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风叶片组件和空气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06231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0:47
本申请涉及一种扫风叶片组件以及设置有该扫风叶片组件的空气调节装置。所述扫风叶片组件包括运动连杆、设置在运动连杆上的多个扫风叶片和叶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扫风叶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叶片固定装置上,所述扫风叶片能够在所述运动连杆的带动下摆动,在所述扫风叶片上设置有散风孔。本申请中的扫风叶片组件,在扫风叶片上设置有散风孔,结构简单,无需设置多个导风板就能实现包括无风感出风模式在内的多种出风模式,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控制实现无风感出风模式,运行过程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扫风叶片组件和空气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涉及一种扫风叶片组件以及设置有该扫风叶片组件的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空调一般都具有制冷或制热功能,开启制热或者制冷功能后可使室内环境温度维持在较舒服的范围内,但是,如果带有冷气或者热气的风直接吹到人的身上后,会感觉到风力强劲,使得空调的舒适性变差。尤其是在夏季,当空调在制冷时,强劲的冷气流会使一些老人、孕妇、小孩等体质偏弱群体患上空调病。现有技术中记载有无风感空调室内机,该室内机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导风板。第一导风板可转动地设在面框上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出风口;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设在面框上且位于第一导风板的内侧;第二导风板上设有多个散风孔,第三导风板可转动地设在面框上且位于第二导风板内侧,无风感模式时,第二导风板位于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大体垂直的位置,第三导风板的出风端朝向第二导风板转动以将风导向第二导风板。但这种结构设置有多个导风板,结构复杂,装配、控制过程也都比较复杂,容易出现功能失效的情况,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能够实现无风感出风的扫风叶片组件以及设置有该扫风叶片组件的空气调节装置。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扫风叶片组件,包括运动连杆、设置在运动连杆上的多个扫风叶片和叶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扫风叶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叶片固定装置上,所述扫风叶片能够在所述运动连杆的带动下摆动,在所述扫风叶片上设置有散风孔。优选地,所述扫风叶片包括固定部和连杆固定部,其中,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所述叶片固定装置连接以将所述叶片固定,所述连杆固定部用于将所述叶片与所述运动连杆连接,在所述叶片上设置有柔性部分,所述散风孔设置在所述扫风叶片上位于所述柔性部分和连杆固定部之间的区域。优选地,所述散风孔设置有多个,均匀或者非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扫风叶片上。优选地,至少位于所述柔性部分和连杆固定部之间的区域的叶片厚度大于所述柔性部分的厚度。优选地,多个散风孔开设的方向不同。优选地,所述散风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扫风叶片的表面所在平面之间呈夹角。优选地,所述夹角的大小各自不同。优选地,所述扫风叶片组件还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运动连杆的一端相连。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扫风叶片组件,其中,所述扫风叶片组件为本申请中的扫风叶片组件。优选地,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扫风叶片的摆动。优选地,所述扫风叶片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运动连杆摆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控制部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运转。本申请中的扫风叶片组件,在扫风叶片上设置有散风孔,结构简单,无需设置多个导风板就能实现包括无风感出风模式在内的多种出风模式,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控制实现无风感出风模式,运行过程可靠。具体地,当将空气调节设备设置为无风感出风模式时,通过将所述扫风叶片调整到与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出风方向尽可能接近垂直的位置,空气调节装置内的风从散风孔中吹出,降低了风速且风被打散而变得柔和,可以实现无风感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中的扫风叶片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中的扫风叶片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申请中的扫风叶片处于与出风方向大致平行的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扫风叶片组件设置在空气调节设备,例如空调、空气净化器、冷/热风扇等的出风口处,对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过程进行控制,实现不同的出风模式,例如快速制冷/制热模式、无风感出风模式、自然风出风模式等。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扫风叶片组件包括运动连杆1、设置在运动连杆1上的多个扫风叶片2和叶片固定装置3,其中,所述扫风叶片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叶片固定装置3上,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扫风叶片2能够在所述运动连杆1的带动下摆动至某一状态或者同时在一定范围内摆动,实现不同的出风模式或者实现扫风过程。如图2所示,所述扫风叶片2包括固定部21、连杆固定部22和散风孔23,其中,所述固定部21用于与所述叶片固定装置3连接,用于将所述扫风叶片2固定,所述连杆固定部22用于将所述扫风叶片2与所述运动连杆1连接,这样,在运动连杆1往复摆动时,所述扫风叶片2将跟随所述运动连杆1摆动,以实现不同的出风模式。优选地,为了方便扫风叶片2的摆动,在所述扫风叶片2上设置有柔性部分24,所述柔性部分24设置在靠近固定部21的区域,所述连杆固定部22位于远离所述柔性部分24的区域,这样,当所述运动连杆1往复摆动时,将带动所述扫风叶片2的柔性部分24产生变形,从而实现扫风叶片2的往复摆动。为了方便所述柔性部分24的变形,在所述柔性部分24上设置有通孔241,所述通孔241的设置可方便所述柔性部分24的变形,使得扫风叶片2的摆动更加容易。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1构成为柔性部分,这种结构能够起到相同的作用。优选地,所述散风孔23为通孔,设置在所述扫风叶片2上,优选位于所述柔性部分24和连杆固定部22之间的区域,当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设置为无风感出风模式时,可通过这些散风孔23实现无风的出风感觉。具体地,当设置为无风感出风模式时,将所述扫风叶片2调整到与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出风方向尽可能接近垂直的位置,空气调节装置内的风从多个散风孔23中吹出,降低了风速且风被打散而变得柔和,可以实现无风感的效果。优选地,所述散风孔23设置有多个,均匀或者非均匀地设置在扫风叶片2上,非均匀设置的情况下,可使得吹出的风变化更加多样柔和。运行时,当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冷或制热的快速制冷/制热模式时,控制使得所述扫风叶片2位于与出风方向大致平行的位置,此时,出风口处的风直接吹出,此时风量最大,能够实现快速的制冷或者制热;当空气调节装置处于无风感出风模式时,控制使得所述扫风叶片2摆动至最大角度,此时扫风叶片2基本覆盖住出风口,空气调节装置内部的气流大部分从多个散风孔23中吹出,风速降低且因被打散而变得柔和,实现无风感的效果。如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位于所述柔性部分24和连杆固定部22之间的区域的叶片厚度大于所述柔性部分24的厚度,位于所述柔性部分24和连杆固定部22之间的区域的叶片厚度优选为0.5-2mm。优选地,多个散风孔23开设的方向不同,例如,部分散风孔23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扫风叶片2的表面垂直,部分散风孔23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扫风叶片2的表面所在平面之间呈非90度的夹角,也就是说,部分散风孔23的轴线延伸方向相对于扫风叶片2的表面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呈倾斜状。更加优选地,这些夹角的大小各不相同;更加优选地,多个散风孔23倾斜的方向不同,例如,部分向靠近连杆固定部22的一侧倾斜,部分向靠近固定部21的一侧倾斜等等,倾斜方向可以为四周内的任意方向。这样,在无风感出风模式时,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内部吹出的气流经过这些散风孔23散风后,气流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吹出,使得气流变得更加柔和,进一步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扫风叶片组件和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扫风叶片组件,包括运动连杆、设置在运动连杆上的多个扫风叶片和叶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扫风叶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叶片固定装置上,所述扫风叶片能够在所述运动连杆的带动下摆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扫风叶片上设置有散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风叶片组件,包括运动连杆、设置在运动连杆上的多个扫风叶片和叶片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扫风叶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叶片固定装置上,所述扫风叶片能够在所述运动连杆的带动下摆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扫风叶片上设置有散风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叶片包括固定部和连杆固定部,其中,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所述叶片固定装置连接以将所述叶片固定,所述连杆固定部用于将所述叶片与所述运动连杆连接,在所述叶片上设置有柔性部分,所述散风孔设置在所述扫风叶片上位于所述柔性部分和连杆固定部之间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孔设置有多个,均匀或者非均匀地设置在所述扫风叶片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风叶片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位于所述柔性部分和连杆固定部之间的区域的叶片厚度大于所述柔性部分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风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现林程诗刘汉刘江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