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非直通排气消音罩的压缩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1121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非直通排气消音罩的压缩机装置,通过将压缩泵进行挖槽,并且改变了消音罩的排出孔的位置的方式,在压缩泵的出气口以及消音罩的排出孔之间设置了非直线的多个腔室及通道,使流体流经的路径成为了非直线路径,并且在由排出孔排出之前,增加了流体的流动路径以及流动时间,以进一步达到消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非直通排气消音罩的压缩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的消音结构,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非直通排气消音罩的压缩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压缩机装置在运作时,压缩泵的压缩排气常常会产生流体噪音。目前已知在压缩泵面向马达的流体流出侧加上消音罩,通过将消音罩罩住压缩泵的出气口,使流体在排出时先经过消音罩的腔室,以减少噪音的产生。然而,现有技术的压缩机装置的流体由出气口仅仅经过一个腔室,就直接由消音罩的排出孔排出,也就是说流体在流经消音罩时,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流动路径的变化,换句话说,这种直接排出的消音罩(配合压缩泵)的结构设计仅具备了有限的消音能力,在压缩机装置运转的过程中,仍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噪音,而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另外加装消音棉或是增加压缩机装置的外壳的厚度来进一步消音,而这些都不是符合需求的经济合理的作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非直通排气消音罩的压缩机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所产生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具有非直通排气消音罩的压缩机装置,所述压缩机装置包括有压缩泵以及消音罩。所述压缩泵包括上支座、缸体以及下支座,所述上支座、所述缸体以及所述下支座彼此结合固定,所述上支座具有出气口。所述消音罩具有排出孔,所述消音罩与所述上支座结合,且与所述上支座之间形成第一腔室以及通道。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上支座的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通道与所述排出孔连通,且所述压缩机装置内的流体由所述出气口以非直线的路径通过所述第一腔室以及所述通道,且由所述排出孔排出。在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由所述消音罩弯折形成,且由所述消音罩与所述上支座共同界定所述第一腔室的边界。在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通道由所述压缩泵进行挖槽所形成,且由所述消音罩与所述压缩泵共同界定所述通道的边界。在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通道形成于所述上支座上。在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通道形成于所述上支座以及所述缸体上。在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压缩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压缩泵的所述缸体内,且所述第二腔室仅与所述通道连通。在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通道、所述排出孔与所述出气口不直接连通。在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第一腔室进一步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子腔室以及第二子腔室,且所述第一子腔室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子腔室与所述通道连通。通过本技术所公开的压缩机装置,在压缩泵的出气口以及消音罩的排出孔之间,设置了非直线的多个腔室及通道,使流体流经的路径成为了非直线路径,并且在由排出孔排出之前,增加了流体的流动路径以及流动时间,以进一步达到消音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压缩机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压缩机装置的主要元件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1的压缩机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的压缩机装置沿著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压缩机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要元件的爆炸示意图;图6是图5压缩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下支座;2,5缸体;3,6上支座;4消音罩;9压缩泵;31,61出气口;41排出孔;43第一腔室;45通道;51第二腔室;100,200压缩机装置;431第一子腔室;432第二子腔室。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名词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是一个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此外,「连接」一词在这里包括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结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个第一装置连接一个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在结构上连接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在结构上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请参考图1以及图2,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压缩机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压缩机装置的主要元件的爆炸示意图。压缩机装置100包括了压缩泵9以及消音罩4,在本技术的附图以及说明中,将压缩机装置100中的马达、储液槽以及其他相关的管路均省略没有绘出,本领域的专业人员均能轻易得知这些未绘出也省略未说明的元件在压缩机装置100中的作用与结构关系。压缩泵9包括了上支座3、缸体2以及下支座1,其中上支座3、缸体2以及下支座3彼此结合固定,优选地,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压缩泵9是一种回转式压缩机的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上支座3具有一个出气口31,流体在压缩泵9内被压缩为高压状态后,由出气口31流出。消音罩4设置于压缩泵9的上支座3上,更具体地说,消音罩4与上支座3彼此结合,并且消音罩4具有一个排出孔41,由压缩泵9的出气口31流出的流体最后由消音罩4的排出孔41排出,接著通过马达进入整个系统的管路中。请参考图3以及图4,图3是图1的压缩机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的压缩机装置沿著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当消音罩4结合于上支座3之后,消音罩4与上支座3之间形成了第一腔室43以及通道45。如图4所示,第一腔室43由消音罩4本身弯折出特定的形状所形成的,并且第一腔室43的边界由消音罩4与上支座3彼此共同界定。通道45则是通过在压缩泵9上进行挖槽后形成的,并且通道45的边界也是由消音罩4与上支座31彼此共同界定。在图4的实施方式中,通道45形成于上支座3上,也就是说,通过对上支座3面对消音罩4的表面进行挖槽以形成通道45,并且所挖出的槽的最大深度不超过上支座3的厚度。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更进一步地改变通道45的深度,例如让通道45的深度更深一些,也就是在上支座3以及与上支座3相邻的缸体2上进行挖槽,而形成了本技术所具备的通道45。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让通道45进一步延伸到下支座1(但不贯穿下支座1)。在挖槽形成了通道45之后,本技术的压缩机装置100所具备的消音结构是这样连通的:第一腔室43与上支座3的出气口31连通,第一腔室43也与通道45连通,通道45最后再连通于消音罩4的排出孔41,在这样的结构下,消音罩4的通道45与排出口41就不会与压缩泵9的出气口31直接连通,图4中的粗箭头方向表示了流体由压缩机装置100的出气口31流出后,以非直线的路径先通过第一腔室43,再通过通道45后,最后再由排出孔41排出。这种一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流体由出气口迳自通过腔室后由腔室上的排出孔排出的直线式路径,本技术的非直通排气消音罩与压缩泵的结构很明显地使流体流经的路径成为了非直线路径,也增加了流体的流动路径以及流动时间,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流体快速流动所产生的噪音,也就进一步消除了压缩机装置100运转时的噪音。另外要说明的是,在图1至图4的实施方式中,压缩泵9仅具有一个出气口31,因此相应地也设置了一组第一腔室43、通道45以及排出孔41。当其他的实施方式具有一个以上的出气口31时,那么也就在压缩泵9挖出相应出气口31数量的通道45,且消音罩4上也相应地设置一组以上的第一腔室43以及排出孔41。在图1至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非直通排气消音罩的压缩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非直通排气消音罩的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装置包括有:压缩泵,包括上支座、缸体以及下支座,所述上支座、所述缸体以及所述下支座彼此结合固定,所述上支座具有出气口;以及消音罩,具有排出孔,所述消音罩与所述上支座结合,且与所述上支座之间形成第一腔室以及通道;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上支座的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通道与所述排出孔连通,且所述压缩机装置内的流体由所述出气口以非直线的路径通过所述第一腔室以及所述通道,且由所述排出孔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非直通排气消音罩的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装置包括有:压缩泵,包括上支座、缸体以及下支座,所述上支座、所述缸体以及所述下支座彼此结合固定,所述上支座具有出气口;以及消音罩,具有排出孔,所述消音罩与所述上支座结合,且与所述上支座之间形成第一腔室以及通道;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上支座的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通道与所述排出孔连通,且所述压缩机装置内的流体由所述出气口以非直线的路径通过所述第一腔室以及所述通道,且由所述排出孔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由所述消音罩弯折形成,且由所述消音罩与所述上支座共同界定所述第一腔室的边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龙谢长鸿王文志
申请(专利权)人:瑞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