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张佳宁专利>正文

基于装配式剪力墙架构的塔机附着锚固结构及锚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2285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基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塔机附着锚固结构,包括塔机,三根锚固杆以及两组附着钢支撑,其中附着钢支撑通过四个点与剪力墙内墙采用墙夹板联结,作为锚固点A和B,两个锚固点分布在塔机两侧,且两个锚固点高低错位小于200mm,所述锚固杆一端与塔机的锚固架固定,另一端与锚固点锚接,且锚固杆为水平设置,仰俯倾角小于5°,通过锚固杆及附着钢支撑实现塔机与剪力墙的附着锚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装配式剪力墙架构的塔机附着锚固结构及锚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塔机锚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塔机附着锚固结构及锚固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中,塔机属于使用较为频繁和常见的建筑设备,其主要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物料的垂直和水平输送及建筑构件的安装。对于较高的塔机,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与建筑物进行锚固,以增强其稳定性。现有的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在锚固点的建筑外墙上预埋钢板作为锚固点,通过锚固杆实现锚固,或者采用穿墙锚固方式,然而对于装配式剪力墙,其外墙采用预制夹心外墙板,不好预埋钢板或者直接锚固,故而这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只能在内墙上进行锚固,因为内墙为现浇混凝土,固定力强,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剪力墙内墙锚固的结构,故而需要一种针对装配式剪力墙机构的锚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塔机附着锚固结构,通过在内墙中设置附着钢支撑作为锚固点,实现塔机的锚固,且稳定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塔机附着锚固结构,包括塔机,三根锚固杆以及两组附着钢支撑,其中附着钢支撑通过四个点与剪力墙内墙采用墙夹板联结,作为锚固点A和B,两个锚固点分布在塔机两侧,且两个锚固点高低错位小于200mm,所述锚固杆一端与塔机的锚固架固定,另一端与锚固点锚接,且锚固杆为水平设置,仰俯倾角小于5°,通过锚固杆及附着钢支撑实现塔机与剪力墙的附着锚固。作为优选,所述附着钢支撑的结构包括一根外框梁,两根内撑梁以及锚固板,其中外框梁两端与两个相对面的剪力墙内墙通过墙夹板联结,两根内撑梁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相对面的剪力墙内墙通过墙夹板联结,另一端与锚固板固定,所述锚固板延伸至门洞外部作为锚固杆的锚固点。作为优选,三根锚固杆分别为第一锚固杆,第二锚固杆,第三锚固杆,其中第一锚固杆与第二锚固杆一端与锚固架同一侧固定,另一端分别于锚固点A和锚固点B固定,所述第三锚固杆一端固定在锚固架另一侧,另一端与锚固点B固定,三根锚固杆形成Z型分布。一种基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塔机附着锚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塔机位置及锚固架固定,塔机中心距建筑物距离不超过11m,在塔机上每6~9个标准节就设一个附着点,且附着点上方安装标准节数量小于12个;b、预留孔设定,在附着点对应的建筑楼层的内墙上,打入预留孔,预留孔孔径以墙夹板螺栓紧固不松动为宜,过大的预留孔采用高标号砂浆填实;c、附着钢支撑的固定,将两组附着钢支撑通过墙夹板安装到内墙的预留孔内,将锚固板延伸至门洞外部,两组锚固板保持同一水平线,上下高度错位小于200mm;d、锚固架安装,先拆掉塔身节上爬梯护圈,在地面上先将锚固架环梁的前后梁拼装好和三根锚固杆的距离调节好;将装配好的前梁、后梁、两侧梁、抱角、斜梁及楔铁部件安装到附着点的位置,用开口销和销轴固定紧固,其中前梁吊到塔身的准确位置使前梁一侧朝着建筑物;将拼装好的两侧锚固杆吊装并将一端固定在环梁上,另一端用钢丝绳、倒链固定,用经纬仪从纵横两个方向调整塔身垂直度,附着点以下不大于2‰附着点以上不大于4‰;垂直度调整至要求后,调整好两侧的拉杆长度并用销轴固定到锚固板上,再吊装第三根锚固杆并固定好,三根锚固杆为水平设置,仰俯倾角小于5°。作为优选,所述垂直度的调整方法是:确定起重臂架方向,回转不动;变幅小车根据需要吊起1~2节标准节前后移动来控制整个塔身垂直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揭示的一种基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塔机附着锚固结构,具有如下有益之处:采用附着钢支撑实现内墙上的锚固,同时作为锚固杆的锚固点,实现塔机的附着锚固,对应的锚固方法操作简单,且锚固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塔机附着锚固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基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塔机附着锚固结构,包括塔机1,三根锚固杆2以及两组附着钢支撑3,其中附着钢支撑3通过四个点与剪力墙内墙采用墙夹板4联结,作为锚固点A和B,两个锚固点分布在塔机两侧,且两个锚固点高低错位小于200mm,所述锚固杆一端与塔机的锚固架固定,另一端与锚固点锚接,且锚固杆为水平设置,仰俯倾角小于5°,通过锚固杆及附着钢支撑实现塔机与剪力墙的附着锚固。具体说来,所述附着钢支撑3的结构包括一根外框梁5,两根内撑梁6以及锚固板7,其中外框梁5两端与两个相对面的剪力墙内墙通过墙夹板4联结,两根内撑梁6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相对面的剪力墙内墙通过墙夹板联结,另一端与锚固板7固定,所述锚固板延伸至门洞外部作为锚固杆的锚固点。三根锚固杆分别为第一锚固杆L1,第二锚固杆L2,第三锚固杆L3,其中第一锚固杆L1与第二锚固杆L2一端与锚固架同一侧固定,另一端分别于锚固点A和锚固点B固定,所述第三锚固杆L3一端固定在锚固架另一侧,另一端与锚固点B固定,三根锚固杆形成Z型分布。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基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塔机附着锚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塔机位置及锚固架固定,塔机中心距建筑物距离不超过11m,在塔机上每6~9个标准节就设一个附着点,且附着点上方安装标准节数量小于12个;b、预留孔设定,在附着点对应的建筑楼层的内墙上,打入预留孔,预留孔孔径以墙夹板螺栓紧固不松动为宜,过大的预留孔采用高标号砂浆填实;c、附着钢支撑的固定,将两组附着钢支撑通过墙夹板安装到内墙的预留孔内,将锚固板延伸至门洞外部,两组锚固板保持同一水平线,上下高度错位小于200mm;d、锚固架安装,先拆掉塔身节上爬梯护圈,在地面上先将锚固架环梁的前后梁拼装好和三根锚固杆的距离调节好;将装配好的前梁、后梁、两侧梁、抱角、斜梁及楔铁部件安装到附着点的位置,用开口销和销轴固定紧固,其中前梁吊到塔身的准确位置使前梁一侧朝着建筑物;将拼装好的两侧锚固杆吊装并将一端固定在环梁上,另一端用钢丝绳、倒链固定,用经纬仪从纵横两个方向调整塔身垂直度,附着点以下不大于2‰附着点以上不大于4‰;垂直度调整至要求后,调整好两侧的拉杆长度并用销轴固定到锚固板上,再吊装第三根锚固杆并固定好,三根锚固杆为水平设置,仰俯倾角小于5°。具体垂直度的调整方法是:确定起重臂架方向,回转不动;变幅小车根据需要吊起1~2节标准节前后移动来控制整个塔身垂直度。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于装配式剪力墙架构的塔机附着锚固结构及锚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塔机附着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塔机,三根锚固杆以及两组附着钢支撑,其中附着钢支撑通过四个点与剪力墙内墙采用墙夹板联结,作为锚固点A和B,两个锚固点分布在塔机两侧,且两个锚固点高低错位小于200mm,所述锚固杆一端与塔机的锚固架固定,另一端与锚固点锚接,且锚固杆为水平设置,仰俯倾角小于5°,通过锚固杆及附着钢支撑实现塔机与剪力墙的附着锚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塔机附着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塔机,三根锚固杆以及两组附着钢支撑,其中附着钢支撑通过四个点与剪力墙内墙采用墙夹板联结,作为锚固点A和B,两个锚固点分布在塔机两侧,且两个锚固点高低错位小于200mm,所述锚固杆一端与塔机的锚固架固定,另一端与锚固点锚接,且锚固杆为水平设置,仰俯倾角小于5°,通过锚固杆及附着钢支撑实现塔机与剪力墙的附着锚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塔机附着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钢支撑的结构包括一根外框梁,两根内撑梁以及锚固板,其中外框梁两端与两个相对面的剪力墙内墙通过墙夹板联结,两根内撑梁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相对面的剪力墙内墙通过墙夹板联结,另一端与锚固板固定,所述锚固板延伸至门洞外部作为锚固杆的锚固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塔机附着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三根锚固杆分别为第一锚固杆,第二锚固杆,第三锚固杆,其中第一锚固杆与第二锚固杆一端与锚固架同一侧固定,另一端分别于锚固点A和锚固点B固定,所述第三锚固杆一端固定在锚固架另一侧,另一端与锚固点B固定,三根锚固杆形成Z型分布。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中锚固结构的塔机附着锚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塔机位置及锚固架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张佳宁
申请(专利权)人:成张佳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