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20796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源包括反射片、通过裁切或者涂布方式形成的黏胶框、导光板和灯条,所述黏胶框粘贴在所述反射片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黏胶框内,所述灯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显示面板粘贴在黏胶框上。该显示模组中的背光源采用黏胶框现有背光源中的PC、PMMA等塑胶材质的胶架以及遮光片,黏胶框类似于口字胶,只需通过裁切或者涂布的方式即可形成框形结构,无需注塑,加工和装配都较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模组
本技术涉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显示模组的超薄和超窄边框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显示模组中的背光源的厚度也需要越做越薄,边框越做越窄。背光源的边框要做窄的话,胶架的侧边也需要做细,现有的背光源中的胶架采用PC、PMMA等塑胶材料通过注塑的方式形成,但是,细边的胶架注塑成型困难,容易打不满,或者容易断裂、易脆等,而且遮光片在细边的胶架上也难以粘贴,导致背光源难加工、难装配,容易漏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中的背光源采用黏胶框现有背光源中的PC、PMMA等塑胶材质的胶架以及遮光片,黏胶框类似于口字胶,只需通过裁切或者涂布的方式即可形成框形结构,无需注塑,加工和装配都较为简单。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源包括反射片、通过裁切或者涂布方式形成的黏胶框、导光板和灯条,所述黏胶框粘贴在所述反射片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黏胶框内,所述灯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显示面板粘贴在黏胶框上。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源包括黑色基膜、反射片、通过裁切或者涂布方式形成的黏胶框、导光板和灯条,所述黏胶框粘贴在所述黑色基膜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黏胶框内,所述灯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反射片设置在导光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粘贴在黏胶框上。进一步,所述黏胶框的包括第一黏胶层、第二黏胶层以及位于第一黏胶层和第二黏胶层之间的填充层。进一步,所述黏胶框由通过裁切方式形成的四条黏胶条组成框形结构。进一步,所述黏胶框通过涂布方式形成一体化框形结构。进一步,所述黏胶框为黑色或者表面喷涂有黑色油墨。进一步,所述黑色基膜为黑色PET膜。进一步,所述黑色基膜为石墨片。进一步,所述石墨片至少面向所述灯条的一侧喷涂或者涂布有黑色油墨。进一步,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光学膜。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显示模组中的背光源采用黏胶框取代现有背光源中的PC、PMMA等塑胶材质的胶架以及遮光片,黏胶框类似于口字胶,只需通过裁切或者涂布的方式即可形成框形结构,无需注塑,加工和装配都较为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显示模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黏胶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1,所述背光源包括反射片2、通过裁切或者涂布方式形成的黏胶框3、导光板4和灯条6,所述黏胶框3粘贴在所述反射片2上,所述导光板4设置在黏胶框3内,所述灯条6设置在所述导光板4的入光面;所述显示面板1粘贴在黏胶框3上。该显示模组中的背光源采用黏胶框3取代现有背光源中的PC、PMMA等塑胶材质的胶架以及遮光片,黏胶框3类似于口字胶,只需通过裁切或者涂布的方式即可形成框形结构,无需注塑,加工和装配都较为简单;黏胶框3的柔韧性也比PC、PMMA等材质的胶架要好,即使做得比较细也不会出现断裂等不良情况;而且黏胶框3自身具有黏性,可以直接粘贴固定显示面板1,无需使用遮光片。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黏胶框3的包括第一黏胶层31、第二黏胶层33以及位于第一黏胶层31和第二黏胶层33之间的填充层32,所述黏胶框3的填充层32为PET、或者泡棉、或者布或者其它复合材料等,以双面粘作黏胶框3为例,其第一胶黏层和第二黏胶层33均为亚克力胶、填充层32为PET;以导电泡棉作黏胶框3为例,其第一黏胶层31和第二黏胶层33为亚力克胶,填充层32为层叠结构的聚酯海绵、金属铜、金属镍和涤纶纤维;当然,所述黏胶框3不局限于上述的两种材料,任何可以通过裁切或者涂布方式形成的黏胶框3都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所述黏胶框3由通过裁切方式形成的四条黏胶条组成框形结构,或者,所述黏胶框3可以直接涂布在所述反射片2上形成一体化框形结构;黏胶框3的高度和宽度可根据导光板4、膜材的厚度以及显示模组尺寸而定,不在此做具体限制。所述黏胶框3为黑色,或者表面喷涂有黑色油墨,防止显示模组的侧边漏光。所述导光板4的出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光学膜5,一般导光板4的出光面上会依次设置有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但是光学膜5的类型和数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不应以此为限。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1,所述背光源包括黑色基膜7、反射片2、通过裁切或者涂布方式形成的黏胶框3、导光板4和灯条6,所述黏胶框3粘贴在所述黑色基膜7上,所述导光板4设置在黏胶框3内,所述灯条6设置在所述导光板4的入光面,所述反射片2设置在导光板4远离出光面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1粘贴在黏胶框3上。该显示模组中的背光源采用黏胶框3取代现有背光源中的PC、PMMA等塑胶材质的胶架以及遮光片,黏胶框3类似于口字胶,只需通过裁切或者涂布的方式即可形成框形结构,无需注塑,加工和装配都较为简单;黏胶框3的柔韧性也比PC、PMMA等材质的胶架要好,即使做得比较细也不会出现断裂等不良情况;而且黏胶框3自身具有黏性,可以直接粘贴固定显示面板1,无需使用遮光片。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黏胶框3的包括第一黏胶层31、第二黏胶层33以及位于第一黏胶层31和第二黏胶层33之间的填充层32,所述黏胶框3的填充层32为PET、或者泡棉、或者布或者其它复合材料等,以双面粘作黏胶框3为例,其第一胶黏层和第二黏胶层33均为亚克力胶、填充层32为PET;以导电泡棉作黏胶框3为例,其第一黏胶层31和第二黏胶层33为亚力克胶,填充层32为层叠结构的聚酯海绵、金属铜、金属镍和涤纶纤维;当然,所述黏胶框3不局限于上述的两种材料,任何可以通过裁切或者涂布方式形成的黏胶框3都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所述黏胶框3由通过裁切方式形成的四条黏胶条组成框形结构,或者,所述黏胶框3可以直接涂布在所述黑色基膜7上形成一体化框形结构;黏胶框3的高度和宽度可根据导光板4、膜材的厚度以及显示模组尺寸而定,不在此做具体限制。所述黏胶框3为黑色,或者表面喷涂有黑色油墨,防止显示模组的侧边漏光。所述黑色基膜7可以防止背光源光源端的背面漏光,可以是黑色PET膜或者石墨片,优选采用石墨片,石墨片自身为黑色可以防止背光源的背面漏光,而且石墨片具有良好的平面导热性能,有助于提升背光源的散热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石墨片的防背面漏光能力,还可以在石墨片的两面或面向所述灯条6的一面喷涂或涂布黑色油墨。所述导光板4的出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光学膜5,一般导光板4的出光面上会依次设置有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但是光学膜5的类型和数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不应以此为限。实施例三一种显示模组,如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所述,其区别仅在于所述反射片2如图4所示,包括反射基层21,所述反射基层21包括基材211和均匀分布在所述基材211内的反射空隙212和反射粒子213,所述反射基层21的非反射面上设置有金属反射层22。该反射片2在反射基层21的非反射面上增加了金属反射层22,加强了反射片2的反射效果,防止反射片2做薄后,光线直接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显示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反射片、通过裁切或者涂布方式形成的黏胶框、导光板和灯条,所述黏胶框粘贴在所述反射片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黏胶框内,所述灯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显示面板粘贴在黏胶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反射片、通过裁切或者涂布方式形成的黏胶框、导光板和灯条,所述黏胶框粘贴在所述反射片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黏胶框内,所述灯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显示面板粘贴在黏胶框上。2.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黑色基膜、反射片、通过裁切或者涂布方式形成的黏胶框、导光板和灯条,所述黏胶框粘贴在所述黑色基膜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黏胶框内,所述灯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所述反射片设置在导光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粘贴在黏胶框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胶框的包括第一黏胶层、第二黏胶层以及位于第一黏胶层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玲周福新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