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16198 阅读:7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包括锂电池框体、电芯和上盖,电芯安装在锂电池框体的空腔内;锂电池框体与上盖盖合在一起;正电池极柱焊接在电芯的一端,负电池极柱焊接在电芯的另一端;汇流排按照电路原理将十个电芯连成一条通路;金属连接片的两端均焊接有金属连接头,金属连接头下方均垫有钎料;钎料与电芯上的正电池极柱或负电池极柱连接在一起;汇流排通孔开设在金属连接片的两端;汇流排嵌套在上盖汇流排通孔内;正电池极柱通孔开设在上盖的左上角;上盖设置有负电池极柱通孔,负电池极柱通孔开设在上盖的右上角;解决了现有汇流排韧性差,易松脱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汇流排
,尤其是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
技术介绍
锂电池被广泛应用作为新能源行业,如汽车、物流车、大型移动储能等,单个锂离子电芯首先被组装成电池模组或者直接组装成电池包,电芯与电芯之间、模组与模组之间通过导体连接,实现电池的串并联,用于实现串并联的导体零件称为汇流排;汇流排的设计需要兼顾导电电阻和连接强度,现有的汇流排零件刚性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振动会导致电芯间出现相对位移,焊接点、紧固连接副承受较大作用力,导致变形、松脱、开裂;零件弹性差,弹性变形区间小,后续焊接工艺要求,电芯组装后极柱的表面平整度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韧性好、不易松脱开裂的锂电池汇流排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包括锂电池框体、电芯和上盖,所述锂电池框体为正方体,锂电池框体设置有空腔,空腔为矩形;所述电芯设置有正电池极柱和负电池极柱,正电池极柱焊接在电芯的一端,负电池极柱焊接在电芯的另一端;所述电芯设置有汇流排,汇流排的一端与正电池极柱安装在一起,汇流排的另一端与负电池极柱安装在一起;所述汇流排设置有金属连接片、金属连接头和钎料,金属连接片的两端均焊接有金属连接头,金属连接头下方均垫有钎料;所述钎料与电芯上的正电池极柱或负电池极柱连接在一起;所述汇流排还设置有汇流排通孔,汇流排通孔开设在金属连接片的两端;所述上盖设置有上盖汇流排通孔,上盖汇流排通孔均匀开设在上盖上,汇流排嵌套在上盖汇流排通孔内;所述上盖设置有正电池极柱通孔,正电池极柱通孔开设在上盖的左上角;所述上盖设置有负电池极柱通孔,负电池极柱通孔开设在上盖的右上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芯安装在锂电池框体的空腔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锂电池框体与上盖盖合在一起。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芯设置有十个,汇流排按照电路原理将十个电芯连成一条通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连接片与金属连接头焊接的位置和金属连接片上汇流排通孔的位置在同一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通过设置的汇流排,韧性好,解决了电池模组、电池包组装不平整的问题和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导致电池间出现相对位移的问题。2.本技术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通过设置的金属连接片,金属连接片与正电池极柱或负电池极柱通过电阻钎焊连接,工艺成熟,可靠性高,成本低廉,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汇流排开通孔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汇流排不开孔示意图。图中:1-锂电池框体;2-电芯;3-上盖;4-空腔;5-正电池极柱;6-负电池极柱;7-汇流排;71-金属连接片;72-金属连接头;73-钎料;74-汇流排通孔;8-上盖汇流排通孔;9-正电池极柱通孔;10-负电池极柱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包括锂电池框体1、电芯2和上盖3,电芯2安装在锂电池框体1的空腔4内,锂电池框体1与上盖3盖合在一起;锂电池框体1为正方体,锂电池框体1设置有空腔4,空腔4为矩形;电芯2设置有正电池极柱5和负电池极柱6,正电池极柱5焊接在电芯2的一端,负电池极柱6焊接在电芯2的另一端;电芯2设置有汇流排7,汇流排7的一端与正电池极柱5安装在一起,汇流排7的另一端与负电池极柱6安装在一起;电芯2设置有十个,汇流排7按照电路原理将十个电芯2连成一条通路;汇流排7设置有金属连接片71、金属连接头72和钎料73,金属连接片71的两端均焊接有金属连接头72,金属连接头72下方均垫有钎料73;钎料73与电芯2上的正电池极柱5或负电池极柱6连接在一起;汇流排7还设置有汇流排通孔74,汇流排通孔74开设在金属连接片71的两端;金属连接片71与金属连接头72焊接的位置和金属连接片71上汇流排通孔74的位置在同一位置;上盖3设置有上盖汇流排通孔8,上盖汇流排通孔8均匀开设在上盖3上,汇流排7嵌套在上盖汇流排通孔8内;上盖3设置有正电池极柱通孔9,正电池极柱通孔9开设在上盖3的左上角;上盖3设置有负电池极柱通孔10,负电池极柱通孔10开设在上盖3的右上角。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应用金属连接片71,如:铜带、铝带、镍带,作为汇流排7零件本体,应用金属连接片71制作电池模组、电池包的技术;并且金属连接片71可折弯成拱形,金属连接片71的顶部嵌入上盖汇流排通孔8内,对电池模组、电池包组装不平整进行补偿的技术和对车辆运行过程中振动导致电池间出现的相对位移进行补偿的技术;本技术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汇流排7电气连接位焊接金属连接头72,用于和正电池极柱5或负电池极柱6进行连接,用以满足后续组装要求的技术;本技术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金属连接片71可以设计成开设有汇流排通孔74的,满足用螺母通过紧固方式与正电池极柱5或负电池极柱6连接的应用场所,金属连接片71也可以设计成平面或锥面,通过电阻钎焊方式与正电池极柱5或负电池极柱6连接,汇流排7的金属连接片71韧性好,弹性变形量大可以在组装过程中有效降低对于组装后电芯上正电池极柱5或负电池极柱6平面度要求;汇流排7的金属连接片71可折弯成拱形,较小的外力作用下,拱形产生大的弹性变形量,有效消除振动带来的连接松脱、开裂等风险;本技术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汇流排7的金属连接片71和正电池极柱5或负电池极柱6通过电阻钎焊连接,工艺成熟,可靠性高,成本低廉,效率高并且可以通过可见焊缝检查焊接品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包括锂电池框体(1)、电芯(2)和上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框体(1)为正方体,锂电池框体(1)设置有空腔(4),空腔(4)为矩形;所述电芯(2)设置有正电池极柱(5)和负电池极柱(6),正电池极柱(5)焊接在电芯(2)的一端,负电池极柱(6)焊接在电芯(2)的另一端;所述电芯(2)设置有汇流排(7),汇流排(7)的一端与正电池极柱(5)安装在一起,汇流排(7)的另一端与负电池极柱(6)安装在一起;所述汇流排(7)设置有金属连接片(71)、金属连接头(72)和钎料(73),金属连接片(71)的两端均焊接有金属连接头(72),金属连接头(72)下方均垫有钎料(73);所述钎料(73)与电芯(2)上的正电池极柱(5)或负电池极柱(6)连接在一起;所述汇流排(7)还设置有汇流排通孔(74),汇流排通孔(74)开设在金属连接片(71)的两端;所述上盖(3)设置有上盖汇流排通孔(8),上盖汇流排通孔(8)均匀开设在上盖(3)上,汇流排(7)嵌套在上盖汇流排通孔(8)内;所述上盖(3)设置有正电池极柱通孔(9),正电池极柱通孔(9)开设在上盖(3)的左上角;所述上盖(3)设置有负电池极柱通孔(10),负电池极柱通孔(10)开设在上盖(3)的右上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汇流排结构,包括锂电池框体(1)、电芯(2)和上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框体(1)为正方体,锂电池框体(1)设置有空腔(4),空腔(4)为矩形;所述电芯(2)设置有正电池极柱(5)和负电池极柱(6),正电池极柱(5)焊接在电芯(2)的一端,负电池极柱(6)焊接在电芯(2)的另一端;所述电芯(2)设置有汇流排(7),汇流排(7)的一端与正电池极柱(5)安装在一起,汇流排(7)的另一端与负电池极柱(6)安装在一起;所述汇流排(7)设置有金属连接片(71)、金属连接头(72)和钎料(73),金属连接片(71)的两端均焊接有金属连接头(72),金属连接头(72)下方均垫有钎料(73);所述钎料(73)与电芯(2)上的正电池极柱(5)或负电池极柱(6)连接在一起;所述汇流排(7)还设置有汇流排通孔(74),汇流排通孔(74)开设在金属连接片(71)的两端;所述上盖(3)设置有上盖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超曹磊龚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卓安精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