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树干钻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45815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6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树干钻孔机,包括左背包和右背包,所述左背包和所述右背包的上下部位均分别设置有上背带和下背带,所述上背带端部设置有背带卡扣,所述下背带端部设置有背带卡座,所述背带卡扣和所述背带卡座适配,所述左背包内放置有连接线和逆变器,所述右背包内放置有手电钻和电池组,所述连接线与所述逆变器以及所述电池组适配,所述手电钻与所述逆变器适配。该便携式树干钻孔机结构简单、重量轻、便携性好、操作容易、无烟排放、声音小、效率高并且安全可靠,适合在林区进行油楠树钻孔采油或白木香钻孔结香以及松树等钻孔取脂工作时使用,特别适用于硬木类树种的树干钻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树干钻孔机
本技术涉及树干钻孔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树干钻孔机。
技术介绍
传统上在林区进行树干钻孔时,主要采用手工钻进行。手工钻虽然携带轻便,但在钻孔时费力且效率低下,对于一些材质很硬的硬木类树种很难进行钻孔。近年来,国内相继研发了新式多用途树干打孔器和便携式钻孔机;但前者钻孔的直径偏小并且深度偏浅,不太适宜于钻孔取油或钻孔结香等,而后者利用汽油钻孔机钻孔则存在设备携带不便以及手持操控难度大、钻孔烟雾大以及安全性偏差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树干钻孔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树干钻孔机,包括左背包和右背包,所述左背包和所述右背包的上下部位均分别设置有上背带和下背带,所述上背带端部设置有背带卡扣,所述下背带端部设置有背带卡座,所述背带卡扣和所述背带卡座适配,所述左背包内放置有连接线和逆变器,所述右背包内放置有手电钻和电池组,所述连接线与所述逆变器以及所述电池组适配,所述手电钻与所述逆变器适配。优选的,所述左背包内设置有连接线袋和逆变器袋,所述连接线放置在是连接线袋内,所述逆变器放置在所述逆变器袋内。优选的,所述右背包内设置有手电钻袋和电池组袋,所述手电钻放置在所述手电钻袋内,所述电池组放置在所述电池组袋内。优选的,所述左背包和所述右背包上均设置有一组固定头,所述固定头与连接带连接,所述左背包上的连接带端部设置有连接带卡扣,所述右背包上的连接带端部设置有连接带卡座,所述连接带卡扣和所述连接带卡座适配。优选的,所述左背包的上下两端的一侧位置上均设置有粘扣带,所述右背包的上下两端的一侧位置上均设置有粘扣带座,所述粘扣带和所述粘扣带座适配。优选的,所述逆变器一侧设置有输出接口和散热风扇,所述逆变器另一侧设置有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与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线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上的输电接口连接,所述输出接口与所述手电钻的电插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树干钻孔机使用时,使用人员可以将左背包和右背包通过连接带卡扣和连接带卡座连接在一起,连接之后在将粘扣带扣在粘扣带座上起到进一步的连接作用,这样的设计加强了连接效果,使得左背包和右背包的连接非常可靠,连接完毕之后,使用者可将左背包右侧的上背带和下背带翻到左背包的外侧并扣合,将右背包左侧的上背带和下背带翻到右背包的外侧并扣合,这样使用者就可以将左背包左侧上背带和下背带扣合并背到左肩上,将右背包右侧的上背带和下背带扣合并背到右肩上,方便简单,当两个工作人员一同进山时,则可将左背包和右背包拆开,然后两个工作人员各自背上一个背包,减轻了一个人的负重量,进行钻孔工作时,则将左背包和右背包中的连接线、逆变器、手电钻以及电池组取出,可根据实际需求更换与手电钻匹配的可替换钻头,手电钻为空载转速550r/min、额定输入功能为600W的手电钻;逆变器选择24V转220V、输出功率为2000W的纯正正弦波逆变器,电池组选择输出电压范围为22.8V-25.2V、额定功率501W的锂聚电池组,连接线的一端采用红黑公母接头,可与电池组自带的红黑公母接头相对接,连接线另一端可与逆变器输入接口相匹配,钻孔时,首先通过连接线将电池组与逆变器连接,形成供电与变电系统;其次,将所需规格的可替换钻头夹持在手电钻上;然后,将手电钻的电插头插入逆变器对应的输出接口中,电池组给手电钻供电,而电池组的供电电压经过逆变器的调整,可变为高压供手电钻工作使用,提高了输出电压,能够驱动功率更高的手电钻,手电钻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求更换可替换钻头,按动手电钻开关即可对树干进行钻孔;本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便携性好、操作容易、无烟排放、声音小、效率高并且安全可靠,适合在林区进行油楠树钻孔采油或白木香钻孔结香以及松树等钻孔取脂工作时使用,特别适用于硬木类树种的树干钻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背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右背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池组、手电钻、逆变器、连接线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背包,2、右背包,3、上背带,4、下背带,5、背带卡扣,6、背带卡座,7、连接线,8、逆变器,9、手电钻,10、电池组,11、连接线袋,12、逆变器袋,13、手电钻袋,14、电池组袋,15、固定头,16、连接带,17、连接带卡扣,18、连接带卡座,19、粘扣带,20、粘扣带座,21、输出接口,22、散热风扇,23、输入接口,24、输电接口,25、电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树干钻孔机,包括左背包1和右背包2,所述左背包1和所述右背包2的上下部位均分别设置有上背带3和下背带4,所述上背带3端部设置有背带卡扣5,所述下背带4端部设置有背带卡座6,所述背带卡扣5和所述背带卡座6适配,所述左背包1内放置有连接线7和逆变器8,所述右背包2内放置有手电钻9和电池组10,所述连接线7与所述逆变器8以及所述电池组10适配,所述手电钻9与所述逆变器8适配,所述左背包1内设置有连接线袋11和逆变器袋12,所述连接线7放置在是连接线袋11内,所述逆变器8放置在所述逆变器袋12内,所述右背包2内设置有手电钻袋13和电池组袋14,所述手电钻9放置在所述手电钻袋13内,所述电池组10放置在所述电池组袋14内,所述左背包1和所述右背包2上均设置有一组固定头15,所述固定头15与连接带16连接,所述左背包1上的连接带端部设置有连接带卡扣17,所述右背包2上的连接带端部设置有连接带卡座18,所述连接带卡扣17和所述连接带卡座18适配,所述左背包1的上下两端的一侧位置上均设置有粘扣带19,所述右背包2的上下两端的一侧位置上均设置有粘扣带座20,所述粘扣带19和所述粘扣带座20适配,所述逆变器8一侧设置有输出接口21和散热风扇22,所述逆变器8另一侧设置有输入接口23,所述输入接口23与所述连接线7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线7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电池组10上的输电接口24连接,所述输出接口21与所述手电钻9的电插头25连接。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携式树干钻孔机时,使用人员可以将左背包1和右背包2通过连接带卡扣17和连接带卡座18连接在一起,连接之后在将粘扣带19扣在粘扣带座20上起到进一步的连接作用,这样的设计加强了连接效果,使得左背包1和右背包2的连接非常可靠,连接完毕之后,使用者可将左背包1右侧的上背带3和下背带4翻到左背包1的外侧并扣合,将右背包2左侧的上背带3和下背带4翻到右背包2的外侧并扣合,这样使用者就可以将左背包1左侧上背带3和下背带4扣合并背到左肩上,将右背包2右侧的上背带3和下背带4扣合并背到右肩上,方便简单;当两个工作人员一同进山时,则可将左背包1和右背包2拆开,然后两个工作人员各自背上一个背包,减轻了一个人的负重量;进行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树干钻孔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树干钻孔机,包括左背包(1)和右背包(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背包(1)和所述右背包(2)的上下部位均分别设置有上背带(3)和下背带(4),所述上背带(3)端部设置有背带卡扣(5),所述下背带(4)端部设置有背带卡座(6),所述背带卡扣(5)和所述背带卡座(6)适配,所述左背包(1)内放置有连接线(7)和逆变器(8),所述右背包(2)内放置有手电钻(9)和电池组(10),所述连接线(7)与所述逆变器(8)以及所述电池组(10)适配,所述手电钻(9)与所述逆变器(8)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树干钻孔机,包括左背包(1)和右背包(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背包(1)和所述右背包(2)的上下部位均分别设置有上背带(3)和下背带(4),所述上背带(3)端部设置有背带卡扣(5),所述下背带(4)端部设置有背带卡座(6),所述背带卡扣(5)和所述背带卡座(6)适配,所述左背包(1)内放置有连接线(7)和逆变器(8),所述右背包(2)内放置有手电钻(9)和电池组(10),所述连接线(7)与所述逆变器(8)以及所述电池组(10)适配,所述手电钻(9)与所述逆变器(8)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树干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背包(1)内设置有连接线袋(11)和逆变器袋(12),所述连接线(7)放置在是连接线袋(11)内,所述逆变器(8)放置在所述逆变器袋(1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树干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背包(2)内设置有手电钻袋(13)和电池组袋(14),所述手电钻(9)放置在所述手电钻袋(13)内,所述电池组(10)放置在所述电池组袋(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锦昌尹光天邹文涛李荣生余纽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