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员安全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54139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驾驶员安全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车辆,包括主梁以及与主梁相对固定设置的转向管立柱和转向管支架,主梁上还固定连接有座椅基座,所述驾驶员安全结构还包括用于增加碰撞范围的前防撞结构,所述前防撞结构连接在所述主梁前部且横向延伸。前防撞结构增加了驾驶员安全结构前部承受碰撞的范围,在车辆前部受到正面或偏置碰撞时,会撞击到驾驶员安全结构的前防撞结构,前防撞结构将碰撞载荷传递给主梁,主梁带动转向管立柱、转向管支架及座椅基座整体向后移动,确保转向管支架与座椅基座间距不会发生变化的同时也避免了车辆前部或侧面变形对驾驶员的挤压,保障了驾驶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驶员安全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防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驾驶员安全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发生前部正面碰撞事故,最危险的便是驾驶员,当发生较高速的正面碰撞事故时,车辆前部容易发生变形导致方向盘挤压驾驶员,不能够保证驾驶员生存空间,给驾驶员人身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因此需要一种具有碰撞中能够保证方向盘与座椅保持距离不变的结构的车辆,在发生碰撞过程中使方向盘和驾驶员座椅能够同时后移保证驾驶员生存空间,从而保护了驾驶员的安全。中国专利CN204124213U公开了一种客车驾驶员保护结构,包括司机座椅滑动梁,司机座椅滑动梁上设有转向管柱支架立柱,转向管柱支架立柱的上端设有转向管柱支架,转向管柱支架上连接有转向管柱方向盘,司机座椅滑动梁上设有司机座椅固定凸台,司机座椅固定凸台上安装有司机座椅,司机座椅滑动梁、转向管柱支架立柱、转向管柱支架及司机座椅固定凸台焊接成一个整体。在司机座椅滑动梁前部受到碰撞时可带动转向管柱支架立柱、转向管柱方向盘、司机座椅固定凸台、司机座椅整体向后滑动。但是,该客车驾驶员保护结构前碰撞承接面积较小,仅是一个司机座椅滑动梁截面的碰撞面积,只有碰撞发生在司机座椅滑动梁正前方时该客车驾驶员保护机构才能向后方移动,前碰撞发生在司机座椅滑动梁左侧或右侧该结构均不能起到作用,容易造成车辆变形挤压驾驶员,威胁驾驶员生命安全的情况。该结构保护驾驶员的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车辆受到前部或偏置碰撞时能够整体移动的驾驶员安全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该驾驶员安全结构的车辆。本技术的驾驶员安全结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驾驶员安全结构,包括主梁、连接在主梁前端用于安装方向盘的转向管立柱和转向管支架、连接在主梁上用于安装座椅的座椅基座,所述驾驶员安全结构还包括用于增加碰撞面积的前防撞结构,所述前防撞结构连接在所述主梁前部且横向延伸。横向延伸的前防撞结构增加了驾驶员安全结构前部承受碰撞的范围,在车辆前部受到正面或偏置碰撞时,会撞击到驾驶员安全结构的前防撞结构,前防撞结构将碰撞载荷传递给主梁,主梁带动转向管立柱、转向管支架及座椅基座整体向后移动,确保转向管支架与座椅基座间距不会发生变化的同时也避免了车辆前部或侧面变形对驾驶员的挤压,保障了驾驶员的安全。所述前防撞结构为防撞架,所述防撞架由两个以上上下间隔设置的横梁和连接所述横梁的竖梁构成。防撞架增加了前防撞结构承受碰撞的面积。至少一个所述的横梁的后侧连接有纵梁,主梁的后端通过后辅梁与纵梁连接。纵梁增加了前防撞结构的向后传力路径,且横梁、后辅梁与纵梁构成了框型结构,加强了驾驶员安全结构的整体强度。所述防撞架的横梁有两个,位于下侧的横梁的后侧还连接有由前向后倾斜向上延伸的斜梁,所述斜梁的后端连接在主梁或纵梁上。当前防撞结构受到碰撞时,通过斜梁将撞击力向后传递到主梁或纵梁,推动主梁带动转向管立柱、转向管支架及座椅基座沿撞击力的方向整体移动,加强了驾驶员安全结构的前部的强度。所述转管立柱固定连接在位于最上侧的横梁上。所述主梁上开有用于供车辆转向轴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位置的两侧沿主梁延伸方向连接有加强辅梁。由于主梁上开有通孔位置强度较主梁其它位置相对较弱,连接加强辅梁可加强通孔处主梁强度。所述座椅基座是“Ω”型,所述座椅基座通过两侧翻边安装在所述纵梁上。该结构工艺简单、连接紧固。所述座椅基座是底面为中空的方形结构,焊接连接在所述纵梁上。座椅基座直接与纵梁焊接连接,无需增加其它结构。本技术的车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包括驾驶员安全结构,所述驾驶员安全结构包括主梁、连接在主梁前端用于安装方向盘的转向管立柱和转向管支架、连接在主梁上用于安装座椅的座椅基座,所述驾驶员安全结构还包括用于增加碰撞面积的前防撞结构,所述前防撞结构连接在所述主梁前部且横向延伸。横向延伸的前防撞结构增加了驾驶员安全结构前部承受碰撞的范围,在车辆前部受到正面或偏置碰撞时,会撞击到驾驶员安全结构的前防撞结构,前防撞结构将碰撞载荷传递给主梁,主梁带动转向管立柱、转向管支架及座椅基座整体向后移动,确保转向管支架与座椅基座间距不会发生变化的同时也避免了车辆前部或侧面变形对驾驶员的挤压,保障了驾驶员的安全。所述前防撞结构为防撞架,所述防撞架由两个以上上下间隔设置的横梁和连接所述横梁的竖梁构成。防撞架增加了前防撞结构承受碰撞的面积。至少一个所述的横梁的后侧连接有纵梁,主梁的后端通过后辅梁与纵梁连接。纵梁增加了前防撞结构的向后传力路径,且横梁、后辅梁与纵梁构成了框型结构,加强了驾驶员安全结构的整体强度。所述防撞架的横梁有两个,位于下侧的横梁的后侧还连接有由前向后倾斜向上延伸的斜梁,所述斜梁的后端连接在主梁或纵梁上。当前防撞结构受到碰撞时,通过斜梁将撞击力向后传递到主梁或纵梁,推动主梁带动转向管立柱、转向管支架及座椅基座沿撞击力的方向整体移动,加强了驾驶员安全结构的前部的强度。所述转管立柱固定连接在位于最上侧的横梁上。所述主梁上开有用于供车辆转向轴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位置的两侧沿主梁延伸方向连接有加强辅梁。由于主梁上开有通孔位置强度较主梁其它位置相对较弱,连接加强辅梁可加强通孔处主梁强度。所述座椅基座是“Ω”型,所述座椅基座通过两侧翻边安装在所述纵梁上。该结构工艺简单、连接紧固。所述座椅基座是底面为中空的方形结构,焊接连接在所述纵梁上。座椅基座直接与纵梁焊接连接,无需增加其它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车辆的实施例1的驾驶员安全结构位于整个车架中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辆的实施例1的驾驶员安全结构位于整个车架中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车辆的实施例1的驾驶员安全结构位于整个车架中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车辆的实施例1的驾驶员安全结构位于整个车架中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车辆的实施例1的驾驶员安全结构位于整个车架中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车辆的实施例2的驾驶员安全结构位于整个车架中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的车辆的实施例2的驾驶员安全结构的座椅基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车辆的实施例2的驾驶员安全结构的座椅基座的展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车辆,包括驾驶员安全结构。驾驶员安全结构包括从前向后延伸的主梁2,主梁2前端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前横梁34,当车辆前部受到碰撞时,前横梁34可增加驾驶员安全结构前部承受碰撞的面积。安装有转向管支架42的转向管立柱41连接在前横梁34上方,用于安装车辆的方向盘。主梁2的前端还设有供车辆方向盘转向轴通过的椭圆形通孔43,由于椭圆形通孔43处主梁2强度较其它位置相对较弱,为加强该处强度,在主梁2位于椭圆形通孔43的两侧沿主梁2延伸方向连接有加强辅梁44。主梁2后端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用于加强驾驶员安全结构整体强度的后辅梁35,后辅梁35与底盘车架1间留有一定间距,以便驾驶员安全结构后移。连接在前横梁34后侧的左纵梁31、右纵梁32平行设置于主梁2的左、右两侧,通过横撑71与主梁2固定连接,左纵梁31、右纵梁32后端连接在后辅梁35上。左、右纵梁增加了前横梁34的向后传力路径。前横梁34、后辅梁35、左纵梁31、右纵梁32构成了框型结构,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驾驶员安全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驾驶员安全结构,包括主梁以及与主梁相对固定设置的转向管立柱和转向管支架,主梁上还固定连接有座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员安全结构还包括用于增加碰撞范围的前防撞结构,所述前防撞结构连接在所述主梁前部且横向延伸,所述主梁上开有用于供车辆转向轴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位置的两侧沿主梁延伸方向连接有加强辅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员安全结构,包括主梁以及与主梁相对固定设置的转向管立柱和转向管支架,主梁上还固定连接有座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员安全结构还包括用于增加碰撞范围的前防撞结构,所述前防撞结构连接在所述主梁前部且横向延伸,所述主梁上开有用于供车辆转向轴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位置的两侧沿主梁延伸方向连接有加强辅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员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结构为防撞架,所述防撞架由两个以上上下间隔设置的横梁和连接所述横梁的竖梁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员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的横梁的后侧连接有纵梁,主梁的后端通过后辅梁与纵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驾驶员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架的横梁有两个,位于下侧的横梁的后侧还连接有由前向后倾斜向上延伸的斜梁,所述斜梁的后端连接在主梁或纵梁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英司俊德李建平崔崇祯申非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