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电路及电源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2370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电路及电源接口。该防护电路与电源配合,包括共模电感器以及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共模电感器的第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共模电感器的第二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共模电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出端与公共地端连接。共模电感器能够对共模信号进行抑制。当静电现象产生时,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阻抗值由高阻抗变为低阻抗,以将静电电荷泄放到公共地端,避免静电电荷通过耦合传输到其他元件中,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电路及电源接口
本技术涉及电路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护电路及电源接口。
技术介绍
在有源电路中,往往会出现静电、电磁辐射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往往使用共模电感或瞬态电压抑制器对上述问题进行预防。现有的预防方式中,通常在共模电感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之间使用瞬态电压抑制器进行连接,当共模电感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由于静电放电等现象产生突变电压时,在瞬态电压抑制器导通作用下,使得静电以共模形式存在于共模电感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由于共模电感阻碍静电电荷的泄放,静电电荷可能通过寄生电容扩散至其他电路从而影响其他电路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电路,既能对共模信号起到抑制作用,又能较好的泄放静电电荷,避免静电电荷影响其他电路的正常工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电路,与电源相配合,所述防护电路包括:共模电感器以及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所述共模电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相连接,所述共模电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相连接。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共模电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出端与公共地端连接。当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的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时,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阻抗值由高阻抗变为低阻抗,以将静电电荷泄放到公共地端。应当理解,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可以与共模电感器的第一端连接,也可以也共模电感器的第二端连接。优选地,上述的防护电路,还包括第一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所述第一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公共地端连接。上述的第一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用于对电源的正极进行静电放电防护。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是一种常见的近场危害源,可形成高电压,强电场,瞬时大电流,并伴有强电磁辐射,形成静电放电电磁脉冲。当第一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的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时,第一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阻抗值由高阻抗变为低阻抗,从而吸收由于静电放电产生的瞬时大电流,实现对静电电荷的及时泄放,从而避免静电以耦合、感应等方式干扰其他电路,还可以将第一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压箝制在预定数值,从而可以对共模电感器起到较好的静电放电防护的作用。优选地,上述的防护电路,还包括第二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所述第二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公共地端连接。当第二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的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时,第二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阻抗值由高阻抗变为低阻抗,从而吸收由于静电放电产生的瞬时大电流,实现对静电电荷的及时泄放,从而避免静电以耦合、感应等方式干扰其他电路,还可以将第二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压箝制在预定数值,从而可以对电源的负极起到较好的静电放电防护的作用。优选地,上述的防护电路,所述第二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第二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具体地,第二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数量。优选地,上述的防护电路,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具体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其他的数量,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数量不应该理解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优选地,上述的防护电路,所述公共地端为板级接地端。公共地端具体可以为板级接地端,即PCB板上的供板上所有元件接地的接地端,以实现静电电荷更好的泄放。优选地,上述的防护电路,所述共模电感器的第三端与负载的正极连接,所述共模电感器的第四端与公共地端连接。共模电感器的第三端与负载的正极连接,共模电感器往往用于滤出两条输入线之间的共模干扰信号,即滤去共模电感器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的共模干扰信号,以使共模电感器的第三端以及第四端不用受共模干扰信号的影响,还可以滤出第三端和第四端的共模干扰信号,防止共模干扰信号传输至共模电感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引起设备的电磁干扰测试超标。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接口,与上述的防护电路相配合,包括接口、与电源的正极对应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对应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共模电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共模电感器的第二端连接。优选地,上述的电源接口,所述接口为USB接口。USB接口与市面上的大多数充电设备兼容,即可以将充电设备与上述的USB接口相连,来为与防护电路耦合的负载充电,并且在充电过程中,由于防护电路的存在,可以对浪涌、静电放电、电磁辐射等问题起到防护作用。优选地,上述的电源接口,所述接口为USBType-C接口。接口可以为USBType-C接口,由于USBType-C接口传输速度更快,电力传输能力更强,因此USBType-C接口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电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电路与电源配合,包括共模电感器以及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共模电感器的第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共模电感器的第二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共模电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出端与公共地端连接。共模电感器能够对共模信号进行抑制。当静电现象产生时,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阻抗值由高阻抗变为低阻抗,以将静电电荷泄放到公共地端,避免静电电荷通过耦合传输到其他元件中,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电路与现有的防护电路相比,既能对共模信号起到抑制作用,又能较好的泄放静电电荷,避免静电电荷影响其他电路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电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电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电路与电源接口配合的电路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防护电路与电源接口配合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标:100-防护电路;110-共模电感器;D120-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D130-第一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D140-第二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200-电源;300-负载;400-电源接口;410-第一输出端;420-第二输出端;430-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护电路及电源接口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与电源相配合,所述防护电路包括:共模电感器以及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所述共模电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相连接,所述共模电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相连接,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共模电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出端与公共地端连接;当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的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时,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阻抗值由高阻抗变为低阻抗,以将静电电荷泄放到所述公共地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与电源相配合,所述防护电路包括:共模电感器以及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所述共模电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相连接,所述共模电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相连接,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共模电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出端与公共地端连接;当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的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时,所述静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阻抗值由高阻抗变为低阻抗,以将静电电荷泄放到所述公共地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所述第一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公共地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所述第二静电放电防护瞬态电压抑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志博纪飞杨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零度智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