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供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4876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供电电路,包括电池供电端、外接电源供电端和后端系统供电端,电池供电端通过电池供电开关模块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连接,外接电源供电端通过DC供电开关模块与后端系统供电端连接,DC供电开关模块、电池供电开关模块均与切换电路连接。该电子设备供电电路可根据电池供电端、外接电源供电端的电压变化进行切换,使电子设备在电池供电与外接电源供电直接进行切换,当电子设备与外接电源连接时,电子设备可直接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这样就不会影响电池的充电速度,节约电池的充电时间。同时也能保证电子设备在没有电池的情况下后端系统的正常供电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供电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供电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可通过电池和外接电源两种方式进行供电的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电子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现在的电子设备,特别是手持(消费)电子设备中,电池供电是必不可少的,电池通过供电电路给电子设备供电,驱动电子设备工作。但电池由于现有技术的束缚,电池续航时间一直阻碍着手持设备向着高性能的方向发展,为了保证续航时间有时甚至会不得不牺牲掉电子设备一些性能。为了能够解决电池续航的问题、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尽量缩短电池充电的时间,使电池能够快速进行充电。电子设备的电池需要通过充电器来进行充电,现阶段很多手持设备的电池都是不可拆卸的,在充电时需要直接将充电器插在电子设备上进行充电。电子设备在充电的过程中,有时电子设备也会处于工作状态,如在充电过程中使用手机。在这种情况下充电的同时电池也会因为后端系统工作而消耗电力,所以充电的进度就会变慢,延长电池的充电时间。再有现有的电子设备,如果存在电池损坏、缺失或在很低的温度下电池没电又无法充电的情况,用电源也无法给设备供电工作,这样就增大了在突发情况下电子设备无法工作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电池和外接电源两种方式分别进行供电的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供电电路,包括电池供电端、外接电源供电端和后端系统供电端,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用于为电子设备的后端系统供电,所述电池供电端通过电池供电开关模块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连接,所述外接电源供电端通过DC供电开关模块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连接,所述DC供电开关模块、电池供电开关模块均与切换电路连接,当所述电池供电端为高电平,所述外接电源供电端为低电平时,所述切换电路使所述电池供电开关模块导通,所述DC供电开关模块截止,所述电池供电端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导通,当所述外接电源供电端为高电平,所述切换电路使所述电池供电开关模块截止,所述DC供电开关模块导通,所述外接电源供电端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导通。优选的,所述DC供电开关模块为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外接电源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切换电路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池供电开关模块为第二MOS管,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池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切换电路连接。优选的,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池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通过第四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基极并联后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连接。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供电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电子设备供电电路设置有电池供电端、外接电源供电端,并分别通过电池供电开关模块、DC供电开关模块与后端系统供电端连接,同时通过切换电路控制电池供电开关模块、DC供电开关模块的通断,这样就可根据电池供电端、外接电源供电端的电压变化进行切换,使电子设备在电池供电与外接电源供电直接进行切换,当电子设备与外接电源连接时,电子设备可直接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这样就不会影响电池的充电速度,节约电池的充电时间。同时也能保证电子设备在没有电池的情况下后端系统的正常供电和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框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切换电路与电池供电开关模块、DC供电开关模块的连接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电池供电开关模块;2、DC供电开关模块;3、切换电路;Q1、第一MOS管;Q2、第一三极管;Q3、第二MOS管;Q4、第二三极管;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供电电路,该供电电路包括两个供电输入端和一个供电输出端,两个供电输入端分别为电池供电端BAT_IN、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电池供电端BAT_IN用于电池供电,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用于外接电源供电。供电输出端为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用于为电子设备的后端系统供电。电池供电端BAT_IN通过电池供电开关模块1与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连接,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通过DC供电开关模块2与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连接,DC供电开关模块1、电池供电开关模块2均与切换电路3连接,切换电路3可控制DC供电开关模块1、电池供电开关模块2的开关。当电池供电端BAT_IN为高电平,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为低电平时,即电子设备需要通过电池供电时,切换电路3可使电池供电开关模块1导通,DC供电开关模块2截止,此时电池供电端BAT_IN与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导通,这样就可通过电池给电子设备供电。当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为高电平,切换电路3使电池供电开关模块1截止,DC供电开关模块2导通,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与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导通,此时无论是否有电池供电,电子设备都是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DC供电开关模块1为第一MOS管Q1,电池供电开关模块为第二MOS管Q3。第一MOS管Q1的源极与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连接,第一MOS管Q1的漏极与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第一MOS管Q1的栅极与切换电路3连接。第二MOS管Q3的源极与电池供电端BAT_IN连接,第二MOS管Q3的漏极与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第二MOS管Q3的栅极与切换电路连接。切换电路3包括第一三极管Q2和第二三极管Q4,第一三极管Q2和第二三极管Q4可集成在一个芯片内。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池供电端BAT_IN连接,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二MOS管Q3的栅极连接,第二MOS管Q3的栅极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基极并联后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第二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第一MOS管Q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子设备供电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供电电路,包括电池供电端(BAT_IN)、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和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用于为电子设备的后端系统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供电端(BAT_IN)通过电池供电开关模块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连接,所述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通过DC供电开关模块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连接,所述DC供电开关模块、电池供电开关模块均与切换电路连接,当所述电池供电端(BAT_IN)为高电平,所述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为低电平时,所述切换电路使所述电池供电开关模块导通,所述DC供电开关模块截止,所述电池供电端(BAT_IN)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导通,当所述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为高电平,所述切换电路使所述电池供电开关模块截止,所述DC供电开关模块导通,所述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供电电路,包括电池供电端(BAT_IN)、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和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用于为电子设备的后端系统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供电端(BAT_IN)通过电池供电开关模块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连接,所述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通过DC供电开关模块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连接,所述DC供电开关模块、电池供电开关模块均与切换电路连接,当所述电池供电端(BAT_IN)为高电平,所述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为低电平时,所述切换电路使所述电池供电开关模块导通,所述DC供电开关模块截止,所述电池供电端(BAT_IN)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导通,当所述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为高电平,所述切换电路使所述电池供电开关模块截止,所述DC供电开关模块导通,所述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与所述后端系统供电端(MIAN_PWR)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供电开关模块为第一MOS管(Q1),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外接电源供电端(DC_IN)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权陈志炜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辰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