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7428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包括:上料组件、下料组件以及工作台;工作台基架上表面设置有V形托架,下方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基架与顶杆连接,顶杆的侧面设有旋转块,基架设有复位块和限位块;工作台上的棒状工件加工完毕后,可通过液压缸的活塞杆控制顶杆上升,利用顶杆表面的倾斜度,使加工完的棒状工件滚动至顶杆一端,顶杆另一端将待加工的棒状工件顶起,待加工的棒状工件滚动并被旋转块阻挡在V形托架的上方,控制顶杆下降,将加工完毕的棒状工件落在下料组件上,完成下料,待加工的棒状工件落在V形托架上,完成上料,从而实现上料和下料同时自动进行,显著提高对棒状工件的加工效率。

Automatic feeding and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bar shaped workpiec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d for automatic workpiece feeding equipment, including: material components, material components and work table; table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V shaped bracket is arranged below the hydraulic cylinder, the piston rod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through the push rod, the push rod side a rotating frame block, a reset block and a limiting block; the work bench rod workpiece after machining, can push rod up through the piston rod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control, the inclination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rod, the rod rolling workpiece end top rod, the other end of the lever rod top workpiece to be processed from the top of the rod, the workpiece rolling and rotating block above the V bracket, the control rod drop, rod-shaped workpiece will be processed on the discharge component, finish blanking, rod work to be processed The piece falls on the V shaped bracket to complete the material feeding, thereby realizing the feeding and blanking simultaneously automatically, and remarkably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he rod shaped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
本技术涉及上下料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
技术介绍
自动上下料设备,是自动生产线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通常用于将待加工的工件输送到工作台上的加工位置,利用工作台进行加工,以及将工作台上已经加工好的工件从工作台上卸下。自动上下料设备通常是自动化机床的一个组成部分,半自动机床设置自动上下料设备后,可使加工过程连续循环自动进行,成为自动化机床。自动上下料设备用于工件装卸频繁的半自动机床,能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棒状工件通常指工件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工件长度远大于工件直径的一种金属型材,如各种圆钢、棒材等,棒状工件的加工在金属加工领域广泛存在,如镀铬棒材加工中的车、磨、校直等加工工艺,以及普通圆钢的冷拉等加工工艺。目前对于棒状工件加工中的上下料,通常采用单独吊装的方法进行,棒状工件在工作台上加工完毕后,先通过吊装的方式下料,将工作台上的棒状工件卸下;然后再通过吊装的方式,将待加工的棒状工件上料,装载到工作台上进行加工。然而,采用吊装的方法进行上下料,上料和下料无法同时自动进行,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以解决采用吊装的方法进行上下料,上料和下料无法同时自动进行,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包括:上料组件、下料组件以及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上料组件与所述下料组件之间;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架和上料挡料块;从所述上料组件到所述下料组件的方向为棒状工件的送料方向,所述上料架的上表面高度沿所述送料方向逐渐降低;所述上料挡料块沿所述送料方向设置于所述上料架的末端,所述上料挡料块凸出于所述上料架的上表面;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架和下料挡料块;所述下料架的上表面高度沿所述送料方向逐渐降低;所述下料挡料块沿所述送料方向设置于所述下料架的末端,所述下料挡料块凸出于所述下料架的上表面;所述工作台包括:基架、液压缸和顶杆;所述基架的高度小于所述上料组件和所述下料组件的高度;所述基架上表面设置有V形托架;所述液压缸设置于所述基架的底部,所述基架上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液压缸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通孔伸至所述基架的上方,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活塞杆的行程大于所述基架上表面与所述上料挡料块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顶杆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顶杆的上表面高度沿所述送料方向逐渐降低,所述顶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上料架和所述下料架的侧部;所述顶杆的侧面设置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靠近所述上料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贯穿所述旋转块的两个侧面;所述顶杆侧面设置有转动销和限位销;所述旋转块通过所述转动销与所述顶杆转动连接;所述限位销穿过所述限位槽;所述基架靠近所述下料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的侧面设置有复位块,所述支撑块顶部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旋转块上与所述限位槽相反的一端位于所述复位块和所述限位块之间;所述顶杆沿所述送料方向的末端设置有顶杆挡料块,所述顶杆挡料块凸出于所述顶杆的上表面。优选地,所述顶杆的底部一端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基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定位孔。优选地,所述定位杆的长度与所述活塞杆的行程相等。优选地,所述液压缸的中心线与所述托架的中心线重合。优选地,所述V形托架和所述液压缸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沿所述送料方向的垂直方向等间距分布。优选地,所述上料架、所述顶杆,以及所述下料架的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度~5度。优选地,所述复位块和所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基架上表面与所述上料挡料块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复位块和所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V形托架的高度。优选地,所述V形托架上表面的高度低于所述上料架和所述下料架上表面的高度。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包括:上料组件、下料组件以及工作台,工作台位于上料组件与下料组件之间;工作台基架上表面设置有V形托架,下方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基架的通孔伸至基架的上方,并且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块与顶杆的底部连接,顶杆的上表面高度沿送料方向逐渐降低,顶杆的侧面设置旋转块,旋转块靠近上料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顶杆侧面设置有转动销和限位销;旋转块通过转动销与顶杆转动连接;限位销穿过限位槽;基架靠近下料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底部的侧面设置有复位块,支撑块顶部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块;旋转块上与限位槽相反的一端位于复位块和限位块之间;在工作台上的棒状工件加工完毕后,可通过液压缸的活塞杆控制顶杆上升,利用顶杆表面的倾斜度,使加工完的棒状工件滚动至下料组件一端的顶杆端部,同时,上料组件一端的顶杆端部将待加工的棒状工件顶起,旋转块在限位块的作用下产生旋转,使待加工的棒状工件被阻挡在V形托架的上方,之后通过液压缸的活塞杆控制顶杆下降,将加工完毕的棒状工件落在下料组件上,完成下料,同时,待加工的棒状工件落在V形托架上,完成上料,从而实现上料和下料同时自动进行,显著提高对棒状工件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的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的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的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的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的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图示说明:1-上料组件;2-下料组件;3-工作台;4-上料架;5-上料挡料块;6-基架;7-液压缸;8-顶杆;9-通孔;10-活塞杆;11-连接块;12-旋转块;13-转动销;14-限位销;15-支撑块;16-复位块;17-限位块;18-顶杆挡料块;19-V形托架;20-限位槽;21-下料架;22-下料挡料块;23-定位杆;24-定位孔;91-第一棒状工件;92-第一棒状工件;100-棒状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包括:上料组件1、下料组件2以及工作台3,工作台3位于上料组件1与下料组件2之间。工作台3用于对棒状工件100进行加工,具体工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车、磨、校直以及冷拉等加工工艺,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3的高度可以在0.8米~1.2米之间,以方便作业人员方对工作台3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组件(1)、下料组件(2)以及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位于所述上料组件(1)与所述下料组件(2)之间;所述上料组件(1)包括:上料架(4)和上料挡料块(5);从所述上料组件(1)到所述下料组件(2)的方向为棒状工件的送料方向,所述上料架(4)的上表面高度沿所述送料方向逐渐降低;所述上料挡料块(5)沿所述送料方向设置于所述上料架(4)的末端,所述上料挡料块(5)凸出于所述上料架(4)的上表面;所述下料组件(2)包括:下料架(21)和下料挡料块(22);所述下料架(21)的上表面高度沿所述送料方向逐渐降低;所述下料挡料块(22)沿所述送料方向设置于所述下料架(21)的末端,所述下料挡料块(22)凸出于所述下料架(21)的上表面;所述工作台(3)包括:基架(6)、液压缸(7)和顶杆(8);所述基架(6)的高度小于所述上料组件(1)和所述下料组件(2)的高度;所述基架(6)上表面设置有V形托架(19);所述液压缸(7)设置于所述基架(6)的底部,所述基架(6)上表面设置有通孔(9);所述液压缸(7)设置有活塞杆(10),所述活塞杆(10)穿过所述通孔(9)伸至所述基架(6)的上方,所述活塞杆(1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块(11);所述活塞杆(10)的行程大于所述基架(6)上表面与所述上料挡料块(5)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顶杆(8)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块(11)连接,所述顶杆(8)的上表面高度沿所述送料方向逐渐降低,所述顶杆(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上料架(4)和所述下料架(21)的侧部;所述顶杆(8)的侧面设置有旋转块(12),所述旋转块(12)靠近所述上料组件(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20),所述限位槽(20)贯穿所述旋转块(12)的两个侧面;所述顶杆(8)侧面设置有转动销(13)和限位销(14);所述旋转块(12)通过所述转动销(13)与所述顶杆(8)转动连接;所述限位销(14)穿过所述限位槽(20);所述基架(6)靠近所述下料组件(2)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15),所述支撑块(15)底部的侧面设置有复位块(16),所述支撑块(15)顶部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块(17);所述旋转块(12)上与所述限位槽(20)相反的一端位于所述复位块(16)和所述限位块(17)之间;所述顶杆(8)沿所述送料方向的末端设置有顶杆挡料块(18),所述顶杆挡料块(18)凸出于所述顶杆(8)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棒状工件的自动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组件(1)、下料组件(2)以及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位于所述上料组件(1)与所述下料组件(2)之间;所述上料组件(1)包括:上料架(4)和上料挡料块(5);从所述上料组件(1)到所述下料组件(2)的方向为棒状工件的送料方向,所述上料架(4)的上表面高度沿所述送料方向逐渐降低;所述上料挡料块(5)沿所述送料方向设置于所述上料架(4)的末端,所述上料挡料块(5)凸出于所述上料架(4)的上表面;所述下料组件(2)包括:下料架(21)和下料挡料块(22);所述下料架(21)的上表面高度沿所述送料方向逐渐降低;所述下料挡料块(22)沿所述送料方向设置于所述下料架(21)的末端,所述下料挡料块(22)凸出于所述下料架(21)的上表面;所述工作台(3)包括:基架(6)、液压缸(7)和顶杆(8);所述基架(6)的高度小于所述上料组件(1)和所述下料组件(2)的高度;所述基架(6)上表面设置有V形托架(19);所述液压缸(7)设置于所述基架(6)的底部,所述基架(6)上表面设置有通孔(9);所述液压缸(7)设置有活塞杆(10),所述活塞杆(10)穿过所述通孔(9)伸至所述基架(6)的上方,所述活塞杆(10)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块(11);所述活塞杆(10)的行程大于所述基架(6)上表面与所述上料挡料块(5)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顶杆(8)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块(11)连接,所述顶杆(8)的上表面高度沿所述送料方向逐渐降低,所述顶杆(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上料架(4)和所述下料架(21)的侧部;所述顶杆(8)的侧面设置有旋转块(12),所述旋转块(12)靠近所述上料组件(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20),所述限位槽(20)贯穿所述旋转块(12)的两个侧面;所述顶杆(8)侧面设置有转动销(13)和限位销(14);所述旋转块(12)通过所述转动销(13)与所述顶杆(8)转动连接;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麟芳李存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