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5918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8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其中,车框架位于显示屏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活动支座,车框架远离显示屏的一端设有第二活动支座,车框架的下方设有底座,底座内设有支座组,支座组分别与两第一活动支座以及第二活动支座之间设有电动伸缩杆,底座的中部面向车框架的一侧设有弹力保护装置;显示屏、方向盘控制器均连接一总控制器,总控制器控制连接与各电动伸缩杆。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有效地提高稍侧的体验效果,使其更加具有制控能动性,并且模拟平台为下沉式,使使用者离底面更近,通过6个电动伸缩杆达到对车框架支撑的同时增加了一定的稳定性,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
本技术涉及模拟平台
,具体涉及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目前赛车模拟平台通常由Stewart并联机构驱动,可以实现六自由度的运动,但是该机构具有动平台工作空间小、难以实现大倾角、驱动控制复杂、运动正解困难、价格和维修成本较高等缺点。随着赛车竞技事业的发展,对于赛车驾驶员需求和对赛车模拟平台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四自由度的模拟平台更具实用价值,也可以使驾驶员感受到赛车行驶中姿态的变化。但是现有的四自由度并联机构多由四条对称的支链并联构成,因此运动副约束依然较多,并联结构的控制算法非常复杂,导致设备相应速度慢,动作完成时间较长,结构复杂,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量大。另一方面其体验模拟平台的结构也不佳使得展示的效果较为粗糙,其体验的高度较高,对于承载的需求也不足,更没有安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展示赛车的体验的效果较为粗糙,模拟平台高度较高,对于承载的需求也不足,更没有安全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包括:车框架、座位、显示屏以及方向盘控制器,所述车框架内中央设有所述座位,所述方向盘控制器固定于所述车框架内并位于车位的正前方,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方向盘控制器背离所述座位的一侧,所述显示屏固定设于所述车框架的一侧,其中,所述车框架位于所述显示屏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活动支座,所述车框架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端设有第二活动支座,所述车框架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支座组,所述支座组分别与两所述第一活动支座以及所述第二活动支座之间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底座的中部面向所述车框架的一侧设有弹力保护装置;所述显示屏、所述方向盘控制器均连接一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控制连接与各所述电动伸缩杆。上述的模拟驾驶运动平台,其中,所述支座组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三支座、第四支座、第五支座、第六支座,两所述第一活动支座分别与所述第六支座、第一支座以及第二支座、第三支座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支座分别与第四支座、第五支座连接;所述第六支座与所述第一支座设于车框架远离第二活动支座的下方,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第五支座分别设于所述座位两侧的下方,所述第三支座与所述第四支座均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支座的下方。上述的模拟驾驶运动平台,其中,各所述电动伸缩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均高于所述座位的坐垫平面。上述的模拟驾驶运动平台,其中,所述车框架的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一端设有显示屏框架,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所述显示屏框架内,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显示屏框架之间设有缓冲垫。上述的模拟驾驶运动平台,其中,各所述电动伸缩杆外侧均设有伸缩杆反馈传感器,每一所述伸缩杆反馈传感器均与所述总控制器连接。上述的模拟驾驶运动平台,其中,弹力保护装置内设有震动装置,所述震动装置与所述总控制器相连接。依据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该方案具有以下的效果:1、有效地提高稍侧的体验效果,使其更加具有制控能动性,并且模拟平台为下沉式,使使用者离底面更近;2、通过6个电动伸缩杆达到对车框架支撑的同时增加了一定的稳定性;3、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的侧视图;图2为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的俯视图;图3为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的控制连接图。对应说明书附图内的附图标记参考如下:车框架1、座位2、显示屏3、方向盘控制器4、第一活动支座6、第二活动支座7、底座8、支座组9、第一支座91、第二支座92、第三支座93、第四支座94、第五支座95、第六支座96、电动伸缩杆10、弹力保护装置11、总控制器12、显示屏框架13、缓冲垫14、伸缩杆反馈传感器15、震动装置1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包括:车框架1、座位2、显示屏3以及方向盘控制器4,车框架1内中央设有座位2,方向盘控制器4固定于车框架1内并位于车位的正前方,显示屏3设于方向盘控制器4背离座位2的一侧,显示屏3固定设于车框架1的一侧,其中,车框架1位于显示屏3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活动支座6,车框架1远离显示屏3的一端设有第二活动支座7,车框架1的下方设有底座8,底座8内设有支座组9,支座组9分别与两第一活动支座6以及第二活动支座7之间设有电动伸缩杆10,底座8的中部面向车框架1的一侧设有弹力保护装置11,进一步的,使用者只需坐在座位上便可以对模拟车进行控制,电动伸缩杆10伸缩支撑第一活动支座6对车框架1的左右两侧进行升降,使得车框架1能够左右两侧摆动。而第二活动支座7在电动伸缩杆10的支撑下使车框架1前后摆动。显示屏3、方向盘控制器4均连接一总控制器12,总控制器12控制连接与各电动伸缩杆10,进一步的使用者通过视频观看模拟场景并且通过各电动伸缩杆10的动作实现联动控制摆动的效果。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支座组9包括:第一支座91、第二支座92、第三支座93、第四支座94、第五支座95、第六支座96,两第一活动支座6分别与第六支座96、第一支座91以及第二支座92、第三支座93连接,第二活动支座7分别与第四支座94、第五支座95连接,进一步的第一支座91、第二支座92通过电动伸缩杆10对一第一活动支座6进行动力支撑,第五支座95、第六支座96通过电动伸缩杆10对另一第一活动支座6进行动力支撑,第三支座93、第四支座94通过电动伸缩杆10对第二活动支座7进行动力支撑。第六支座96与第一支座91设于车框架1远离第二活动支座7一端的下方,第二支座92与第五支座95分别设于座位2两侧的下方,第三支座93与第四支座93均设于第二活动支座7的下方,进一步的通过第一支座91、第二支座92、第三支座93、第四支座94、第五支座95、第六支座96的有效分布能够起到对车框架1更好的动力支撑。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各电动伸缩杆10远离底座8的一端均高于座位2的坐垫平面,进一步的车框架1内的座位2处于车框架1内较低的位置,切实的使人能够感受到赛车贴地的感觉同时能够增大使用者的安全系数。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车框架1的位于显示屏3的一端设有显示屏框架13,显示屏3固定于显示屏框架13内,显示屏3与显示屏框架13之间设有缓冲垫14,进一步的显示屏3通过缓冲垫14对其本身进行防护,增加显示屏3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各电动伸缩杆10外侧均设有伸缩杆反馈传感器15,每一伸缩杆反馈传感器15均与总控制器12连接,进一步的伸缩杆反馈传感器15将电动伸缩杆10的位移数值传递至总控制器12,在此伸缩杆反馈传感器15反馈的数值传送到总控制器12,由总控制器12进行分析如果伸缩杆反馈传感器15反馈的数据与发送给各电动伸缩杆10不一致时,则总控制器12对各电动伸缩杆10进行补偿,防止长时间电动伸缩杆10累积误差,导致使用者无法真实体验赛车模拟平台。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弹力保护装置11内设有震动装置16,震动装置与总控制器12相连接,在此当车框架1位于弹力保护装置11上侧时震动装置16能够给使用者带来更具有冲击的体验。如图3所示,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包括:车框架、座位、显示屏以及方向盘控制器,所述车框架内中央设有所述座位,所述方向盘控制器固定于所述车框架内并位于车位的正前方,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方向盘控制器背离所述座位的一侧,所述显示屏固定设于所述车框架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框架位于所述显示屏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活动支座,所述车框架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端设有第二活动支座,所述车框架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支座组,所述支座组分别与两所述第一活动支座以及所述第二活动支座之间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底座的中部面向所述车框架的一侧设有弹力保护装置;所述显示屏、所述方向盘控制器均连接一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控制连接与各所述电动伸缩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驾驶运动平台,包括:车框架、座位、显示屏以及方向盘控制器,所述车框架内中央设有所述座位,所述方向盘控制器固定于所述车框架内并位于车位的正前方,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方向盘控制器背离所述座位的一侧,所述显示屏固定设于所述车框架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框架位于所述显示屏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活动支座,所述车框架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端设有第二活动支座,所述车框架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支座组,所述支座组分别与两所述第一活动支座以及所述第二活动支座之间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底座的中部面向所述车框架的一侧设有弹力保护装置;所述显示屏、所述方向盘控制器均连接一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控制连接与各所述电动伸缩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驾驶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组包括: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三支座、第四支座、第五支座、第六支座,两所述第一活动支座分别与所述第六支座、第一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良
申请(专利权)人:帝悦精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