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3446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筒体两侧设有端板,筒体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两端分别胀接在两侧端板上,还包括端盖,端盖和端板固定连接,至少一侧的端盖设有凹槽,凹槽与换热管的位置相对应,凹槽连通相邻流程的换热管实现不同流程间制冷剂的流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干式蒸发器相对于现有的基本型干式蒸发器和U型管蒸发器,采用了端盖上设置凹槽取代管箱结构,连接上下流程,可达到各流程之间制冷剂的良好分配,由于纯粹采用机器加工,不需人工参与,完全采用自动化,整个制造过程变得更简单,工期缩短10%,成本能降低10%以上,制冷剂无二次分配的问题,换热效果提高1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式蒸发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式蒸发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干式蒸发器有两种方案:基本型的干式蒸发器(直管)和U形管干式蒸发器。基本型干式蒸发器包括了几个流程,设有管箱结构,管箱中各流程通过隔液筋分隔开。U型管干式蒸发器同样有管箱结构,一般两流程,上流程和下流程通过U型弯连接。以上两种干式蒸发器,由于有管箱,管箱中又含有隔液筋,且隔液筋形状多种多样,所以加工制造难度大,相应地,成本较高。而且,为了提高换热效果,需要尽可能的将制冷剂均匀的分配到各换热管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制冷剂进口处加装孔板、球形分液装置等。对于基本型干式蒸发器,现有制冷剂进口处的装置虽然能改善第一个流程的分配效果,但无法保证余下各流程的分配效果,影响换热效率,整体的换热系数只有单管换热系数的70%。对于U形管干式蒸发器,只有两个流程。现有的多流程的连接,采用隔筋的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加工成本高,工期长,制造精度难以保证,很难自动化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的干式蒸发器,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两侧设有端板,所述筒体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胀接在两侧端板上,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和端板固定连接,至少一侧的端盖设有凹槽,凹槽通过车床车铣出,所述凹槽与换热管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凹槽连通相邻流程的换热管实现不同流程间制冷剂的流动。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换热管直径的80%~120%。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连通至少两支相邻流程的换热管。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连通至少两排相邻流程的换热管。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和端板的连接方式为法兰连接或者焊接。进一步的,蒸发器两侧的端盖均设有凹槽,制冷剂从第一流程的换热管流入一侧端盖的凹槽中,通过凹槽进入与该凹槽连通的第二流程的换热管,再从第二流程的换热管中流入另一侧端盖的凹槽中,通过凹槽进入与该凹槽连通的下一流程的换热管中,如此依次流动,直至制冷剂完全蒸发沿最后流程的换热管从制冷剂出口排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结构的干式蒸发器。该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一侧设有端板,另一侧设有U型端盖,所述筒体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U型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进出口在同一侧,所述换热管进出端胀接在端板上,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和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端盖设有凹槽,凹槽通过车床车铣出,所述凹槽与换热管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凹槽连通相邻流程的换热管实现不同流程间制冷剂的流动。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换热管直径的80%~120%。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连通至少两支相邻流程的换热管。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连通至少两排相邻流程的换热管。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和端板的连接方式为法兰连接或者焊接。进一步的,制冷剂从底部第一排的换热管流向U型端盖一侧,通过U型管的转换流入顶部第一排的换热管,沿顶部第一排的换热管流向端盖的凹槽中,通过凹槽进入与该凹槽连通的顶部第二排的换热管,再沿顶部第二排的换热管流向U型端盖一侧,通过U型管的转换流入底部第二排的换热管,如此依次流动、转换,直至制冷剂完全蒸发沿最后流程的换热管从制冷剂出口排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干式蒸发器相对于现有的基本型干式蒸发器和U型管蒸发器,根据管箱结构占体积又不易加工、制冷剂沿程流动不同流程间转换不易分配等缺点,采用了端盖上设置凹槽的方式,取消了管箱结构,既保证了各流程之间制冷剂得到良好分配,又使得整个制造过程变得更简单,工期缩短10%,成本能降低10%以上,具有独到的优势;由于采用了单管对单管、或者单管对双管的流动方式,分配问题得到克服,制冷剂能达到分配稳定,换热效果提高10%以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干式蒸发器的端盖的连通双换热管的凹槽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干式蒸发器的端盖的连通三换热管的凹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干式蒸发器的端盖的连通多排换热管的凹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的干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的干式蒸发器的双侧端盖凹槽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的干式蒸发器的双侧端盖凹槽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3中的干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3中的干式蒸发器的设有凹槽的端盖一侧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4中的干式蒸发器的设有凹槽的端盖一侧的示意图;;图10为双排换热管进制冷剂的U型管干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两侧设有端板2,所述筒体1内设有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两端分别胀接在两侧端板2上,还包括端盖3,所述端盖3和端板2固定连接,至少一侧的端盖3设有凹槽5,凹槽5通过车床车铣出,所述凹槽5与换热管4的位置相对应,即筒体1内每一排换热管4的至少一端对应的端盖3处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连通相邻流程的换热管4实现不同流程间制冷剂的流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的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一侧设有端板2,另一侧设有U型端盖31,所述筒体1内设有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为U型换热管,所述换热管4的进出口在同一侧,所述换热管4进出端胀接在端板2上,还包括端盖3,所述端盖3和端板2固定连接,所述端盖3设有凹槽5,凹槽5通过车床车铣出,所述凹槽5与换热管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凹槽5连通相邻流程的换热管4实现不同流程间制冷剂的流动。进一步的,所述凹槽5的深度为换热管4直径的80%~120%。进一步的,所述凹槽5连通至少两支相邻流程的换热管4。当一个凹槽5内连通两支相邻流程的换热管4时,一般两支换热管4在凹槽5中上下排布,是“一进一出”的设计,换热管4与换热管4中的制冷剂有着良好的一对一对应,作用相当于U型弯头,凹槽5的形状可以为平行四边形、圆角矩形等,如图1所示;当一个凹槽5内连通三支相邻流程的换热管4时,一般三支换热管4在凹槽5中以1:2的比例上下设置,比如Y型或三角形或其他形状,也可以是三支换热管4上下并列排列,如图2所示,是“一进二出”或者是“二进一出”的设计,换热管4与换热管4中的制冷剂有着良好的一对二对应,作用相当于三通;当然,一个凹槽5内还可以连通更多的换热管4,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同时,凹槽5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图示的设计。进一步的,所述凹槽5连通至少两排相邻流程的换热管4,此时换热管4在凹槽5中呈排上下排布,换热管4与换热管4中的制冷剂有着良好的一排对一排的对应。两排相邻流程的换热管4的凹槽5相当于将在同一高度的连通两支相邻流程的换热管4的所有凹槽5之间打通,类似于一整个大的凹槽,因此,连通至少两排相邻流程的换热管4的凹槽5的技术方案工艺更简单,成本更低,但换热效果不及连通至少两支相邻流程的换热管4的凹槽5的技术方案高。优选的,所述凹槽5连通相邻2~4支换热管或者连通2~4排相邻流程的换热管。本专利技术的干式蒸发器尤其适合在端盖3上设置凹槽5连通相邻2~4支换热管或者连通2~4排相邻流程的换热管,连通相邻换热管的支数或者排数越大,效果越差,与现有干式蒸发器的加隔筋的方案相比,换热效果的优越性没有连通相邻2~4支换热管或者连通2~4排相邻流程的换热管的凹槽5设计好。进一步的,相邻流程的两根换热管4通过单独设置的凹槽5连通,凹槽为一腰型槽,相当于一个U型两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干式蒸发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两侧设有端板(2),所述筒体(1)内设有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两端分别胀接在两侧端板(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3),所述端盖(3)和端板(2)固定连接,至少一侧的端盖(3)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与换热管(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凹槽(5)连通相邻流程的换热管(4)实现不同流程间制冷剂的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两侧设有端板(2),所述筒体(1)内设有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两端分别胀接在两侧端板(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3),所述端盖(3)和端板(2)固定连接,至少一侧的端盖(3)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与换热管(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凹槽(5)连通相邻流程的换热管(4)实现不同流程间制冷剂的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的深度为换热管(4)直径的80%~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连通至少两支相邻流程的换热管(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连通至少两排相邻流程的换热管(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蒸发器两侧的端盖(3)均设有凹槽(5),制冷剂从第一流程的换热管(4)流入一侧端盖(3)的凹槽(5)中,通过凹槽(5)进入与该凹槽(5)连通的第二流程的换热管(4),再从第二流程的换热管(4)中流入另一侧端盖(3)的凹槽(5)中,通过凹槽(5)进入与该凹槽(5)连通的下一流程的换热管(4)中,如此依次流动,直至制冷剂完全蒸发沿最后流程的换热管(4)从制冷剂出口排出。6.一种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一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匡昱胡仿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方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