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下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59528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8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下壳体,电池包下壳体包括下壳体本体、电气连接部、多个车身吊挂部和多个车身固定部,下壳体本体包括底板和外周板,外周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侧板翻边和第二侧板翻边,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端板翻边和第二端板翻边,电气连接部设置在第一端板上,电气连接部具有电机接口,多个车身吊挂部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翻边和第二侧板翻边上,多个车身固定部分别设置在第一端板翻边和第二端板翻边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可以将电池包吊挂至安装位置后再与车身固定,降低了安装难度,且提高了电池包的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下壳体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下壳体。
技术介绍
在新能源车辆中,车辆的电池包通过电池包下壳体装配在车身上。相关技术中,电池包与车身通过螺栓固定,在装配电池包时需要将车身抬高,操作人员需要在车身下方安装电池包。由于电池包的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且电池包易在装配时晃动,增大了电池包的装配难度,且不易保证电池包的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电池包装配难度的电池包下壳体。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包括下壳体本体、电气连接部、多个车身吊挂部和多个车身固定部,所述下壳体本体包括底板和外周板,所述外周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外边缘,所述外周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板翻边和第二侧板翻边,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上分别设置有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端板翻边和第二端板翻边,所述电气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上,所述电气连接部具有电机接口,所述多个车身吊挂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翻边和所述第二侧板翻边上,所述多个车身固定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翻边和所述第二端板翻边上。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可以将电池包吊挂至安装位置后再与车身固定,降低了安装难度,且提高了电池包的安装精度。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的电池包下壳体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翻边和所述第二侧板翻边上对称地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靠近所述第二端板。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豁口前面的第一侧板翻边部分上的车身吊挂部的数量多于位于所述豁口后面的第一侧板翻边部分上的车身吊挂部的数量。更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豁口前面的第一侧板翻边部分上的车身吊挂部为两个,该两个车身吊挂部中位于后面并邻近所述豁口的一个车身吊挂部上设置有避让切除部。更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吊挂部突出所述第一侧板翻边或所述第二侧板翻边的上表面。优选地,所述车身固定部为四个且分布在所述第一端板翻边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端板翻边的两端。优选地,所述第一端板翻边上还设置有第一端板翻边凹槽,所述第一端板翻边凹槽位于所述电气连接部的后面。优选地,所述车身吊挂部和所述车身固定部部分地嵌设在对应的翻边内。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吊挂部以及所述车身固定部的嵌入在对应翻边内的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增加嵌入结合力的凸点或螺纹或凸缘。优选地,所述电池包下壳体还包括用于与车身进行定位配合的定位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电池包下壳体100,下壳体本体1,底板104,第一端板1051,第二端板1052,第一侧板1053,第二侧板1054,第一端板翻边1055,第一端板翻边凹槽10551,第二端板翻边1056,第一侧板翻边1057,第二侧板翻边1058,豁口1059,电气连接部3,电机接口301,车身吊挂部4,避让切除部401,车身固定部5,定位销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首先结合图1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100。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下壳体100可以包括下壳体本体1、电气连接部3、多个车身吊挂部4和多个车身固定部5,下壳体本体1可以包括底板104和外周板,电池模组可以放置在底板104上,外周板可以设置在底板104的外边缘,即外周板可以环绕底板104的周向设置,以将电池模组容纳在外周板内部。如图1所示,外周板可以包括第一端板1051、第二端板1052、第一侧板1053和第二侧板1054。第一端板1051可以与第二端板1052相对,第一端板1051与第二端板1052可以构成大体矩形的下壳体本体1的两条短边。第一侧板1053可以和第二侧板1054相对,第一侧板1053与第二侧板1054可以构成大体矩形的下壳体本体1的两条长边。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1053和第二侧板1054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板翻边1057和第二侧板翻边1058,第一端板1051和第二端板1052上分别设置有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端板翻边1055和第二端板翻边1056。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翻边1057、第二侧板翻边1058、第一端板翻边1055和第二端板翻边1056可以分别环绕设在第一侧板1053、第二侧板1054、第一端板1051和第二端板1052外侧,第一侧板翻边1057、第二侧板翻边1058、第一端板翻边1055和第二端板翻边1056可以与底板104平行。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侧板翻边1057和第二侧板翻边1058的上表面可以采用大平面,这样不仅方便电池包下壳体的成型工艺,而且采用大平面的设计方式还方便与电池包上壳体以及车身连接配合。如图1所示,电气连接部3可以设置在第一端板1051上,电气连接部3可以具有电机接口301,电机接口301可以朝前设置,车辆的电机的三相线可以插接在电机接口301处与电池包电连接。如图1所示,多个车身吊挂部4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翻边1057和第二侧板翻边1058上,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包下壳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本体,所述下壳体本体包括:底板和外周板,所述外周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外边缘,所述外周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板翻边和第二侧板翻边,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上分别设置有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端板翻边和第二端板翻边;电气连接部,所述电气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上,所述电气连接部具有电机接口;多个车身吊挂部,所述多个车身吊挂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翻边和所述第二侧板翻边上;多个车身固定部,所述多个车身固定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翻边和所述第二端板翻边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本体,所述下壳体本体包括:底板和外周板,所述外周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外边缘,所述外周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以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板翻边和第二侧板翻边,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上分别设置有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端板翻边和第二端板翻边;电气连接部,所述电气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上,所述电气连接部具有电机接口;多个车身吊挂部,所述多个车身吊挂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翻边和所述第二侧板翻边上;多个车身固定部,所述多个车身固定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翻边和所述第二端板翻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翻边和所述第二侧板翻边上对称地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靠近所述第二端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下壳体,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豁口前面的第一侧板翻边部分上的车身吊挂部的数量多于位于所述豁口后面的第一侧板翻边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威武胜军李晓刚吴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