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ESD防护二极管的DFN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15875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向ESD防护二极管的DFN封装结构。常规双向ESD防护二极管的芯片电极一个从正面引出,一个从背面引出,DFN封装时,芯片背面和框架用银胶连接,正面打金属线连接,此结构的局限性是芯片尺寸要小于框架尺寸,芯片需要减薄至150微米以下,且背面需要金属化,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所使用的双向ESD防护二极管的芯片,其两个电极都从正面引出,两个电极都通过银胶和框架连接,芯片只需要使用单晶片制造,不再用外延片,降低成本;芯片厚度只需做到200微米,降低碎片率;背面无需金属化,减少工艺;芯片尺寸可以是原来的1.5‑2倍,给超低电容芯片、更强抗浪涌能力芯片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ESD防护二极管的DFN封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一种DFN封装结构,适用于双向ESD防护二极管的DFN封装。
技术介绍
半导体电路集成度不断提高,ESD防护二极管的封装尺寸也随之变小,从原来的SOD523、SOD723到SOD923,再到DFN1006、DFN0603、DFN0201,乃至将来的CSP封装,封装尺寸不断在缩小,但是对ESD防护二极管的性能要求却越来越高,抗浪涌能力,低电容,低电压等等参数标准不断提升,怎么样在更小的芯片上实现更强大的功能逐渐成为难题,由于最开始的ESD防护二极管是用在SOD523,SOD723封装上的,发展到后来,DFN封装仍然延续了SOD封装的工艺,即背面银胶连接,正面打金属线连接,目的是不改变最开始芯片的设计,随着封装尺寸变的越来越小,当到达DFN0603封装时,打线工艺已经占去了1/4的封装体高度空间,产生很多工艺上的难题,芯片厚度需要做到小于100微米,芯片尺寸也要做到小于200微米×200微米,芯片的成品率下降,封装的成品率同时也在下降。本技术的封装结构,两个芯片电极都是从正面引出,两个电极都通过银胶和框架连接,抛弃了正面打线工艺,芯片厚度只需做到200微米,而且省去了背面金属化,此结构提升了芯片成品率,提升了封装成品率,减少了芯片制造工艺,最重要的是芯片尺寸可以是原来的1.5-2倍,为超低电容产品、更强抗浪涌能力产品提供更大的芯片设计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一种双向ESD防护二极管的DFN封装结构,其结构包括:DFN框架上(105)连接银胶(104),银胶连接芯片电极(103),两个芯片电极都是从芯片(102)正面引出,芯片厚度小于200微米。附图说明图1:双向ESD防护二极管的DFN封装的截面图。编号说明101:DFN封装体;102:双向ESD防护二极管芯片,厚度小于200微米;103:芯片电极,金属,一般情况下是铝或者银,不局限于铝和银;104:银胶,导电的胶状物,内含有银粉成分,高温固化;105:框架,金属,一般情况下是铜,不局限于铜。具体实施方式1.芯片划片及倒片,芯片背面贴蓝膜,用划片机将整个的晶圆芯片,切割成单个芯片,切割完成后,用倒片机,将蓝膜上的芯片倒到另外一张蓝膜上,此时芯片的正面与蓝膜接触。2.芯片与框架连接,用点胶机将银胶点到框架上,固晶机将单个芯片从蓝膜上取下,放在银胶上,芯片电极和银胶连接,进入固化炉固化。3.塑封,将载有芯片的框架,放入塑封机进行塑封。4.电镀,将漏在外部的框架电镀,一般镀银或者金。5.塑封切割,将整个塑封模块切割成单个的DFN封装体。6.测试包装。通过上述实施例阐述了本技术,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实施例实现本技术,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因此本技术由所附权利要求范围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向ESD防护二极管的DFN封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ESD防护二极管的DFN封装结构,其结构包括:DFN封装体(101)的框架(105)上连接银胶(104),银胶连接芯片电极(103),两个芯片电极都是从芯片(102)正面引出,芯片厚度小于200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ESD防护二极管的DFN封装结构,其结构包括:DFN封装体(101)的框架(105)上连接银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维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芯石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