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气电磁双行程加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24692 阅读:4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页岩气电磁双行程加热管,包括绝缘端封板、外罩壳、感应线圈和发热金属管,所述外罩壳为一端设有开口且另一端设置为盲端的圆柱形耐高温绝缘壳体,外罩壳的开口端连接绝缘端封板,外罩壳开口端侧面连接输入管,所述外罩壳内设有外护管,外护管内部套设有内护管,内护管外壁上敷设有隔热保温层,隔热保温层外侧缠绕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的外侧设有电磁屏蔽层,所述内护管内部设有发热金属管,所述一种页岩气电磁双行程加热管,延长了页岩气流动的路径,不但实现了发热金属管余热的回收利用,而且有效降低感应线圈的温度,提高感应线圈的散热效果,保证感应线圈的安全使用,实现页岩气的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页岩气电磁双行程加热管
本技术涉及油页岩气加热
,具体是一种页岩气电磁双行程加热管。
技术介绍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由于油气物性参数的不同以及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的需要,加热方式也不同,页岩气勘探开采过程中,为了避免在寒冷季节导致的尤其管道输送困难的问题出现,需要在管路上进行加热或对页岩气加热,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534799U)公开了一种油气管道外加热装置,虽然都能够实现对管路进行加热,利用电热加热方式,采用金属输油管道外缠绕多圈感应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对金属输油管进行加热,但是这种加热方式金属石油管道暴露在空气中,存在一定的热量损失,也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浪费。虽然设置有保温涂层,但是仍难以保证充分对管道尤其加热。感应线圈工作产生的热量难以及时散发,使用的安全性能低,并且尤其从加热部分的管道内直接流过,尤其的受热时间及受热形成较短,难道保证尤其的充分加热,不能满足使用需要,并且管道加热后,还会伴随着烫伤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页岩气电磁双行程加热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页岩气电磁双行程加热管,包括绝缘端封板、外罩壳、感应线圈和发热金属管,所述外罩壳为一端设有开口且另一端设置为盲端的圆柱形耐高温绝缘壳体,外罩壳的开口端连接绝缘端封板,外罩壳开口端侧面连接输入管,所述外罩壳内设有外护管,外护管内部套设有内护管,内护管外壁上敷设有隔热保温层,隔热保温层外侧缠绕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的外侧设有电磁屏蔽层,所述内护管内部设有发热金属管,发热金属管外部套设有导热保护层,导热保护层外壁上设有螺旋导热叶片,所述发热金属管与内护管之间的绝缘端封板上开设有导流孔,导流孔另一端的绝缘端封板上连接有输出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入管与外罩壳侧面相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护管和内护管的一端均固定在绝缘端封板上,外护管和内护管的另一端连接为一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磁屏蔽层固定在外护管内壁上,隔热保温层与感应线圈之间及感应线圈与电磁屏蔽层之间均铺设有绝缘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热金属管端部固定在绝缘端封板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导热叶片与内护管之间设置为螺旋导流通道,外罩壳与外护管之间设置为预热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页岩气电磁双行程加热管,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便于输入的页岩气呈旋涡状在外罩壳内流动,运动至外罩壳盲端后沿螺旋导流通道反向流动,延长了页岩气流动的路径;并且感应线圈接通高频交变电流产生磁场,发热金属管发热,页岩气会吸收发热金属管透过外罩壳盲端散发的热量及感应线圈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但实现了发热金属管余热的回收利用,而且有效降低感应线圈的温度,提高感应线圈的散热效果,保证感应线圈的安全使用;页岩气会流入内护管内的螺旋导流通道,充分吸收导热保护层和螺旋导热叶片传导的发热金属管的热量,实现页岩气的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内护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绝缘端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出管、2-绝缘端封板、3-外罩壳、4-预热腔、5-外护管、6-电磁屏蔽层、7-绝缘层、8-感应线圈、9-隔热保温层、10-内护管、11-输入管、12-螺旋导流通道、13-螺旋导热叶片、14-导热保护层、15-发热金属管、16-导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页岩气电磁双行程加热管,包括绝缘端封板2、外罩壳3、感应线圈8和发热金属管15,所述外罩壳3为一端设有开口且另一端设置为盲端的圆柱形耐高温绝缘壳体,外罩壳3的开口端连接绝缘端封板2,外罩壳3开口端侧面连接输入管11,输入管11与外罩壳3侧面相切,当页岩气通过输入管11输入外罩壳3后,页岩气呈旋涡状在外罩壳3内流动,所述外罩壳3内设有外护管5,外护管5内部套设有内护管10,外护管5和内护管10的一端均固定在绝缘端封板2上,外护管5和内护管10的另一端连接为一体,内护管10外壁上敷设有隔热保温层9,隔热保温层9外侧缠绕有感应线圈8,感应线圈8的接线端穿出绝缘端封板2电连接高频交变电流,感应线圈8的外侧设有电磁屏蔽层6,电磁屏蔽层6固定在外护管5内壁上,其中,隔热保温层9与感应线圈8之间及感应线圈8与电磁屏蔽层6之间均铺设有绝缘层7。所述内护管10内部设有发热金属管15,发热金属管15端部固定在绝缘端封板2上,发热金属管15外部套设有导热保护层14,导热保护层14外壁上设有螺旋导热叶片13,所述螺旋导热叶片13与内护管10之间设置为螺旋导流通道12,所述外罩壳3与外护管5之间设置为预热腔4,当感应线圈8接通高频交变电流后,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高频交变电流产生磁场,发热金属管15在磁场中,受到电磁感应产生涡流而发热,隔热保温层9能将热能封锁在内护管10内,同时让包裹在内护管10和外护管5之间的感应线圈8保持较低温度,输入管11输入外罩壳3内的页岩气呈旋涡在预热腔4内流动,页岩气会吸收发热金属管15透过外罩壳3盲端散发的热量及感应线圈8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但实现了发热金属管15余热的回收利用,而且有效降低感应线圈8的温度,提高感应线圈8的散热效果,保证感应线圈8的安全使用,然后页岩气会流入内护管10内的螺旋导流通道12,充分吸收导热保护层14和螺旋导热叶片13传导的发热金属管15的热量,实现页岩气的加热。所述发热金属管15与内护管10之间的绝缘端封板2上开设有导流孔16,导流孔16另一端的绝缘端封板2上连接有输出管1,加热后的页岩气从导流孔16流入输出管1输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页岩气电磁双行程加热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页岩气电磁双行程加热管,包括绝缘端封板、外罩壳、感应线圈和发热金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壳为一端设有开口且另一端设置为盲端的圆柱形耐高温绝缘壳体,外罩壳的开口端连接绝缘端封板,外罩壳开口端侧面连接输入管,所述外罩壳内设有外护管,外护管内部套设有内护管,内护管外壁上敷设有隔热保温层,隔热保温层外侧缠绕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的外侧设有电磁屏蔽层,所述内护管内部设有发热金属管,发热金属管外部套设有导热保护层,导热保护层外壁上设有螺旋导热叶片,所述发热金属管与内护管之间的绝缘端封板上开设有导流孔,导流孔另一端的绝缘端封板上连接有输出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页岩气电磁双行程加热管,包括绝缘端封板、外罩壳、感应线圈和发热金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壳为一端设有开口且另一端设置为盲端的圆柱形耐高温绝缘壳体,外罩壳的开口端连接绝缘端封板,外罩壳开口端侧面连接输入管,所述外罩壳内设有外护管,外护管内部套设有内护管,内护管外壁上敷设有隔热保温层,隔热保温层外侧缠绕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的外侧设有电磁屏蔽层,所述内护管内部设有发热金属管,发热金属管外部套设有导热保护层,导热保护层外壁上设有螺旋导热叶片,所述发热金属管与内护管之间的绝缘端封板上开设有导流孔,导流孔另一端的绝缘端封板上连接有输出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气电磁双行程加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攀孙亮姚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