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6595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导流系统包括导流组件,导流组件上端延伸至通风柜顶板,下端延伸至操作区实验台上方;导流组件包括与导流背板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的下导流板、中导流板和上导流板,还包括与下导流板的下端面平齐、位于实验台端部的补风翼,补风翼与操作区实验台的平面之间留有导流间隙;下导流板与导流背板平行,中导流板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方向倾斜,上导流板下端与中导流板上端插接,上导流板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方向倾斜;上导流板与通风柜顶板之间、上导流板与中导流板之间、中导流板与下导流板之间以及下导流板与实验台之间均留有依次增大的导流缝隙。通风柜内部位于不同高度的气体都可以以单向水平流方式进入抽气通道。

Flow guiding system and ventilating cabinet with flow guiding system

Ventilation cabine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version system and a diversion system, including diversion diversion diversion system components, extending to the upper component roof ventilation cabinet, the lower end extends to the operating area above the experimental platform; under the guide plate and guide assembly includes a diversion and diversion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ack plate and increasing flow deflector also, including air wing flat head face and the lower guide plate, located in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ogether, a diversion gap between the left wing and the plane repair operation area experimental platform; under the guide plate and guide plate in parallel flow back, away from the upper inclined guide plate on the back flow direction,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low guide the top plate inserted on top of the upper guide plate is inclined to the direction away from the backplane diversion baffle and the ventilation cabinet; on the roof, between guide plate and guide plate, guide plate and between the flow diversion An extended diversion gap is left between the plate and the lower guide plate and the experimental table. The gas inside the fume hood is located in different heights and can enter the exhaust passage in a unidirectional horizontal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部装有导流板引导气流导向室外的通风柜,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
技术介绍
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当使用腐蚀性液体,或者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情况下,通常需要在通风柜中操作。通风柜顶部装有抽气装置,可以将有毒有害气体排出室外。通风柜中将朝向操作者的侧面设置为上下滑动的可视窗。使用时,将可视窗下拉至与操作台台面留有一定的空间,足够操作者在操作台进行操作。待实验反应稳定后,下拉可视窗,其下端抵接至操作台台面。通过可视窗,操作者可以清楚观察到通风柜内的实验过程,如果发生异常,可以马上关闭电源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通风柜内部靠近通风柜后板处通常设置导流板,导流板与通风柜背板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抽气通道,导流板上设有导流通道,以引导室内气体向抽气装置处流动,以便气体抽出室外。常规的实验室用通风柜导流板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362183U的专利所示,导流板主要由上导流板、中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组成,下导流板和中导流板与通风柜后板平行,二者之间留有间隙供气流通过。上导流板下端和中导流板相连,并且上导流板上端向远离通风柜后板方向倾斜。气流可以从下导流板下端、下导流板和中导流板之间的间隙流入,并随抽气装置抽出室外。但是基于该专利所公开的结构,气流只能通过下导流板下端,以及中导流板与下导流板之间的间隙进入。通风柜上部的气体向导流板方向移动时,需要向下流动至中导流板与下导流板之间的间隙进入抽气通道。因此,抽气装置开启过程中,通风柜上部的气体向下流动过程中遇到倾斜的上导流板形成涡流,可能会从可视窗下部溢出,导致通风柜内部气体流动紊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系统,导流板的三块导流板之间都留有导流间隙,通风柜内部位于不同高度的气体都可以以单向水平流方式进入抽气通道,此外,中导流板和上导流板均设置为逐渐向远离通风柜背板方向倾斜,气流在抽气通道内流动更加平稳缓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流系统,包括固定于通风柜导流背板、并将通风柜分割形成操作区和抽气通道的导流组件,导流组件上端延伸至通风柜顶板,下端延伸至操作区实验台;导流组件包括与导流背板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的下导流板、中导流板和上导流板,还包括与下导流板的下端面平齐、位于操作区实验台端部的补风翼,补风翼与操作区实验台的平面之间留有导流间隙;下导流板与导流背板平行;中导流板下端与下导流板上端平齐,中导流板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方向倾斜;上导流板下端与中导流板上端插接,上导流板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方向倾斜;导流组件使用固定组件固定,上导流板与通风柜顶板之间、上导流板与中导流板之间、中导流板与下导流板之间以及下导流板与实验台之间均留有依次增大的导流缝隙。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通风柜内部进行实验操作,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包括分布于通风柜靠上方比重较小的气体,位于通风柜靠下方比重较大的气体,以及滞留于桌面与桌面黏附较强的气体。通风柜处于开启状态时,通风柜内气体通过导流缝隙进入抽气通道排出室外,补风翼下端的导流间隙作为补风口,外部气体通过该补风口进入通风柜内混合通风柜内气体进入抽气通道。导流组件与补风翼结合,一方面,当通风柜前侧的升降防护窗下降至最低时,补风翼下方的导流间隙作为补风口,平衡通风柜内外压差。另一方面,补风翼的导流间隙与导流组件下导流板的下端的间隙相对,滞留在操作台面的气体黏滞阻力较大,外部气流从补风翼下端的导流间隙快速进入,给予滞留在操作台面的气体冲击,与滞留在操作台面的气体混合进入与导流间隙直接相对的下导流板与实验台之间的导流缝隙,之后进入抽气通道排出室外。上导流板、中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位于不同的高度,其所形成的导流缝隙也位于不同的高度。在通风柜内部位于不同高度的气体可以从最近的导流缝隙以单向水平流方式平稳进入抽气通道,减少位于不同高度的气体上下混合,避免产生涡流。三块导流板与导流背板之间的距离从下到上逐渐增大,类似喇叭口逐渐扩大。中导流板和上导流板逐渐向外倾斜,形成两次扩角。中导流板作为气体通道的过渡导板,如果其不发生倾斜,气流直接达到倾斜角度较大的上导流板,气流经过截面突然变大,在突变部分容易产生涡流。如果其倾斜角度太大,一方面气流容易紊乱,另一方面其位于通风柜中部,倾斜角太大占用操作区的空间。中导流板与上导流板倾斜角逐渐增大,在抽气通道内部,气流平稳竖直向上流动随抽气装置抽出室外。抽气通道从下到上呈扩口,气流量也逐渐增大。导流缝隙设置为从下到上依次减小,靠近通风柜顶板处的气流量最大,气体外溢的可能性更大,将靠上方的导流缝隙减至最小,既可以保证气流进入抽气通道,又可以减少抽气通道内部气体外溢。气流通过导流缝隙平稳导入通气道,减少逆流。优选地,中导流板与导流背板之间的夹角为5度。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中导流板在导流通道中作为过渡。如果中导流板竖直设置,中导流板过渡到上导流板截面突增,在突变区域容易形成涡流,向操作区溢出。如果中导流板向操作区倾斜势必会占用部分操作区的上部空间。为了缓和下导流板和上导流板的过渡,同时又不会占据操作区的空间,中导流板到导流背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5度。优选地,上导流板与导流背板之间的夹角为47度。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气流被抽出室外时,上导流板与导流背板之间为气流汇聚区域,上导流板与导流背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7度,留有足够的大量气体聚集的空间。进一步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导流背板上的调节底座,贯穿调节底座设置带有螺杆的旋钮;调节底座与导流组件接触的端面包括与导流组件平面平行的接触面,以及卡接导流组件端部的卡接槽。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固定导流组件的固定组件由两部分组成,调节底座位于抽气通道内,可依据导流组件与导流背板之间的距离选用不同高度的调节底座。调节底座与导流组件接触的侧面设置卡接槽,该固定组件可以作为固定件将中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固定于导流背板上。由于上导流板跨于导流背板和通风柜顶板的转角处,直接固定比较繁琐,将上导流板的端部边缘卡在卡接槽处,该固定组件又可以作为卡接件将上导流板固定在该转角处。进一步地,中导流板的上端开设凹槽,上导流板下端设置与凹槽匹配的凸出部,螺杆位于凹槽的底部,凸出部卡在卡接槽处。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上导流板和中导流板成一定角度插接,在该插接处需要预留导流缝隙,固定组件的螺杆卡在中导流板的凹槽底部,上导流板的凸出部卡在固定组件的卡接槽处。使用固定组件将上导流板和中导流板之间支开一条狭缝作为导流缝隙,而且该导流缝隙的宽度也可以进行调整。进一步地,旋钮设置于接触面上靠近卡接槽处,旋钮的边缘延伸至卡接槽远离旋钮的侧壁端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当固定组件安装于顶部时,卡接槽开口朝下。上导流板端部卡接在该卡接槽处,依靠固定在上导流板上下两端的固定组件的挤压力固定在通风柜顶板和导流背板之间的转角处,旋钮的边缘向外延伸,其边缘也可以起到卡接的作用,进一步固定上导流板。优选地,中导流板下端和下导流板上端之间的距离为20cm,中导流板和上导流板的插接位置间距为5cm。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位于不同高度的气体可以平稳的以单向水平方式进入抽气通道。进一步地,补风翼包括安装于操作区实验台的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流系统,包括固定于通风柜(2)导流背板(221)、并将通风柜(2)分割形成操作区(21)和抽气通道(22)的导流组件(3),导流组件(3)上端延伸至通风柜(2)的顶板(7),下端延伸至操作区(21)实验台上方;其特征在于:导流组件(3)包括与导流背板(221)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的下导流板(33)、中导流板(32)和上导流板(31),还包括与下导流板(33)的下端面平齐、位于操作区(21)实验台端部的补风翼(8),补风翼(8)与操作区(21)实验台的平面之间留有导流间隙(89);下导流板(33)与导流背板(221)平行;中导流板(32)下端与下导流板(33)上端平齐,中导流板(32)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221)方向倾斜;上导流板(31)下端与中导流板(32)上端插接,上导流板(31)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221)方向倾斜;导流组件(3)使用固定组件(34)固定,上导流板(31)与通风柜(2)顶板(7)之间、上导流板(31)与中导流板(32)之间、中导流板(32)与下导流板(33)之间以及下导流板(33)与实验台之间均留有依次增大的导流缝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系统,包括固定于通风柜(2)导流背板(221)、并将通风柜(2)分割形成操作区(21)和抽气通道(22)的导流组件(3),导流组件(3)上端延伸至通风柜(2)的顶板(7),下端延伸至操作区(21)实验台上方;其特征在于:导流组件(3)包括与导流背板(221)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的下导流板(33)、中导流板(32)和上导流板(31),还包括与下导流板(33)的下端面平齐、位于操作区(21)实验台端部的补风翼(8),补风翼(8)与操作区(21)实验台的平面之间留有导流间隙(89);下导流板(33)与导流背板(221)平行;中导流板(32)下端与下导流板(33)上端平齐,中导流板(32)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221)方向倾斜;上导流板(31)下端与中导流板(32)上端插接,上导流板(31)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221)方向倾斜;导流组件(3)使用固定组件(34)固定,上导流板(31)与通风柜(2)顶板(7)之间、上导流板(31)与中导流板(32)之间、中导流板(32)与下导流板(33)之间以及下导流板(33)与实验台之间均留有依次增大的导流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中导流板(32)与导流背板(221)之间的夹角为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导流板(31)与导流背板(221)之间的夹角为47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成威博瑞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廊坊聚成实验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