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口压力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10560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口压力平衡装置,包括槽钢框架、压力平衡系统和冷却系统,压力平衡系统包括护罩、上法兰、筒体和下法兰,筒体内设置有衬套、分隔环和上活塞,衬套内设置有下活塞,下活塞上部穿过分隔环与上活塞固定连接,分隔环设置有传压通道,上法兰、筒体和上活塞形成上密封腔,筒体、上活塞、分隔环和下活塞形成中密封腔,衬套、分隔环和下活塞形成下密封腔,筒体侧壁设置有上管线接口、中管线接口、下管线接口;冷却系统包括上盖、外筒和底座,外筒内设置有隔离套,隔离套内螺旋盘绕有输出管线,隔离套和外筒之间螺旋盘绕有输入管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井下安全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提高海上油田稠油热采工艺实施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口压力平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井口压力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经过多年开采,常规可冷采油藏剩余储量已为数不多,为了实现稳产上产,稠油油藏的开采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蒸汽吞吐是稠油油藏开采的主要工艺技术,在工艺实施过程中需要向油管内注入高温高压蒸汽,并同时向油套环空内注入压力略高于注入蒸汽压力的高压氮气,工艺实施前后井内压力变化较大,这就使所使用的井下安全控制系统处于一个较大压力变化的井下环境中。由于井下安全控制系统在使用时地面控制压力恒定不变,所以,较大的井下环境压力变化会引起井下安全控制系统控制压差的变化,因而使其工作状态发生改变,严重时可能会造成井下安全控制系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油井蒸汽吞吐工艺实施过程中动态平衡井下安全系统控制压差的井口压力平衡装置,以保证井下安全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正常工作,从而提高海上油田稠油热采工艺实施的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井口压力平衡装置,包括槽钢框架,所述槽钢框架内设置有压力平衡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压力平衡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护罩、上法兰、筒体和下法兰,所述筒体下部内径大于其上部内径形成一个台肩,所述筒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衬套、分隔环和上活塞,所述分隔环位于台肩的下端,所述衬套内设置有下活塞,所述下活塞上部穿过分隔环与上活塞固定连接,所述上活塞上部穿过上法兰向上伸出,所述分隔环设置有径向和轴向连通的传压通道,所述上法兰、筒体和上活塞间形成上密封腔,所述筒体、上活塞、分隔环和下活塞间形成中密封腔,所述衬套、分隔环和下活塞间形成下密封腔,所述筒体侧壁设置有与上密封腔连通的上管线接口、与中密封腔连通的中管线接口、与传压通道连通的下管线接口;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盖、外筒和底座,所述外筒内设置有隔离套,所述隔离套内螺旋盘绕有与中管线接口连接的输出管线,所述隔离套和外筒之间螺旋盘绕有与下管线接口连接的输入管线。所述上活塞上端设置有牵引接头。所述护罩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护罩的螺杆,所述护罩顶部设置有与螺杆固定连接的压盖。所述上盖设置有一个轴向补液孔、四个供输入管线和输出管线穿过的轴向通孔。所述隔离套侧壁设置有过液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护罩外部设置有螺杆,护罩顶部设置有与螺杆固定连接的压盖,通过压盖、螺杆和螺母将护罩固定于上法兰的上部,上活塞上部穿过上法兰进入护罩内,起到很好的固定保护作用;(2)本技术中,控制压差为井下安全控制系统的控制压力与其所处环境压力(即注汽压力)之差,所以,当使用本技术时,无论注汽压力如何变化,井下安全控制系统的控制压差恒为按设计比例降低的控制压力;(3)本技术在应用时,可动态平衡由于油井内注入高压流体而引起的井下安全控制系统控制压差变化,使井下安全系统在相对恒定压差环境下工作,与原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更高工况适应性和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压力平衡系统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冷却系统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d-d剖视图;图7是图5中c-c剖视图。附图标记:A:压力平衡系统;B:冷却系统;C:槽钢框架;A1压盖;A2护罩;A3牵引接头;A4上法兰;A5上活塞;A6分隔环;A7下活塞;A8衬套;A9筒体;A10下法兰;A11上管线接口;A12螺杆;A13中管线接口;A14下管线接口;A15上密封腔;A16中密封腔;A17下密封腔;A18传压通道;B1上盖;B2外筒;B3隔离套;B4底座;B5输出管线;B6输入管线;B7补液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井口压力平衡装置,主要由压力平衡系统A、冷却系统B和槽钢框架C组成,其中,所述压力平衡系统A和冷却系统B固定安装于槽钢框架C内并通过液压管线及管线组件连接。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压力平衡系统A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护罩A2、上法兰A2、筒体A9和下法兰A10。所述护罩A2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护罩A2的螺杆A12,所述护罩A2顶部设置有与螺杆A12固定连接的压盖A1,也就是说,所述护罩A设置于上法兰A4上部,并通过所述压盖A1、螺杆A12和螺母与所述上法兰A4固定连接。所述上法兰A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筒体A9的上端,所述下法兰A1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筒体A9的下端。所述筒体A9设置为筒状结构,且下部内径大于其上部内径形成一个台肩。所述筒体A9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衬套A8、分隔环A6和上活塞A5。所述分隔环A6位于台肩的下端,所述分隔环A6与筒体A9内部的台肩轴向固定配合,所述分隔环A6设置有径向和轴向连通的传压通道A18。所述衬套A8内设置有下活塞A7,所述下活塞A7上部穿过分隔环A6向上伸出,与上活塞A5固定连接。所述上活塞A5上部穿过上法兰A4向上伸出,所述上活塞A5的内径上端设置有牵引接头A3。所述上法兰A4、筒体A9和上活塞A5间形成上密封腔A15,所述筒体A9、上活塞A5、分隔环A6和下活塞A7间形成中密封腔A16,所述衬套A8、分隔环A6和下活塞A7间形成下密封腔A17。在所述筒体A9侧壁设置有与上密封腔A15连通的径向上管线接口A11、与中密封腔A16连通的径向中管线接口A13、与传压通道A18连通的径向下管线接口A14,所述上管线接口A11位于上密封腔A15的上部,所述中管线接口A13位于中密封腔A16的下部。所述上法兰A4内径设置有密封圈,用于密封上法兰A4和上活塞A5;所述上活塞A5外径设置有密封圈,用于密封上活塞A5和筒体A9;所述分隔环A6外径设置有密封圈,用于密封分隔环A6和筒体A9;所述分隔环A6内径设置有密封圈,用于密封分隔环A6和下活塞A7;另外,根据实际需要所述下活塞A7和衬套A8、衬套A8和筒体A9、筒体A9和上法兰A4等部件之间均设置密封圈。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冷却系统B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盖B1、外筒B2和底座B4,所述上盖B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外筒B2的上端,所述底座B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外筒B2的下端。所述上盖B1设置有一个轴向补液孔B7和四个供管线穿过的轴向通孔。所述外筒B2内部设置有与其同轴线的隔离套B3,所述隔离套B3侧壁设置有过液通道,所述隔离套B3顶部和上盖B1固定连接,所述隔离套B3底部和底座B4固定连接。所述隔离套B3内螺旋盘绕有输出管线B5,即所述输出管线B5从上盖B1的一个通孔进入隔离套B3内部,呈螺旋形状盘绕后从另一个通孔引出,与筒体A9上的中管线接口A13连接。所述隔离套B3和外筒B2之间螺旋盘绕有输入管线B6,即所述输入管线B6从上盖B1的一个通孔进入隔离套B3和外筒B2之间的空间,呈螺旋形状盘绕后从另一个通孔引出,与筒体A9上的下管线接口A14连接。另外,根据实际需要在上盖B1、外筒B2和底座B4等部件之间设置密封圈。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将压力平衡系统A的上活塞A5和下活塞A7升至最高位置,并将中密封腔A16及冷却系统B的输出管线B5内充满高温导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井口压力平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口压力平衡装置,包括槽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框架内设置有压力平衡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压力平衡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护罩、上法兰、筒体和下法兰,所述筒体下部内径大于其上部内径形成一个台肩,所述筒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衬套、分隔环和上活塞,所述分隔环位于台肩的下端,所述衬套内设置有下活塞,所述下活塞上部穿过分隔环与上活塞固定连接,所述上活塞上部穿过上法兰向上伸出,所述分隔环设置有径向和轴向连通的传压通道,所述上法兰、筒体和上活塞间形成上密封腔,所述筒体、上活塞、分隔环和下活塞间形成中密封腔,所述衬套、分隔环和下活塞间形成下密封腔,所述筒体侧壁设置有与上密封腔连通的上管线接口、与中密封腔连通的中管线接口、与传压通道连通的下管线接口;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盖、外筒和底座,所述外筒内设置有隔离套,所述隔离套内螺旋盘绕有与中管线接口连接的输出管线,所述隔离套和外筒之间螺旋盘绕有与下管线接口连接的输入管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口压力平衡装置,包括槽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框架内设置有压力平衡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压力平衡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护罩、上法兰、筒体和下法兰,所述筒体下部内径大于其上部内径形成一个台肩,所述筒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衬套、分隔环和上活塞,所述分隔环位于台肩的下端,所述衬套内设置有下活塞,所述下活塞上部穿过分隔环与上活塞固定连接,所述上活塞上部穿过上法兰向上伸出,所述分隔环设置有径向和轴向连通的传压通道,所述上法兰、筒体和上活塞间形成上密封腔,所述筒体、上活塞、分隔环和下活塞间形成中密封腔,所述衬套、分隔环和下活塞间形成下密封腔,所述筒体侧壁设置有与上密封腔连通的上管线接口、与中密封腔连通的中管线接口、与传压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英刘志龙董世超辛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