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1234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所述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包括散热板和铝塑背板,所述散热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前侧,所述第二板体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板体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光源条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铝塑背板所在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板体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端面形成的安装面与所述铝塑背板的下部贴合安装,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铝塑背板连接。所述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不会影响整机的外结构强度,散热板安装结构稳定,且散热板外置便于散热,散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本技术涉及交互智能平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技术介绍
交互智能平板是一种通过触控技术对显示在显示平板上的内容进行操控和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的一体化设备,集成了电视、电脑、投影机、电子白板、音响、视频会议终端等多种功能,适用于群体沟通场合,集中解决了会议中远程音视频沟通、各种格式会议文档高清晰显示、视频文件播放、现场音响、屏幕书写,以及文件的标注、保存、打印和分发等系统化会议需求,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企业会议、商业展示等领域。交互智能平板的主体架构一般包括外框、中框、背板、依次叠设在背板上的反射片和导光板、光源条、散热片、后壳等结构件。传统的,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设置在背光模组内部,散热板的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该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不会影响整机结构、散热板结构稳定、散热效果好;该交互智能平板的整机强度好、结构稳定、散热效果好。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包括散热板和铝塑背板,所述散热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前侧,所述第二板体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板体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光源条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铝塑背板所在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板体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端面形成的安装面与所述铝塑背板的下部贴合安装,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铝塑背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的前侧面沿横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柱,所述铝塑背板沿横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的长度为铝塑背板、反射片及导光板的厚度之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的后侧面上设有多个固定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固定柱分为四组,第一组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后侧面中部,用于安装OC(opencell,液晶面板)驱动板卡,第二组所述固定柱、第三组所述固定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后侧面中部的两侧,用于分别安装设置在OC驱动板卡横向方向两侧的喇叭,第四组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后侧面的外侧,用于安装设置在其中一个喇叭远离OC驱动板卡一侧的主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的后侧面上在第一组所述固定柱的外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镭雕区域,所述第二板体的后侧面上沿横向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镭雕区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沿横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固定用以限位导光板的限位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的上端设有背离所述铝塑背板所在一侧延伸的补强筋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体沿横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板体沿横向方向的长度,每侧所述第二板体比所述第一板体长8-15mm。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包括光源条以及上述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所述光源条安装在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侧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散热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安装板,安装板用于安装光源条以提供光源,第一板体的前侧面与第二板体的上端面形成的安装面与铝塑背板的下部贴合安装,进而将散热板设置在铝塑背板的后侧,即所述散热板设置在背光模组的外部,由于铝塑背板的结构强度较好,且散热板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为平面结构,散热板与铝塑背板安装时,第一板体的前侧面与铝塑背板的后侧面贴合安装,散热板相当于叠加在铝塑背板的后侧,不会影响整机的外结构强度,散热板安装结构稳定,且散热板外置便于散热,散热效果好。所述交互智能平板,包括上述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具备所述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的有益效果,整机强度好、结构稳定、散热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散热板,110、第一板体,111、第一板体的前侧面,112、第一板体的后侧面,113、第二安装孔,114、第三安装孔,115、第四安装孔,120、第二板体,121、第二板体的前侧面,122、第二板体的后侧面,123、开槽,124、定位基准槽,130、安装板,131、第一安装孔,132、缺口,140、定位柱,150、固定柱,160、第一镭雕区域,170、第二镭雕区域,180、补强筋位,20、铝塑背板,1、侧外框,2、下外框,3、转角连接件,4、锁紧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包括散热板10和铝塑背板20,所述散热板10包括第一板体110和第二板体120,所述第二板体120位于所述第一板体110的前侧,所述第二板体120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板体110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二板体120远离所述第一板体110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光源条的安装板130,所述安装板130朝向所述铝塑背板20所在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板体的前侧面111与所述第二板体120的上端面形成的安装面与所述铝塑背板20的下部贴合安装,所述第一板体110与所述铝塑背板20连接。其中,靠近交互智能平板的显示屏的一侧为前侧,远离交互智能平板的显示屏的一侧为后侧,靠近交互智能平板的显示屏的上端为上部,靠近交互智能平板的显示屏的下端为下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条为LED灯条。所述散热板10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铝挤挤出成型。传统的,背光模组的背板均采用的是铁背板,散热板10无法外置,否则会影响整机的结构强度,所以散热板10一般是安装在背光模组内部,散热效果较差。本实施例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散热板10包括第一板体110、第二板体120和安装板130,安装板130用于安装光源条以提供光源,第一板体的前侧面111与第二板体120的上端面形成的安装面与铝塑背板20的下部贴合安装,进而将散热板10设置在铝塑背板20的后侧,即所述散热板10设置在背光模组的外部,由于铝塑背板20的结构强度较好,且散热板10的第一板体110、第二板体120为平面结构,散热板10与铝塑背板20安装时,第一板体的前侧面111与铝塑背板20的后侧面贴合安装,散热板10相当于叠加在铝塑背板20的后侧,不会影响整机的外结构强度,散热板10安装结构稳定,且散热板10外置便于散热,散热效果好。进一步的,如图3、图4、图6所示,所述第一板体的前侧面111沿横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柱140,所述铝塑背板20沿横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定位柱140对应的定位孔。通过在第一板体110上设置定位柱140,可将对应侧的定位柱140伸入对应的定位孔中,实现散热板10与铝塑背板20的安装和相对定位,可保证散热板10与铝塑背板20的安装精度,且安装便捷。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140设置在第一板体110的下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及交互智能平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板和铝塑背板,所述散热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前侧,所述第二板体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板体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光源条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铝塑背板所在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板体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端面形成的安装面与所述铝塑背板的下部贴合安装,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铝塑背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21 CN 20162114730031.一种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板和铝塑背板,所述散热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前侧,所述第二板体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板体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光源条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铝塑背板所在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板体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上端面形成的安装面与所述铝塑背板的下部贴合安装,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铝塑背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前侧面沿横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柱,所述铝塑背板沿横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长度为铝塑背板、反射片及导光板的厚度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后侧面上设有多个固定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互智能平板的散热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柱分为四组,第一组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后侧面中部,用于安装OC驱动板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邓芳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