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05791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井底封堵装置,包括第一油管、套管封隔器、第三油管、丢手器、第四油管、裸眼封隔器、第二油管;套管封隔器用于坐封在油井中套管段的底端;裸眼封隔器用于坐封在油井中裸眼段的有效出油层上方;第一油管的底端与套管封隔器的顶端连通;丢手器的顶端通过第三油管与套管封隔器的底端连通,丢手器的底端通过第四油管与裸眼封隔器的顶端连通;第二油管的顶端与裸眼封隔器底端连通,第二油管的底端位于有效出油层中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套管封隔器和裸眼封隔器之间设置丢手器,采油结束后,可直接打开丢手器,使丢手器上侧的油管与丢手器脱离,只需一与丢手器匹配的打捞工具即可将丢手器和裸眼封隔器一并捞出,缩短了打捞时间、提高了打捞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底封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井底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在碳酸盐岩区块的完井作业中,由于灰岩比较致密,一般采用裸眼完井的方式进行完井,在裸眼完井方式的石油井内,井内从上至下分为套管段和裸眼段,其中裸眼段的长度一般为100米至600米,而有效的出油层则在裸眼段底端的30米至50米处。由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值性强,在开采油气之前,需要对裸眼段的有效出油层进行酸压或酸化处理,以提高出油层地层渗透率,为了使酸液只针对有效出油层,不影响裸眼段的其他部分,一般采用裸眼封隔器对井底进行封隔,再通过油管向裸眼封隔器下侧注入酸液,可以针对有效出油层进行酸压或酸化改造,而且不影响裸眼段的其他部分和套管部分。而当该油井开采枯竭后,就需要将井底的油管、裸眼封隔器等全部取出。现有技术的做法是:井口向上提拉油管,随着拉力的不断增大,若下部裸眼段管柱被埋,油管可能会被拉断(因油管抗拉值低),然后将断裂处上侧的油管等装置拉出石油井,断裂处下侧的油管和裸眼封隔器留在井下,然后再下入打捞工具,对断裂处下侧的装置进行打捞。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下部油管被埋深度存在不确定性,若井口提拉吨位操作不当,就会导致油管的断裂位置存在不确定性,而且断裂的位置不同,就会导致打捞的方法和打捞所需工具不同,使打捞的难易程度也不同。以上导致打捞时间长,打捞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井底封堵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裸眼封隔器的打捞花费时间长、打捞困难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井底封堵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油管、套管封隔器、第三油管、丢手器、第四油管、裸眼封隔器、第二油管;所述套管封隔器用于坐封在油井中套管段的底端,将油井中套管段的空间与油井中的裸眼段隔绝;所述裸眼封隔器用于坐封在油井中裸眼段的有效出油层上方;所述第一油管的顶端位于井口,所述第一油管的底端与所述套管封隔器的顶端连通;所述丢手器的顶端通过第三油管与所述套管封隔器的底端连通,所述丢手器的底端通过第四油管与所述裸眼封隔器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二油管的顶端与所述裸眼封隔器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油管的底端位于所述有效出油层中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油管的顶端和底端之间还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可在外力作用下沿轴向伸缩,用于补偿所述第三油管和所述第四油管的伸缩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管与所述第三油管通过丝扣方式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管的内径与所述第三油管的内径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所述第三油管和所述第四油管的内径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裸眼封隔器的封隔直径大于所述套管封隔器的封隔直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封隔器为液压封隔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裸眼封隔器为液压封隔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丢手器为锚定丢手器。本专利技术的井底封堵装置,其中套管封隔器用于坐封在油井中套管段的底端,使油井中套管段的空间与油井中的裸眼段隔绝,使开采上的油气可顺利从裸眼封隔器底端连接的油管中进入并沿油管向上流动至井外,且可避免在酸化时裸眼封隔器异常解封导致酸液进入套管段、对套管壁造成腐蚀。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套管封隔器和裸眼封隔器之间设置丢手器,通过第三油管和第四油管将丢手器的两端分别与套管封隔器和裸眼封隔器连通,当油气开采结束后,可直接控制丢手器进行打开,使丢手器上侧的油管与丢手器脱离,脱离后再分别对套管封隔器和裸眼封隔器进行打捞。其中,对于套管封隔器可直接通过上提油管即可将套管封隔器和丢手器上侧的所有油管打捞出井外。对于丢手器和裸眼封隔器,由于丢手器与裸眼封隔器连在一起,则只需通过与丢手器相匹配的打捞工具进行打捞,且下入的钻杆加打捞工具强度大,井口操作吨位大,可以将丢手器以及丢手器下侧的裸眼封隔器和油管一次性打捞出井外。从而在对井底装置进行打捞时,只需要一个与丢手器相匹配的打捞工具即可完成对裸眼封隔器的打捞过程,缩短了打捞时间、提高了打捞效率。而且可以将丢手器的位置设置在容易打捞的位置处,如此便可进一步提高打捞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井底封堵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井底封堵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C1、套管段;C2、裸眼段;1a、套管;1、第一油管;2、套管封隔器;3、裸眼封隔器;4、丢手器;5、第三油管;6、第四油管;7、第二油管;8、伸缩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碳酸盐岩区块的完井作业中,由于灰岩比较致密,一般采用裸眼完井的方式进行完井,在裸眼完井方式的石油井内,井内从上至下分为套管段和裸眼段,其中裸眼段的长度一般为100米至600米,而有效的出油层则在裸眼段底端的30米至50米处。由于碳酸盐岩储层非均值性强,在开采油气之前,需要对裸眼段的有效出油层进行酸压或酸化处理,以提高出油层地层渗透率,为了使酸液只针对有效出油层,不影响裸眼段的其他部分,一般采用裸眼封隔器对井底进行封隔,再通过油管向裸眼封隔器下侧注入酸液,可以针对有效出油层进行酸压或酸化改造,而且不影响裸眼段的其他部分和套管部分。而当该油井开采枯竭后,就需要将井底的油管、裸眼封隔器等全部取出。现有技术的做法是:井口向上提拉油管,随着拉力的不断增大,若下部裸眼段管柱被埋,油管可能会被拉断(因油管抗拉值低),然后将断裂处上侧的油管等装置拉出石油井,断裂处下侧的油管和裸眼封隔器留在井下,然后再下入打捞工具,对断裂处下侧的装置进行打捞。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下部油管被埋深度存在不确定性,若井口提拉吨位操作不当,就会导致油管的断裂位置存在不确定性,而且断裂的位置不同,就会导致打捞的方法和打捞所需工具不同,使打捞的难易程度也不同。以上导致打捞时间长,打捞效率低。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井底封堵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裸眼封隔器的打捞花费时间长、打捞困难的问题。具体实现方式如下:实施例一: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底封堵装置,该井底封堵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油管1、套管封隔器2、第三油管5、丢手器4、第四油管6、裸眼封隔器3、第二油管7。本实施例的井底封堵装置适用于裸眼完井作业中,在裸眼完井方式的石油井内,井内从上至下依次分为套管段C1和裸眼段C2,待开采的油气位于裸眼段C2的底端。所述套管段C1的井壁上固定有套管1a。其中,所述套管封隔器2用于坐封在油井中套管段C1的底端,将油井中套管段C1的空间与油井中的裸眼段C2隔绝。所述裸眼封隔器3用于坐封在油井中裸眼段C2的有效出油层上方。具体地,第一油管1的顶端位于石油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井底封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底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油管、套管封隔器、第三油管、丢手器、第四油管、裸眼封隔器、第二油管;所述套管封隔器用于坐封在油井中套管段的底端,将油井中套管段的空间与油井中的裸眼段隔绝;所述裸眼封隔器用于坐封在油井中裸眼段的有效出油层上方;所述第一油管的顶端位于井口,所述第一油管的底端与所述套管封隔器的顶端连通;所述丢手器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三油管与所述套管封隔器的底端连通,所述丢手器的底端通过所述第四油管与所述裸眼封隔器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二油管的顶端与所述裸眼封隔器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油管的底端位于所述有效出油层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底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油管、套管封隔器、第三油管、丢手器、第四油管、裸眼封隔器、第二油管;所述套管封隔器用于坐封在油井中套管段的底端,将油井中套管段的空间与油井中的裸眼段隔绝;所述裸眼封隔器用于坐封在油井中裸眼段的有效出油层上方;所述第一油管的顶端位于井口,所述第一油管的底端与所述套管封隔器的顶端连通;所述丢手器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三油管与所述套管封隔器的底端连通,所述丢手器的底端通过所述第四油管与所述裸眼封隔器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二油管的顶端与所述裸眼封隔器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油管的底端位于所述有效出油层中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底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油管的顶端和底端之间还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可在外力作用下沿轴向伸缩,用于补偿所述第三油管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平张雪松李元斌季晓红练以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