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康复锻炼的体育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48804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01:31
肢体康复锻炼的体育器材,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壳体,壳体内下部设置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两端穿过壳体侧壁各连接一根转杆的一端,转杆另一端铰接连接脚踏板一侧的中央位置,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第一皮带轮,壳体内中部设置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两端设置在壳体内两侧,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转轴两侧各设置一块固定板,第二转轴上两侧设置外螺纹,固定板外侧设置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受伤运动员独立完成康复训练,且通过调整配重块可以控制运动员的运动量,可根据运动员的康复情况逐步加大运动量从而使运动员能合理的进行康复训练,避免二次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肢体康复锻炼的体育器材
本技术属于体育器材领域,具体地说是肢体康复锻炼的体育器材。
技术介绍
现在运动员受伤后为了能够尽快痊愈会进行康复训练,但是运动员进行康复训练时需他人协助完成肢体力量训练、肢体灵活度训练等康复训练,运动员无法单独完成。目前还没有一种装置能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肢体康复锻炼的体育器材,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肢体康复锻炼的体育器材,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壳体,壳体内下部设置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两端穿过壳体侧壁各连接一根转杆的一端,转杆另一端铰接连接脚踏板一侧的中央位置,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第一皮带轮,壳体内中部设置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两端设置在壳体内两侧,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转轴两侧各设置一块固定板,第二转轴上两侧设置外螺纹,固定板外侧设置螺栓,螺栓与第二转轴螺纹配合,螺栓与固定板之间设置配重块,配重块上设置凹槽,第二转轴能进入凹槽,螺栓与固定板能将配重块固定,所述的壳体一侧与第二转轴对应位置开设透槽,透槽内设置挡板,挡板顶部与透槽铰接连接,第二转轴上设置第三皮带轮,壳体内上部设置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固定安装第四皮带轮,第三转轴两端穿过壳体侧壁各连接一根摇杆的一端,摇杆的另一端连接摇柄。如上所述的肢体康复锻炼的体育器材,所述的脚踏板上后部设置弧形板,脚踏板上前部设置固定环,固定环上铰接斜板,斜板上端连接两条绑腿带,两条绑腿带能通过魔术贴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能实现受伤运动员独立完成康复训练,且通过调整配重块可以控制运动员的运动量,可根据运动员的康复情况逐步加大运动量从而使运动员能合理的进行康复训练,避免二次受伤。本技术在使用时根据运动员的恢复情况选择添加不同的配重块,更换配重块时将螺栓拧开,将原有配重块取下,将要换上的配重块的凹槽对准第二转轴插入,拧紧螺栓即可;壳体上开设透槽便于更换配重块,挡板避免外界异物进入。使用时运动员摇动上部摇柄带动摇杆转动,摇杆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配重块转动,同时第二转轴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转杆和脚踏板转动,实现了手脚同步运动,能有效的恢复运动员的肢体协调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4是图2的B向视图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底座2壳体3第一转轴4转杆5脚踏板6第一皮带轮7第二转轴8第二皮带轮9固定板10螺栓11配重块12凹槽13第三皮带轮14第三转轴15第四皮带轮16摇杆17摇柄18弧形板19固定环20斜板21绑腿带22魔术贴23透槽24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肢体康复锻炼的体育器材,如图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壳体2,壳体2内下部设置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两端穿过壳体2侧壁各连接一根转杆4的一端,转杆4另一端铰接连接脚踏板5一侧的中央位置,第一转轴3上固定安装第一皮带轮6,壳体2内中部设置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两端设置在壳体2内两侧,第二转轴7上固定安装第二皮带轮8,第一皮带轮6与第二皮带轮8通过皮带连接,第二转轴7两侧各设置一块固定板9,第二转轴7上两侧设置外螺纹,固定板9外侧设置螺栓10,螺栓10与第二转轴7螺纹配合,螺栓10与固定板9之间设置配重块11,配重块11上设置凹槽12,第二转轴7能进入凹槽12,螺栓10与固定板9能将配重块11固定,所述的壳体2一侧与第二转轴7对应位置开设透槽23,透槽23内设置挡板24,挡板24顶部与透槽23铰接连接,第二转轴7上设置第三皮带轮13,壳体2内上部设置第三转轴14,第三转轴14上固定安装第四皮带轮15,第三转轴14两端穿过壳体2侧壁各连接一根摇杆16的一端,摇杆16的另一端连接摇柄17。本技术能实现受伤运动员独立完成康复训练,且通过调整配重块11可以控制运动员的运动量,可根据运动员的康复情况逐步加大运动量从而使运动员能合理的进行康复训练,避免二次受伤。本技术在使用时根据运动员的恢复情况选择添加不同的配重块11,更换配重块11时将螺栓10拧开,将原有配重块11取下,将要换上的配重块11的凹槽12对准第二转轴7插入,拧紧螺栓10即可;壳体2上开设透槽23便于更换配重块11,挡板24避免外界异物进入。使用时运动员摇动上部摇柄17带动摇杆16转动,摇杆16带动第三转轴14转动,第三转轴14带动第二转轴7转动。第二转轴7带动配重块11转动,同时第二转轴7带动第一转轴3转动,第一转轴3带动转杆4和脚踏板5转动,实现了手脚同步运动,能有效的恢复运动员的肢体协调性。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脚踏板5上后部设置弧形板18,脚踏板5上前部设置固定环19,固定环19上铰接斜板20,斜板20上端连接两条绑腿带21,两条绑腿带21能通过魔术贴22固定连接。腿部受伤的运动员可将脚前部伸入固定环19,脚后部与弧形板18配合,两条绑腿带21通过魔术贴22绑定在腿部,斜板20能对腿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二次受伤。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肢体康复锻炼的体育器材

【技术保护点】
肢体康复锻炼的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壳体(2),壳体(2)内下部设置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两端穿过壳体(2)侧壁各连接一根转杆(4)的一端,转杆(4)另一端铰接连接脚踏板(5)一侧的中央位置,第一转轴(3)上固定安装第一皮带轮(6),壳体(2)内中部设置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两端设置在壳体(2)内两侧,第二转轴(7)上固定安装第二皮带轮(8),第一皮带轮(6)与第二皮带轮(8)通过皮带连接,第二转轴(7)两侧各设置一块固定板(9),第二转轴(7)上两侧设置外螺纹,固定板(9)外侧设置螺栓(10),螺栓(10)与第二转轴(7)螺纹配合,螺栓(10)与固定板(9)之间设置配重块(11),配重块(11)上设置凹槽(12),第二转轴(7)能进入凹槽(12),螺栓(10)与固定板(9)能将配重块(11)固定,所述的壳体(2)一侧与第二转轴(7)对应位置开设透槽(23),透槽(23)内设置挡板(24),挡板(24)顶部与透槽(23)铰接连接,第二转轴(7)上设置第三皮带轮(13),壳体(2)内上部设置第三转轴(14),第三转轴(14)上固定安装第四皮带轮(15),第三转轴(14)两端穿过壳体(2)侧壁各连接一根摇杆(16)的一端,摇杆(16)的另一端连接摇柄(17)。...

【技术特征摘要】
1.肢体康复锻炼的体育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壳体(2),壳体(2)内下部设置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两端穿过壳体(2)侧壁各连接一根转杆(4)的一端,转杆(4)另一端铰接连接脚踏板(5)一侧的中央位置,第一转轴(3)上固定安装第一皮带轮(6),壳体(2)内中部设置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两端设置在壳体(2)内两侧,第二转轴(7)上固定安装第二皮带轮(8),第一皮带轮(6)与第二皮带轮(8)通过皮带连接,第二转轴(7)两侧各设置一块固定板(9),第二转轴(7)上两侧设置外螺纹,固定板(9)外侧设置螺栓(10),螺栓(10)与第二转轴(7)螺纹配合,螺栓(10)与固定板(9)之间设置配重块(11),配重块(11)上设置凹槽(12),第二转轴(7)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宇向家俊魏星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