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用光扩散片和背光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37331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5 0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上用光扩散片,能抑制由配置在背面侧的棱镜片的突出的条形棱镜部的形状等引起的亮度不均,并能抑制由与液晶面板的像素间距的干涉引起的闪烁的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用光扩散片配置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的棱镜片的表面侧,其具备基材层和层叠在所述基材层的表面侧的光扩散层,所述光扩散层具有树脂基体和分散在所述树脂基体中的树脂珠,所述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众数直径为2.5μm以上5.5μm以下,每单位面积的密度为9000个/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用光扩散片和背光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上用光扩散片和背光单元。
技术介绍
通过有效利用薄型、轻量、低耗电等特点,液晶显示装置大多被用作平板显示器,其用途在电视、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等手机终端、平板终端等携带型信息终端等中不断扩大。在这种液晶显示装置中,从背面侧照射液晶面板的背光方式得到普及,安装有侧光式(sidelighttype)、直下式等背光单元。这种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侧光式背光单元101通常如图5所示,具备:光源102;方形板状的导光板103,以端部沿着所述光源102的方式配置;多个光学片104,重叠配置在所述导光板103的表面侧;以及反射片105,配置在导光板103的背面侧。导光板103通常是合成树脂制的,采用聚碳酸酯、丙烯酸树脂等作为主成分。作为光源102,使用LED(发光二极管)和冷阴极管等,从小型化和省能量化等观点出发,当前普及了LED。此外,作为光学片104,使用(1)重叠在导光板103的表面侧,主要具有光扩散功能的下用光扩散片106;(2)重叠在下用光扩散片106的表面侧,具有使光线朝向法线方向侧的折射功能的棱镜片107;(3)重叠在棱镜片107的表面侧,通过使光线略微扩散来抑制由棱镜片107的棱镜部的形状等引起的亮度不均的上用光扩散片108(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77448号)。此外,作为所述上用光扩散片,通常具备基材层以及光扩散层,所述光扩散层层叠在所述基材层的表面侧,具有树脂基体和树脂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77448号可是,判明了,这种以往的上用光扩散片,如果应用于液晶面板的像素间距的极小化被促进了的液晶显示装置,则会产生由与配置在上用光扩散片的表面侧的液晶面板的像素间距的干涉引起的闪烁(也被称为“闪耀”、“不光滑”、“些微粗糙”、“莫尔条纹”、“光的干涉”、“不均”、“亮点”)。此外,本专利技术人经过专心研究的结果发现了,通过把上用光扩散片的光扩散层的树脂珠的粒径减小,使光扩散层表面的凹凸细密,能够降低所述闪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的问题而做出的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上用光扩散片和背光单元,能够抑制由配置在背面侧的棱镜片的棱镜部的形状等引起的亮度不均,并且能够抑制由与液晶面板的像素间距的干涉引起的闪烁的发生。用于解决所述的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上用光扩散片,其配置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的棱镜片的表面侧,所述上用光扩散片具备基材层和层叠在所述基材层的表面侧的光扩散层,所述光扩散层具有树脂基体和分散在所述树脂基体中的树脂珠,所述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众数直径为2.5μm以上5.5μm以下,每单位面积的密度为9000个/mm2以上24000个/mm2以下,所述光扩散层的平均厚度为2μm以上9μm以下。由于所述上用光扩散片的光扩散层具有树脂基体和树脂珠,所以在所述光扩散层的表面形成有起因于树脂珠的凹凸。因此,所述上用光扩散片通过利用所述凹凸使从背面侧入射的光线扩散,能够抑制由棱镜片的突出的条形棱镜部的形状等引起的亮度不均。此外,由于通过将所述上用光扩散片的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众数直径、每单位面积的密度和光扩散层的平均厚度设定在所述范围内,能够微小且高密度地随机地形成所述凹凸,所以能够抑制由与液晶面板的像素间距的干涉引起的闪烁的发生。优选的是,作为所述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粒径的变动系数为42%以下。这样,通过使所述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粒径的变动系数在所述上限以下,容易在光扩散层的表面形成微小且高密度的凹凸,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由与液晶面板的像素间距的干涉引起的闪烁的发生。优选的是,作为所述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粒度宽度为13μm以上20μm以下。这样,通过使所述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粒度宽度处于所述范围内,容易在光扩散层表面形成微小且高密度的凹凸,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由与液晶面板的像素间距的干涉引起的闪烁的发生。优选的是,作为所述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平均粒径D50为5.7μm以下。这样,通过使所述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平均粒径D50在所述上限以下,能够利用粒径小的多数的树脂珠抑制由与液晶面板的像素间距的干涉引起的闪烁,并且能够利用粒径相对大的少数的树脂珠防止与液晶面板等的粘附。优选的是,作为所述光扩散层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3μm以上1μm以下。这样,通过使所述光扩散层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处于所述范围内,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由与液晶面板的像素间距的干涉引起的闪烁的发生。优选的是,作为所述光扩散层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为1.5μm以上4.5μm以下,作为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RSm为30μm以上100μm以下。通过使所述光扩散层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和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RSm分别处于所述范围内,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由与液晶面板的像素间距的干涉引起的闪烁的发生。优选的是,所述光扩散层的树脂珠与基材层的表面实质上分离。这样,通过使所述光扩散层的树脂珠与基材层的表面实质上分离,当将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众数直径、每单位面积的密度和光扩散层的平均厚度设在所述范围内时,容易在光扩散层的表面形成微小且高密度的凹凸,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由与液晶面板的像素间距的干涉引起的闪烁的发生。此外,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背光单元,其包括:导光片,将从端面入射的光线向表面侧引导;光源,朝向所述导光片的端面照射光线;下用光扩散片,重叠在所述导光片的表面侧;棱镜片,配置在所述下用光扩散片的表面侧;以及上用光扩散片,重叠在所述棱镜片的表面侧,其中,作为所述上用光扩散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是上述上用光扩散片。由于所述背光单元的棱镜片的表面侧重叠有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上用光扩散片,所以通过利用形成在所述上用光扩散片的光扩散层表面的凹凸使从棱镜片射出的光线扩散,能够抑制由棱镜片的棱镜部的形状等引起的亮度不均。此外,由于所述背光单元的所述上用光扩散片的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众数直径、每单位面积的密度和光扩散层的平均厚度分别处于所述范围内,所以能够微小且高密度地随机地形成所述凹凸,能够抑制由与液晶面板的像素间距的干涉引起的闪烁的发生。优选的是,作为所述树脂珠的平均粒径D50与所述棱镜片的棱线的平均间距之比为0.06以上0.25以下。这样,通过使所述树脂珠的平均粒径D50与所述棱镜片的棱线的平均间距之比处于所述范围内,能够使从棱镜片射出的光线被所述上用光扩散片适当扩散,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由棱镜片的棱镜部的形状等引起的亮度不均。另外,在在本专利技术中,“表面侧”是指液晶显示装置的观看的人的一侧,“背面侧”是指“表面侧”相反的一侧。“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众数直径”是指从用激光衍射法测量到的累积分布计算出的众数直径。“树脂珠的每单位面积的密度”是指对从光扩散层的表面侧照射激光并从对形成在光扩散层的表面的微小凹凸的从凸部到凹部的表面形状进行扫描得到的任意10个部位的激光图像测量到的树脂珠的每单位面积的密度(个/mm2)进行平均后的值。“光扩散层的平均厚度”是指光扩散层表面的平均界面和光扩散层背面的平均界面的平均厚度。“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平均粒径”是指从用激光衍射法测量到的累积分布计算出的平均粒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上用光扩散片和背光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用光扩散片,其配置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的棱镜片的表面侧,所述上用光扩散片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用光扩散片具备基材层和层叠在所述基材层的表面侧的光扩散层,所述光扩散层具有树脂基体和分散在所述树脂基体中的树脂珠,所述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众数直径为2.5μm以上5.5μm以下,每单位面积的密度为9000个/mm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07 JP 2015-238932;2016.11.25 JP 2016-228731.一种上用光扩散片,其配置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的棱镜片的表面侧,所述上用光扩散片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用光扩散片具备基材层和层叠在所述基材层的表面侧的光扩散层,所述光扩散层具有树脂基体和分散在所述树脂基体中的树脂珠,所述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众数直径为2.5μm以上5.5μm以下,每单位面积的密度为9000个/mm2以上24000个/mm2以下,所述光扩散层的平均厚度为2μm以上9μ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用光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粒径的变动系数为42%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用光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粒度宽度为13μm以上20μ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用光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珠的体积基准粒度分布的平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中忠幸
申请(专利权)人:惠和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