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23394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该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包括绝缘板以及夹持件,夹持件与绝缘板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夹持件用于与电机绝缘框架上的轭部夹持;绝缘板通过夹持件夹持在轭部上,以覆盖轭部上的跨钢线。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进了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的结构,使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的安装更加方便,提高了电机的稳定性及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塑封电机的定子一般包括定子铁芯、用于覆盖在定子铁芯表面的绝缘框架、以及卷绕在绝缘框架的多个绕线槽内的主副绕组等。在进行塑封电机绕线工序时,电机的主副绕组在绝缘框架的绕线槽内按一定规律绕置和排布。如图4所示,图4仅示出了绝缘框架20'的其中一个子框架,应当理解,绝缘框架由两个呈半圆环形的子框架组成,安装在定子铁芯上后整体呈圆环形。具体地,绝缘框架20'的子框架包括呈半圆环形设置的轭部21'以及从轭部21'的内侧沿绝缘框架的径向向内延伸出的多个覆盖板24'。当绝缘框架20'安装在定子铁芯上后,绝缘框架20'的轭部21'覆盖于定子铁芯的轭部上(未示出),绝缘框架20'的覆盖板24'覆盖于定子铁芯的齿部10'上。绝缘框架20'的多个覆盖板24'以及绝缘框架20'的轭部21'围合形成在绝缘框架20'的周向上排布的多个绕线槽,多个绕线槽中包括供主绕组绕制的第一绕线槽组25'和供副绕组绕制的第二绕线槽组26',第一绕线槽组25'和第二绕线槽组26'沿绝缘框架20'的周向间隔排布,并且第一绕线槽组25'和第二绕线槽组26'至少具有一个绕线槽。当电机的主绕组在两个第一绕线槽组25'内绕制完成后,主绕组在该两个第一绕线槽组25'内的线圈之间的连线会跨过位于该两个第一绕线槽组25'之间的第二绕线槽组26',并铺设于处于绝缘框架20'的轭部21'上,形成跨钢线30'。在绝缘框架的轭部21'上还设置有多个挡板27',挡板27'位于电机的主绕组和副绕组之间,以将电机的主绕组与副绕组隔开。之后,副绕组的漆包线会在第二绕线槽组26'内进行绕制,并将跨钢线30'压在副绕组的线圈之下。由于在电机上进行绕线的过程中,跨钢线30'表面的绝缘漆以及绕制在跨钢线30'上方的副绕组线圈表面的绝缘漆均可能会出现破损。若不对跨钢线30'的表面进行保护,则跨钢线30'破损的地方可能会与位于副绕组的线圈接触导通,导致主绕组与副绕组之间短路。为了避免上述情况,一般会在跨钢线30'的上方粘贴绝缘胶带以保护跨钢线30',将跨钢线30'与副绕组隔开。但是,绝缘胶带粘性有限,在绕线的过程中,绝缘胶带有可能会发生脱落,而致使跨钢线30'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而使漆皮磨损,使跨钢线30'与副绕组线圈短路,导致主副匝间、定子耐压不良,使电机的稳定性降低;同时,绝缘胶带在轭部21'与覆盖板24'邻接的拐角处,以及在挡板27'与绝缘框架的轭部21'邻接的拐角处容易出现粘贴不到位的现象,无法起到有效绝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旨在替换传统的通过贴绝缘胶带以保护跨钢线的方式,提高电机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包括:绝缘板;以及,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绝缘板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所述夹持件用于与电机绝缘框架上的轭部夹持;所述绝缘板通过所述夹持件夹持在所述轭部上,以覆盖所述轭部上的跨钢线。优选地,所述夹持件包括设于所述绝缘板一侧且相互间距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与所述轭部夹持适配的夹持空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轭部径向上的宽度。优选地,所述绝缘板为扇环形,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为自所述绝缘板的两个圆弧边缘朝其同一侧延伸出的弧形板,所述绝缘板和两所述弧形板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夹持空间。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绝缘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绝缘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在所述轭部的径向上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轭部径向上的宽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绝缘板的连接处相对朝所述夹持空间外弯折、弯曲,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绝缘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远离所述绝缘板的一端相对朝所述夹持空间外弯折或弯曲形成扩口。优选地,所述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由阻燃绝缘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由阻燃尼龙制成。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机定子,包括绝缘框架及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包括主绕组和副绕组,所述绝缘框架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绕线槽,多个所述绕线槽中包括供所述主绕组绕制的第一绕线槽组和供所述副绕组绕制的第二绕线槽组,所述第一绕线槽组和第二绕线槽组沿所述绝缘框架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主绕组在两个第一绕线槽组之间的连线铺设于处于所述绝缘框架的轭部上,并形成跨钢线;所述电机定子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所述跨钢线置于所述绝缘框架的轭部上,所述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的夹持件与所述绝缘框架上的轭部夹持;所述绝缘板覆盖所述轭部上的跨钢线。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包括绝缘框架及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包括主绕组和副绕组,所述绝缘框架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绕线槽,多个所述绕线槽中包括供所述主绕组绕制的第一绕线槽组和供所述副绕组绕制的第二绕线槽组,所述第一绕线槽组和第二绕线槽组沿所述绝缘框架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主绕组在两个第一绕线槽组之间的连线铺设于处于所述绝缘框架的轭部上,并形成跨钢线,所述电机定子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所述跨钢线置于所述绝缘框架的轭部上,所述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的夹持件与所述绝缘框架上的轭部夹持;所述绝缘板覆盖所述轭部上的跨钢线。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进行改进,使电机在绕线的过程中,通过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的夹持件能够直接将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稳定的安装在绝缘框架的轭部上以保护跨钢线,有效的避免电机绕组匝间,并且代替了传统的贴绝缘胶带以保护跨钢线的方式,使电机的安装过程更加简单方便,提高了电机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与绝缘框架的轭部的一组装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与绝缘框架的另一组装分解图,其中沿绝缘框架的径向进行了剖视;图3为图2所示的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与绝缘框架的轭部组装后的状态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绝缘框架和跨钢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至3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齿部40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20绝缘框架41绝缘板21轭部42第一连接段22内壁43第二连接段23外壁44第一夹持部24覆盖板45第二夹持部25第一绕线槽组46第一端部26第二绕线槽组47第二端部27挡板48夹持空间30跨钢线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电机定子及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用于电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板;以及,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绝缘板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所述夹持件用于与电机绝缘框架上的轭部夹持;所述绝缘板通过所述夹持件夹持在所述轭部上,以覆盖所述轭部上的跨钢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用于电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板;以及,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与所述绝缘板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所述夹持件用于与电机绝缘框架上的轭部夹持;所述绝缘板通过所述夹持件夹持在所述轭部上,以覆盖所述轭部上的跨钢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设于所述绝缘板一侧且相互间距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与所述轭部夹持适配的夹持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轭部径向上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为扇环形,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为自所述绝缘板的两个圆弧边缘朝其同一侧延伸出的弧形板,所述绝缘板和两所述弧形板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夹持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绝缘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夹持部具有与所述绝缘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在所述轭部的径向上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轭部径向上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组跨钢线隔离组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兵卢梓强
申请(专利权)人: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