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葱的贮藏保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42223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6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葱的贮藏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前处理:在大葱采收前1~3天,使用赤霉素和6‑苄氨基嘌呤混合水溶液对大葱进行喷洒处理;(2)空库消毒:大葱入库前1~3天,使用烟熏消毒剂进行空库灭菌处理;(3)采收;(4)快速预冷和低温预贮:大葱入库快速预冷后,低温预贮2~10天;(5)保鲜处理:大葱预冷期间、包装前使用杀菌热雾剂进行杀菌处理;(6)包装:将保鲜处理后的大葱装入透气性包装袋,每袋10~25 kg;(7)冷藏:将包装处理后的大葱,在温度‑1~0℃,湿度为75~80%条件下贮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用、安全、有效的大葱的贮藏保鲜技术,实现大葱冷藏4‑6个月以上,产品质量新鲜,显著减少微生物病害以及失重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葱的贮藏保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大葱的贮藏保鲜方法。
技术介绍
大葱,属百合科葱属,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葱的一种,可分为普通大葱、分葱、胡葱和楼葱四个类型,原产于中国西部和苏联西伯利亚,由野生种在中国驯化选育而成,后经朝鲜、日本传至欧洲。葱的上部为青色葱叶,下部为白色葱白,主要以叶鞘组成的假茎和嫩叶供食用,有一种独特的香辣味,来源于挥发硫化物——葱素,能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常吃葱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堆积;葱还具有利肺通阳、发汗解表、通乳止血、定痛疗伤的功效,用于痢疾、腹疼痛、关节炎、便秘等症,是人们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长期以来,对大葱的研究多集中于品种资源、营养成分分析、栽培方式、病虫害研究及组织培养等方面,广大葱农为维持生产,盲目选择品种、盲目使用化肥农药,不仅造成了投入成本的增高,也极大地影响了大葱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产品的化肥、农药污染加重,限制了我国大葱的出口。此外,我国以秋收冬贮为主的传统大葱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春夏季节保鲜大葱的需要;且目前对大葱的保鲜技术研究很少,市场上缺乏完整的贮藏保鲜方法及技术,大葱采后极易出现失水干缩、葱白易衰老木质化及葱叶易腐烂长霉等问题,严重影响大葱的品质,成为制约大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大葱品质的因素主要包括采前因素(品种、施肥管理等)、采收过程(采收时期)、采后处理等。重视采收和采后处理及贮藏对大葱保鲜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大葱品质的采前因素有品种、施肥和管理。优良品种是优质高产栽培的基础和决定条件,除对产量的要求外,口味、葱白硬度以及性状统一度等也为衡量指标。施肥方面,大葱喜氮、钾肥,追肥应以氮肥为主,重用钾肥,兼顾磷肥。追肥、培土是促进葱白生长、提高大葱品质的重要措施,适时、足量追肥也是夺取大葱高产、提升优等品率的重要手段。管理方面,合理浇水及进行病虫害预防和防治等对提高大葱产量和品质具有重大的作用,可优先选用高效低毒残留少的生物农药或天然植物源杀菌剂。大葱的收获期因栽培形式、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生长程度不同而异,要灵活掌握。大葱收获时应避开早晨霜冻,因为霜冻后的大葱叶片挺直脆硬,容易碰断失水,也容易感染病害腐烂而影响产品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可暂缓收获,等白天气温上升,葱叶解冻时再收。收获大葱时可用大镐在大葱的一侧刨至须根处,把土劈向外侧,露出大葱基部,然后取出大葱。注意不要猛拉猛拔,以免损伤假茎、拉断茎盘或断根而降低质量及耐贮性。大葱采后处理若作为鲜葱上市,须将收获后的大葱去枯叶、黄叶,抖去泥土,然后根据不同的销售目的所要求的标准再进行分级等项处理,作为净菜上市的分级后的大葱应按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分别包装,每批产品的包装规格、单位、质量应一致。每件包装的净含量不得超过25kg,误差不超过2%,包装物大小要求一致、牢固,保持干燥清洁无污染。大葱属于耐寒性蔬菜,极耐贮藏,除了用低温冷库贮藏外,还可在冷凉、干燥、通风的自然条件下贮藏,并安全越冬,随时供应市场需求。冬贮大葱收获后,首先晾晒1~3天,使叶片和须根逐渐失水和干燥,假茎外皮干燥形成质膜保护层,以利贮藏,晾晒时一定要保存大葱绿叶,这样可以保持它的元气,不然叶子一断,大葱就容易慢慢发软甚至腐烂,不好保存。大葱耐低温能力极强,其假茎在-30℃的低温下放臵一段时间后,再放在0℃以上的低温条件下还可缓慢缓解,组织细胞仍具有生活力。因此,冬季可用低温贮藏法贮藏大葱。低温贮藏的适宜温度为0℃,温度过高,呼吸加强,抗逆性下降,加之微生物活动加强,易导致腐烂,同时会导致大葱结束休眠提早抽薹,还会导致大葱所含芳香物质加快挥发而丧失特有的风味品质。贮藏温度过低,大葱受冻,虽然产品还可食用,但消耗较大。常温贮藏时,适宜湿度为80%左右,湿度过高易腐烂。通风是大葱贮藏的特殊要求,这是因为空气流通能使大葱外表始终保持干燥,可有效地防止贮藏病害的发生。目前大葱主要贮藏方法及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下所示。(1)沟藏法:大葱收获后,先晒数小时,敲落根土,剔除病株、伤株,然后捆葱。每捆重12~15公斤,于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5~7天,使葱身外表的水分充分阴干。在阴干大葱外表水分的同时,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开沟,深0.8~1尺,沟距1.5~2尺,灌足底墒水然后把葱一捆靠一捆地栽入沟内,然后捆叶子依次盖于前捆上部,再用1尺的玉米秆靠葱捆四周扦一圈,便于通风散热,用土埋严葱白部分。寒流到来前用草帘或玉米秆稍加覆盖即可。(2)窖藏法:将采收后的大葱就地薄而均匀地铺在沟间,经风吹日晒后,使茎株上的泥土脱落,待葱白表层呈半干状态,扎成重7~10公斤的葱捆,并直立排列在地势高燥、有阳光、能遮雨的地方晾晒,每隔半月检查一次,以防腐烂。冬天气温下降至0℃时,移入地窖贮藏。贮藏过程如发现潮湿现象,可及时通风调节或将葱搬到日光下摊晒,然后再入窖继续贮藏。(3)冻藏法:大葱采收后晾干,叶子萎蔫,然后捆葱成捆,放在敞棚空屋中或屋外背阴、干燥、温度变化小的地方,用黄墒土埋住葱白部分贮存,这种方法既防冻保暖,又通风良好,不易腐烂变质,但是贮存量少,脱水严重,葱白外层的葱肉易干枯,皮层加厚损耗量大。(4)架藏法:为保证架藏大葱的质量,在贮藏前,需将大捆大葱打开,剔除伤、病及受潮湿的茎株,分扎成重约7~10公斤的小捆,依次堆放在贮藏架上,横着放或竖着放,中间留一捆葱的位置作为通风空隙,如果在露天架藏,应准备好必要的覆盖物,贮藏中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做好防雨、保暖等工作。(5)短期保鲜法:在阴凉靠墙的地方挖一个20厘米深的平底坑,坑底放3.3厘米厚的沙子,坑的四周用砖围住。先向池内倒6~7厘米深的水,待水渗下即将葱放人池内,每隔3~4天从池的四角内浇适量水,这样可保鲜1个月左右。(6)假植贮藏法:在院内或地里挖二个浅平底坑,将收获的大葱,除去伤、病株,捆成小捆假植在坑内,埋在葱根和葱白部分。埋好后大水浇灌,增加土壤温度,促进萌发新根,减缓葱叶干枯,延长保鲜时间。目前大葱贮藏采用的以上方法均为简易贮藏保鲜方法,尚未有安全、高效的大葱保鲜剂产品及完整系统的保鲜技术,大葱在采后贮藏中极易老化、失水、干缩和腐烂,品质明显下降,营养成分损失严重,且大葱贮藏期短,多适用于秋收冬贮,不能满足出口大葱周年均供应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安全、有效的大葱贮藏保鲜技术,解决大葱贮藏中失水干缩、采后损耗高,腐烂长霉及葱白衰老木质化、营养成分损失等技术难题,形成较完整的一套大葱保鲜方法,为大葱的贮藏保鲜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障,显著提高大葱的贮藏品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大葱贮藏保鲜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采前处理:在大葱采收前1~3天,使用赤霉素和6-苄氨基嘌呤混合水溶液对大葱进行喷洒处理;(2)空库消毒:大葱入库前1~3天,使用烟熏消毒剂进行空库灭菌处理;(3)采收:大葱采收时去除枯叶、黄叶,抖去泥土,根据粗细、长度进行分级。大葱采收后,按照挑选质量好、整齐一致的大葱,运输至预冷库,采收至预冷的时间越短越好;(4)快速预冷:大葱入库后快速预冷,预冷温度为-0.5~0.5℃,预冷时间为2~10天;(5)保鲜处理:大葱预冷期间、包装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葱的贮藏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前处理:在大葱采收前1~3天,使用赤霉素和6‑苄氨基嘌呤混合水溶液对大葱进行喷洒处理;(2)空库消毒:大葱入库前1~3天,使用烟熏消毒剂进行空库灭菌处理;(3)采收:大葱采收时去除枯叶、黄叶,抖去泥土,根据粗细、长度进行分级;(4)快速预冷和低温预贮:大葱入库快速预冷后,在‑0.5~0.5℃温度条件,75~80%湿度条件,低温预贮2~10天;(5)保鲜处理:大葱低温预贮期间、包装前使用杀菌热雾剂进行杀菌处理;(6)包装:将保鲜处理后的大葱装入透气性包装袋,每袋10~25 kg;(7)冷藏:将包装处理后的大葱,在温度‑1~0℃,湿度为75~80%条件下贮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葱的贮藏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前处理:在大葱采收前1~3天,使用赤霉素和6-苄氨基嘌呤混合水溶液对大葱进行喷洒处理;(2)空库消毒:大葱入库前1~3天,使用烟熏消毒剂进行空库灭菌处理;(3)采收:大葱采收时去除枯叶、黄叶,抖去泥土,根据粗细、长度进行分级;(4)快速预冷和低温预贮:大葱入库快速预冷后,在-0.5~0.5℃温度条件,75~80%湿度条件,低温预贮2~10天;(5)保鲜处理:大葱低温预贮期间、包装前使用杀菌热雾剂进行杀菌处理;(6)包装:将保鲜处理后的大葱装入透气性包装袋,每袋10~25kg;(7)冷藏:将包装处理后的大葱,在温度-1~0℃,湿度为75~80%条件下贮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葱的贮藏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采前处理赤霉素和6-苄氨基嘌呤混合水溶液中赤霉素浓度为20~80mg/kg,6-苄氨基嘌呤浓度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国甄方卉牟文良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营养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