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2227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讯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包括前、后壳体和前、后胶芯以及大电流端子,前壳体具有平板部、对接窗及对接部,对接部形成有对接腔,在靠近平板部四个角的上、下两长侧边分别垂直延伸有上、下定位部;后壳体配套前壳体,并具有平面部及向后凹陷的容置部,平面部相对上、下定位部设有上、下缺口部,前、后壳体组装后,上、下定位部的根部分别卡置于上、下缺口部,此时上、下定位部自由段则以对称形式向内折弯形成弯折部,弯折部压在平面部背面,以此将前、后壳体固定为一体,藉由前述构造,解决了前、后壳体易于组装的技术问题,达成了结构简便、利于造成且有效降低制造成本的良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指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大电流电连接器,一般是大电流端子组装于绝缘胶芯中,由于大电流端子体积较大,对稳固组装于绝缘胶芯的要求相对要高,因此强化绝缘胶芯的支撑力以及绝缘胶芯对端子固定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关键了。本申请人通过认真研究、实验,并在不增加辅助配件及扩大连接器整体体积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结构,简化工艺流程,将绝缘胶芯收容到后壳体中,藉此可以加强绝缘胶芯的受力强度,同时通过前、后壳体设计简易的定位与缺口对应来实现对准定位,从而实现缩减工艺流程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包括前、后壳体和前、后胶芯以及大电流端子,其中前、后壳体为金属板材成型,其中:前壳体具有平板部及对接窗,沿对接窗边围向前延伸有对接部,对接部形成有供外部相匹配的连接器插置的对接腔,在靠近平板部四个角的上、下两长侧边分别垂直延伸有上、下定位部;后壳体配套前壳体,并具有平面部及向后凹陷的容置部,平面部相对上、下定位部设有上、下缺口部,前、后壳体组装后,上、下定位部的根部分别卡置于上、下缺口部,此时上、下定位部自由段则以对称形式向内折弯形成弯折部,弯折部压在平面部背面,以此将前、后壳体固定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前、后胶芯以扣合形式组装于容置部,其中在上、下两定位部之间设有螺丝构件的螺丝孔。在本实施例中,容置部对应对接窗,且容置部的深度相当于前、后胶芯叠加一起的高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在不增加辅助配件及扩大连接器整体体积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结构,简化工艺流程,将绝缘胶芯收容到后壳体中强化受力强度,同时通过前、后壳体简易的定位部与缺口部对应来实现对准定位,从而实现缩减工艺流程目的,达成了降低成本的做好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爆炸图。图2是呈现前、后胶芯及硅胶垫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组装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完成组装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2、图3及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D型端口的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包括金属板材冲压成型的前、后壳体11、12和通过模具成型的前、后胶芯21、22以及大电流端子30,其中前壳体11具有平板部111及D型对接窗112,沿D型对接窗112边围向前延伸有对接部113,在对接部113相对的上、下围壁向内冲压有自由端朝后(相对倾斜)的若干弹片1131,以此利于与相配套的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未图示)有效对接;在靠近平板部111四个角的上下两侧垂直延伸有定位部1111,在上下两侧的定位部1111之间还设有螺丝孔1112,螺丝孔1112容螺丝构件40穿入固定,螺丝构件40可以将该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固定在外部设备(未图示)上,因不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设计要点,在此不作详细赘述;后壳体12与前壳体11是配套结构,包括平面部121及向后冲压成型的容置部122,容置部122与对接窗112相对应,其深度基于前、后胶芯21、22叠加一起的高度;在平面部121相对于定位部1111和螺丝孔1112位置,分别设有缺口部1211和耳孔1212;前、后胶芯21、22为可叠加扣合的配套结构,二者为板状基本部且基于对接窗112外形,并分别包括呈“一字”形排列的三端子孔211、221,为有效固定大电流端子30,前、后胶芯21、22的端子孔211、221分别为前端沉孔和后端沉孔;大电流端子30包括两公端子32、33和一母端子31,其中两公端子32、33和一母端子31均设在前、后胶芯21、22端子孔211、221中,在本实施例中,母端子31设在两公端子32、33之间的端子孔211、221中,其中公端子32、33为插针端子,具有半球形插接端321、331和凸起在插接端(也称为“公接触端”)321、331与焊接端322、332之间的凸环部323、333,而母端子31为筒管端子,具有易于接插的裂管端(也称为“母接触端”)311和凸起在裂管端311与焊接端322、332之间的凸环部313。组装时,先,一并将插接端321、331及裂管端311从相应的前端沉孔插入,使得凸环部323、333前侧与前端沉孔抵持;再,以叠装形式将后胶芯22与前胶芯21扣合,扣合时焊接端312、322、332透过端子孔221并通过凸环部313、323、333与后端沉孔抵持,使得大电流端子30在凸环部313、323、333、前、后端沉孔的共同作用下,夹紧在前、后胶芯21、22中无法移位。请结合参阅图2,为充分发挥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的防水功能,组装大电流端子30时,可在前、后胶芯21、22之间夹上硅胶垫50,以此可有效阻止雨水从前、后胶芯21、22的结合面渗透,同时为方便前、后胶芯21、22组装时定位,在前、后胶芯21、22的结合面分别设有相匹配的定位柱212、定位孔222。请再结合参阅图2,前胶芯21还具有凸台部213,凸台部213在前胶芯21正面(相对的前面)沿三端子孔211中的中间一端子孔211外围向前延伸并以此形成有收容裂管端311的凸台孔2131,其中凸台部213的横截面为梯形,梯形凸台部213具有防误插功能,其中凸台部213的高度等于或小于对接部113的深度。请结合参阅图3,前、后胶芯21、22组装于前、后壳体11、12,定位部1111经缺口部1211再通过治具将定位部1111折回并紧贴平面部121背面,以此使前、后壳体11、12收容的前、后胶芯21、22均固定为一体,如此便完成了本实施例的组装,组装后的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组装后的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不可避免会存在端子与胶芯之间以及胶芯与壳体之间的细微缝隙,为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可以在端子与胶芯之间以及胶芯与壳体之间通过针筒注入硅胶,使得端子与胶芯之间以及胶芯与壳体之间具有赌塞缝隙的经固化的硅胶体(未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包括前、后壳体和前、后胶芯以及大电流端子,其中前、后壳体为金属板材成型,其特征在于:前壳体具有平板部及对接窗,沿对接窗边围向前延伸有对接部,对接部形成有供外部相匹配的连接器插置的对接腔,在靠近平板部四个角的上、下两长侧边分别垂直延伸有上、下定位部;后壳体配套前壳体,并具有平面部及向后凹陷的容置部,平面部相对上、下定位部设有上、下缺口部,前、后壳体组装后,上、下定位部的根部分别卡置于上、下缺口部,此时上、下定位部自由段则以对称形式向内折弯形成弯折部,弯折部压在平面部背面,以此将前、后壳体固定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包括前、后壳体和前、后胶芯以及大电流端子,其中前、后壳体为金属板材成型,其特征在于:前壳体具有平板部及对接窗,沿对接窗边围向前延伸有对接部,对接部形成有供外部相匹配的连接器插置的对接腔,在靠近平板部四个角的上、下两长侧边分别垂直延伸有上、下定位部;后壳体配套前壳体,并具有平面部及向后凹陷的容置部,平面部相对上、下定位部设有上、下缺口部,前、后壳体组装后,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刚尹会然伊宏刚
申请(专利权)人:周口市凯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