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倍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59557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8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具体的说是一种圆柱体超高倍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其包括电池外壳,正极极片的多个正极极耳位伸出电池外壳的正极封口端与正极极耳焊接成一体,负极极片的多个负极极耳位伸出电池外壳的负极封口端与负极极耳焊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正极片和负极片更多的位置引出极耳位(极组中每一圈各引出一个点位连接极耳),充放电时集流效果显著提高,能持续放电倍率最大值将由传统10.0C左右上升至20.0C以上;极耳位的增加大幅度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时的充电和放电的电流值,提高电池的充电和放电速度(倍率),特别是电池的放电倍率将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倍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具体的说是一种圆柱体超高倍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传统圆柱体高倍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一般是圆柱体的两端为电池的两极:正极和负极;圆柱体内正极片和负极片各焊接1个极耳,卷绕成极组后引出1个极耳做为电池的正、负极,极耳引出正极片或负极片的位置就1个点位,充放电时集流作用有限,特别是放电倍率不会很高,一般能持续放电倍率最大值在10.0C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圆柱体超高倍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大幅提高了放电倍率,充电速度更快,放电电流更大。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圆柱体超高倍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圆柱形的电池外壳,电池外壳内封装电池极组,电池极组包括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依次层叠并卷绕形成圆柱形的电池极组,其特征是: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极片部和多个正极极耳位,多个正极极耳位沿正极极片部上端边缘分布,在正极极片与隔膜、负极极片卷绕形成电池极组后,多个正极极耳位位于同一方向位置上;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极片部和多个负极极耳位,多个负极极耳位沿负极极片部下端边缘分布,在负极极片与隔膜、正极极片卷绕后,多个负极极耳位位于同一方向位置上;电池外壳上下端分别设有正极封口端和负极封口端,电池外壳的正极封口端边缘焊接正极极耳,电池外壳的负极封口端边缘焊接负极极耳;正极极片的多个正极极耳位伸出电池外壳的正极封口端与正极极耳焊接成一体,负极极片的多个负极极耳位伸出电池外壳的负极封口端与负极极耳焊接成一体。进一步的,正极极耳位为矩形结构。进一步的,负极极耳位为矩形结构。进一步的,电池极组中部缠绕高温胶带,高温胶带能够将构成电池极组的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紧固成一体。进一步的,正极极耳与正极极耳位焊接处密封缠绕高温胶带,负极极耳与负极极耳位焊接处密封缠绕高温胶带。进一步的,电池外壳采用铝塑膜材料制作。进一步的,电池外壳的正极封口端和负极封口端由正负极耳中部设置的PP胶与电池外壳内壁热融封口形成。进一步的,正极极片采用铝箔制作。进一步的,负极极片采用铜箔制作。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在正极片和负极片更多的位置引出极耳位(极组中每一圈各引出一个点位连接极耳),充放电时集流效果显著提高,能持续放电倍率最大值将由传统10.0C左右上升至20.0C以上;极耳位的增加大幅度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时的充电和放电的电流值,提高电池的充电和放电速度(倍率),特别是电池的放电倍率将显著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池极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负极耳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正极极片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负极极片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池外壳、2-正极极耳、3-负极极耳、4-正极极耳位、5-负极极耳位、6-高温胶带、7-正极封口端、8-负极封口端、9-电池极组、10-PP胶、11-正极极片部、12-负极极片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圆柱形的电池外壳1,电池外壳1内封装电池极组9,电池极组9包括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依次层叠并卷绕形成圆柱形的电池极组9。所述正极极片采用铝箔制作,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极片部11和多个正极极耳位4,在铝箔上部分涂布正极粉料形成正极极片部11,未涂布正极粉料的铝箔经过剪切后形成多个矩形结构的正极极耳位4,多个正极极耳位4沿正极极片部11上端边缘分布。在正极极片与隔膜、负极极片卷绕形成电池极组9后,多个正极极耳位4位于同一方向位置上。所述负极极片采用铜箔制作,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极片部12和多个负极极耳位5,在铜箔上部分涂布负极粉料形成负极极片部12,未涂布负极粉料的铜箔经过剪切后形成多个矩形结构的负极极耳位5,多个负极极耳位5沿负极极片部12下端边缘分布。在负极极片与隔膜、正极极片卷绕形成电池极组9后,多个负极极耳位5位于同一方向位置上。所述电池极组9中部缠绕高温胶带6,高温胶带6能够将构成电池极组9的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紧固成一体。电池外壳1上下端分别设有正极封口端7和负极封口端8,电池外壳1的正极封口端7边缘焊接正极极耳2,电池外壳1的负极封口端8边缘焊接负极极耳3。电池外壳1的正极封口端7和负极封口端8由正负极耳中部设置的PP胶10与电池外壳1内壁热融封口形成。正极极片的多个正极极耳位4伸出电池外壳1的正极封口端7与正极极耳2焊接成一体,负极极片的多个负极极耳位5伸出电池外壳1的负极封口端8与负极极耳3焊接成一体。所述正极极耳2与正极极耳位4焊接处密封缠绕高温胶带6,负极极耳3与负极极耳位5焊接处密封缠绕高温胶带6。所述电池外壳1采用铝塑膜材料制作,通过冲压、折边等工艺成型。本技术在正负极片结构上做了改进,在正极片和负极片更多的位置引出极耳位(极组中每一圈各引出一个点位连接极耳),充放电时集流效果显著提高,能持续放电倍率最大值将由传统10.0C左右上升至20.0C以上。极耳位的增加大幅度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时的充电和放电的电流值,提高电池的充电和放电速度(倍率),特别是电池的放电倍率将显著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高倍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体超高倍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圆柱形的电池外壳(1),电池外壳(1)内封装电池极组(9),电池极组(9)包括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依次层叠并卷绕形成圆柱形的电池极组(9),其特征是: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极片部(11)和多个正极极耳位(4),多个正极极耳位(4)沿正极极片部(11)上端边缘分布,在正极极片与隔膜、负极极片卷绕形成电池极组(9)后,多个正极极耳位(4)位于同一方向位置上;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极片部(12)和多个负极极耳位(5),多个负极极耳位(5)沿负极极片部(12)下端边缘分布,在负极极片与隔膜、正极极片卷绕后,多个负极极耳位(5)位于同一方向位置上;电池外壳(1)上下端分别设有正极封口端(7)和负极封口端(8),电池外壳(1)的正极封口端(7)边缘焊接正极极耳(2),电池外壳(1)的负极封口端(8)边缘焊接负极极耳(3);正极极片的多个正极极耳位(4)伸出电池外壳(1)的正极封口端(7)与正极极耳(2)焊接成一体,负极极片的多个负极极耳位(5)伸出电池外壳(1)的负极封口端(8)与负极极耳(3)焊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体超高倍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括圆柱形的电池外壳(1),电池外壳(1)内封装电池极组(9),电池极组(9)包括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依次层叠并卷绕形成圆柱形的电池极组(9),其特征是: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极片部(11)和多个正极极耳位(4),多个正极极耳位(4)沿正极极片部(11)上端边缘分布,在正极极片与隔膜、负极极片卷绕形成电池极组(9)后,多个正极极耳位(4)位于同一方向位置上;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极片部(12)和多个负极极耳位(5),多个负极极耳位(5)沿负极极片部(12)下端边缘分布,在负极极片与隔膜、正极极片卷绕后,多个负极极耳位(5)位于同一方向位置上;电池外壳(1)上下端分别设有正极封口端(7)和负极封口端(8),电池外壳(1)的正极封口端(7)边缘焊接正极极耳(2),电池外壳(1)的负极封口端(8)边缘焊接负极极耳(3);正极极片的多个正极极耳位(4)伸出电池外壳(1)的正极封口端(7)与正极极耳(2)焊接成一体,负极极片的多个负极极耳位(5)伸出电池外壳(1)的负极封口端(8)与负极极耳(3)焊接成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体超高倍率聚合物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开亮张育战张永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光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