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及道路径流渗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3138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及道路径流渗滤系统,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包括沉淀池以及渗排渠;沉淀池设置在行车道的一侧;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渗滤结构,沉淀池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渗排渠连通的溢流口,溢流口至沉淀池的池底具有设定距离;渗排渠远离沉淀池的一端连通有溢流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道路径流弃流系统避免了融化雪水直接流入土壤或者直接渗入地下,从而防止夹杂在雪水中的融雪剂对土壤、植物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及道路径流渗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
,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及道路径流渗滤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不断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付出不少生命的代价,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事实上,在遭受水涝困扰的同时,许多地方还面临严重的雨水径流污染、雨水资源流失和严重缺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与雨洪关系密切的重大问题。为此,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海绵城市的提议,城市雨洪管理被提上了中国城市建设的日程。雨水渗滤技术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旨在缓解城市雨水内涝、水体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紧缺等问题,常用的雨水渗滤设施包括透水铺装、生物滞留带和渗滤浅草沟等。但由于城市路面污染物复杂多样,道路初期冲刷现象明显,即初期雨水径流携带了大量的污染物,因此,初期雨水的有效控制对保护受纳水体水环境,补充地下水资源意义重大。北方城市在冬季时会大量使用融雪剂,由此产生的融雪径流会对城市道路和道路绿化带中的植物生长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在北方寒冷地区实施雨水的控制利用还需要克服融雪剂带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径流弃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含有雪融剂的融雪径流对土壤、植被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和侵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包括沉淀池以及渗排渠;沉淀池用于设置在行车道的一侧;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渗滤结构,沉淀池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渗排渠连通的溢流口,溢流口的底部至沉淀池的池底具有设定距离;渗排渠远离沉淀池的一端连通有溢流井。进一步地,渗排渠内填充有渗排级配碎石层,渗排级配碎石层的底部设置有渗排管;沿渗排管的延伸方向,渗排管的顶部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渗排孔,渗排管的一端与溢流井连通。进一步地,渗滤结构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水砖层、第一砂浆层以及第一级配碎石层。进一步地,道路径流弃流系统还包括道路进水口,道路进水口的第一端与沉淀池连通,第二端用于靠近行车道;道路进水口的底壁为斜坡且其第一端低于第二端,道路进水口的底壁的第二端用于低于行车道的路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道路径流渗滤系统,包括透水铺装结构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路径流渗滤系统;透水铺装结构与沉淀池分别位于渗排渠的两侧;透水铺装结构包括排水盲管,排水盲管与渗排渠连通。进一步地,透水铺装结构还包括第二透水砖层,第二透水砖层的延伸方向与渗排渠的延伸方向一致;沿第二透水砖层的延伸方向,第二透水砖层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抗冻胀变形缝;排水盲管位于第二透水砖层的下方。进一步地,透水铺装结构还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二砂浆层和第二级配碎石层;第二透水砖层设置在第二砂浆层的上表面,排水盲管埋设在第二级配碎石层的底部。进一步地,排水盲管的第一端位于第二级配碎石层,第二端与渗排渠连通,排水盲管倾斜设置,且排水盲管的第一端高于第二端。进一步地,道路径流渗滤系统还包括植被蓄渗结构,植被蓄渗结构与沉淀池位于渗排渠的同一侧;植被蓄渗结构的一端与沉淀池连通,另一端与溢流井连通;溢流口的底部至沉淀池的池底的距离为H1,植被蓄渗结构与沉淀池的连通处至沉淀池的池底的距离为H2,H1小于H2。进一步地,透水铺装与渗排渠之间设置有路缘石,路缘石上设置有铺装道路进水口;排水盲管穿过路缘石与渗排渠连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包括沉淀池以及渗排渠;沉淀池用于设置在行车道的一侧;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渗滤结构,沉淀池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渗排渠连通的溢流口,溢流口的底部至沉淀池的池底具有设定距离;渗排渠远离沉淀池的一端连通有溢流井。雪季时,融雪水优先进入沉淀池进行预沉淀,少量水通过渗滤结构过滤下渗,绝大部分水因水位线升高通过溢流孔溢流进入渗排渠,通过渗排渠进入溢流井,从而将水排入市政排水管网。避免了融化雪水直接流入土壤或者直接渗入地下,从而防止夹杂在雪水中的融雪剂对土壤、植物以及地下水造成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道路径流弃流系统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道路径流弃流系统的切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道路径流渗滤系统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道路径流渗滤系统的第一切面图;图5为图1所示的道路径流渗滤系统的第二切面图。图中:1-沉淀池;2-渗排渠;3-溢流井;4-道路进水口;5-透水铺装结构;6-植被蓄渗结构;7-路缘石;11-渗滤结构;12-溢流口;13-第一侧壁;14-第二侧壁;15-第三侧壁;16-第四侧壁;21-渗排级配碎石层;22-渗排管;51-排水盲管;52-第二透水砖层;53-第二砂浆层;54-第二级配碎石层;55-抗冻胀变形缝;71-铺装道路进水口;111-第一透水砖层;112-第一砂浆层;113-第一级配碎石层;114-预设缝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径流包括雨水和雪水。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道路径流弃流系统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道路径流弃流系统的切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包括沉淀池1以及渗排渠2;沉淀池1用于设置在行车道的一侧;沉淀池1的底部设置有渗滤结构11,沉淀池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渗排渠2连通的溢流口12,溢流口12的底部至沉淀池1的池底具有设定距离;渗排渠2远离沉淀池1的一端连通有溢流井3。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路径流弃流系统是设置在道路两侧的,因此渗排渠2的总体的延伸方向是与道路的延伸方向一致的。其中,沉淀池1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矩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异形等。渗滤结构11的形式有多种,例如:渗滤结构11为设置在沉淀池1的池底的草垫层、滤网或者活性炭层等。渗滤结构11可以过滤沉淀池1内的水(雨水、雪水)中的固体颗粒,从而过滤附着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及道路径流渗滤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以及渗排渠;所述沉淀池用于设置在行车道的一侧;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渗滤结构,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渗排渠连通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底部至所述沉淀池的池底具有设定距离;所述渗排渠远离所述沉淀池的一端连通有溢流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以及渗排渠;所述沉淀池用于设置在行车道的一侧;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渗滤结构,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渗排渠连通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底部至所述沉淀池的池底具有设定距离;所述渗排渠远离所述沉淀池的一端连通有溢流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排渠内填充有渗排级配碎石层,所述渗排级配碎石层的底部设置有渗排管;沿所述渗排管的延伸方向,所述渗排管的顶部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渗排孔,所述渗排管的一端与所述溢流井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结构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水砖层、第一砂浆层以及第一级配碎石层。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道路进水口,所述道路进水口的第一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第二端用于靠近行车道;所述道路进水口的底壁为斜坡且其第一端低于第二端,所述道路进水口的底壁的第二端用于低于行车道的路面。5.一种道路径流渗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铺装结构以及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道路径流渗滤系统;所述透水铺装结构与所述沉淀池分别位于所述渗排渠的两侧;所述透水铺装结构包括排水盲管,所述排水盲管与所述渗排渠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亮李俊奇徐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