获得,并通过挂耳贴附在壳体的内表面而对指纹识别模组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得指纹识别按键的按压时不会发生倾斜的类似于“跷跷板”的不良现象,保证指纹识别模组的中心处会承担全部的按键行程,按压手感更佳。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指纹识别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指纹识别按键在受到按压力时的状态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指纹识别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指纹识别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技术,并且本技术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以夸大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并且相同的标号将始终被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将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来。实施例1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指纹识别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根据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按键1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轻触开关11、固定钢片12、线路板13、指纹识别模组14,线路板13的上方设置有金属环15,该金属环15将指纹识别模组14环绕在其内部,以对指纹识别模组14起到定位稳固的作用;该指纹识别按键1即可通过金属环15卡设于电子设备的壳体2上;指纹识别模组14下方设置有挂耳,挂耳贴设在壳体2的内表面,以限制该指纹识别模组10在垂直方向上的行程。在本实施例中,挂耳为外表面呈L形的金属环15沿着壳体2内表面向电子设备的内侧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15a;挂耳的形状优选为L形;也就是说,金属环15及挂耳相连,且二者相连的外表面呈台阶状。相应地,壳体2由不相平齐的第一壳体部21和第二壳体部22组成,第一壳体部21位于电子设备的外表面,而第二壳体部22位于电子设备的内部,第二壳体部22的边缘较第一壳体部21的边缘更短,且二者的边缘连接形成一台阶状;由此,第一延伸部15a即是金属环15沿着第二壳体部22的形状延伸形成的,以构成本实施例中的挂耳。具体地,挂耳与壳体2内表面的垂直距离为0.1mm;即第一延伸部15a的两条边分别对应与第二壳体部22的两条边的垂直距离为0.1mm。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组14包括依次叠层设置在线路板13上的感应芯片141、盖板142和涂层143。如此,该指纹识别按键1即可同时通过外表面呈L形的金属环15与第一壳体部21卡设、以及呈L形的挂耳与第二壳体部22卡设。当向涂层143上施加一垂直的按压力时,若按压中心不在该涂层143的中心时,则可通过第二壳体部22的侧边及底边对挂耳的对应的侧边及顶边的限位作用,而防止该指纹识别按键发生倾斜,提升按压手感。实施例2在实施例2的描述中,与实施例1的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只描述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具体参照图5,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挂耳是由固定钢片12向两侧延伸至壳体2的底部形成的。具体来讲,固定钢片12的两侧向第二壳体部22的底端延伸并形成第二延伸部12a,第二延伸部12a与第二壳体部22的底端保持0.1mm的垂直距离。如此,该指纹识别按键1即可同时通过外表面呈L形的金属环15与第一壳体部21卡设、以及水平的挂耳与第二壳体部22底端的卡设。当向涂层(图中未示出)上施加一垂直的按压力时,若按压中心不在该涂层的中心时,则可通过第二壳体部22的底端对挂耳的顶端的限位作用,而防止该指纹识别按键发生倾斜,提升按压手感。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壳体,壳体上具有凹孔,凹孔中安置有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指纹识别按键。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子设备及其指纹识别按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指纹识别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轻触开关、固定钢片、线路板以及指纹识别模组,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将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环绕在其中;所述指纹识别按键通过所述金属环卡设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上;所述指纹识别按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下方的挂耳,所述挂耳贴设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以限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在垂直方向上的行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识别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层设置的轻触开关、固定钢片、线路板以及指纹识别模组,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将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环绕在其中;所述指纹识别按键通过所述金属环卡设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上;所述指纹识别按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下方的挂耳,所述挂耳贴设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以限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在垂直方向上的行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由所述金属环沿着所述壳体内表面向所述电子设备的内侧延伸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的形状为L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与所述壳体内表面的垂直距离为0.1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