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预应力张拉端锚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04870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预应力张拉端锚具,用于解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锚具变形、钢筋或钢绞线回缩、连接接缝压缩变形以及摩擦力的减小而造成的预应力损失问题,同时提高张拉锚固的控制精度和使用效率,属于工程预应力张拉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密封防滑预应力张拉端锚具包含包括第一锚圈,第一工作夹片,连接套,防松弹簧,第二锚圈,第二工作夹片,连接螺栓,垫片,锚垫板,第一锚圈和第二锚圈放置在连接套内,在两个锚圈之间安装有防松弹簧,连接套固定于锚垫板上。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锚具,能显著降低锚具使用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提高张拉锚具的锚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预应力张拉端锚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预应力张拉端锚具,属于工程预应力张拉设备

技术介绍
施加预应力是改善混凝土构件抗裂性能的有效途径。在混凝土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构件受拉区预先施加压应力,就成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的引入可以使混凝土构件在使用载荷作用下不发生开裂、推迟开裂或者减小裂缝开裂的宽度,目前已广泛用于各种建筑和加固工程领域,且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在土木建设过程中,对预应力锚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预应力张拉端锚具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在极端条件下的使用要求。比如,在锚具的使用过程中,锚具在拉应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在拉应力较大时甚至会导致锚具失效。由于锚具变形、钢筋或钢绞线回缩、连接接缝压缩变形以及摩擦预应力的损失等,在混凝土构件中所施加的预应力将会逐渐下降,这种现象称为预应力的损失。预应力损失会导致张拉锚固控制精度和使用效率的降低。此外,由于锚具变形和钢绞线内缩现象的存在,使得锚圈和夹片之间没有完全接触而使刚筋活钢绞线产生滑动。另一方面,体外预应力锚具在使用过程中长期与外界空气接触,在极其恶虐的使用条件下,锚具和预应力钢筋或钢绞线会发生严重的腐蚀,从而进一步造成预应力损失,甚至锚具失效,因此,锚具预应力的损失和防腐问题已经成为体外预应力技术中的关键问题。要保证锚具的正常使用,在保证锚具安装及使用过程符合规范的条件下,一方面可以改善锚具材料,并不断优化其加工工艺,提高锚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优化锚具结构,使锚具各部件之间良好配合,已达到施加预应力的目的。中国技术专利CN202831407U公开了《一种叠加式锚具》,该锚具可以克服锚夹片和锚圈之间的摩擦力,起到加强锚具锚固的作用。但是,该锚具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所公开的叠加式锚具中的两个锚圈没有任何的定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二、在张拉过程中第二锚圈会阻碍第一夹片的运动,严重降低了张拉效率;三、该锚具结构复杂,锚具的部件大部分为非标准件,复杂的锚具结构将导致其加工成本增加。因此,急需一种新的预应力张拉端锚固体系,以防止由于锚具变形、钢筋或钢绞线回缩、连接接缝压缩变形以及摩擦力的减小而造成的预应力损失,提高张拉锚固的控制精度和使用效率,并降低加工成本,从而达到对预应力构件施加设定预应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预应力张拉端锚固体系,以防止由于锚具变形、钢筋或钢绞线回缩、连接接缝压缩变形以及摩擦力的减小而造成的预应力损失,提高张拉锚固的控制精度和使用效率,并降低加固成本,从而达到对预应力构件施加设定预应力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一种复合式预应力张拉端锚具,包括第一锚圈,第一工作夹片,连接套,防松弹簧,第二锚圈,第二工作夹片,连接螺栓,垫片,锚垫板,螺旋筋,波纹管,钢绞线。第一锚圈和第二锚圈放置在连接套内,在两个锚圈之间安装有防松弹簧,连接套固定于锚垫板上,通过第一锚圈及其第一工作夹片、第二锚圈及其第二工作夹片,起到加强锚具锚固的作用,通过防松弹簧的作用力对第一工作夹片施加一定的压力,防止第一夹片出现松动而产生滑丝的现象,该结构可以解决由于锚具变形、钢筋或钢绞线回缩、连接接缝压缩变形以及摩擦力的减小而造成的预应力损失问题。第一锚圈和第二锚圈外观尺寸完全相同,并在圆柱面上设置有与底面垂直的用于定位的凸台,锚圈内部制有锥角为的锥形孔,锥形孔另一端为直径17.5mm的直孔,并与锥形孔的小端相通。第一工作夹片和第二工作夹片均为一种钢绞线锚夹片,结构为两片式或三片式,且两者外观尺寸完全相同。防松弹簧为一种标准弹簧,由碳素弹簧钢丝制成,钢丝直径为5~15mm,弹簧的外径小于第一工作夹片的大端外径,防滑弹簧的一端穿过钢绞线紧贴于第一工作夹片上,另一端紧贴在第一锚圈上。连接套是一种铸造圆筒薄壁结构,内径与第一锚圈或第二锚圈的直径相同,内部开有与底面垂直的定位槽。连接套和锚垫板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一起,两接触面间放置有垫片。锚垫板为一种圆形垫板,在大端面上开有与锚圈直径相同的圆形凹槽,凹槽内侧面开有定位槽。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方案,具有以下特点:对锚具结构进行了改进,由原来的单一张拉端锚具结构,改为一种复合式张拉端锚具,此结构的特点是安装方便、便于工厂批量加工、并且易于更换。改进后的结构解决了锚具使用过程中预应力损失的问题,显著加强了锚具的锚固作用,提高了张拉锚固的控制精度和使用效率,降低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复合式预应力张拉端锚具示意图;图中:1—第一锚圈,2—第一工作夹片,3—连接套,4—防松弹簧,5—第二锚圈,6—第二工作夹片,7—连接螺栓,8—垫片,9—锚垫板,10—螺旋筋,11—波纹管,12—钢绞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式预应力张拉端锚具,包括第一锚圈1,第一工作夹片2,连接套3,防松弹簧4,第二锚圈5,第二工作夹片6,连接螺栓7,垫片8,锚垫板9,第一锚圈1和第二锚圈5放置在连接套3内,在两个锚圈之间安装有防松弹簧4,连接套3固定于锚垫板9上,通过第一锚圈1及其第一工作夹片2、第二锚圈5及其第二工作夹片6,起到加强锚具锚固的作用,通过防松弹簧的作用力对第一工作夹片施加一定的压力。第一锚圈1和第二锚圈5外观尺寸完全相同,并在圆柱面上设置有与底面垂直的用于定位的凸台,锚圈内部制有锥角为的锥形孔,锥形孔另一端为直径17.5mm的直孔,并与锥形孔的小端相通。第一工作夹片2和第二工作夹片3均为一种钢绞线锚夹片,结构为两片式,并且其外观尺寸完全相同。防松弹簧4为一种标准弹簧,由碳素弹簧钢丝制成,钢丝直径为5~15mm,弹簧的外径小于第一工作夹片的大端外径,防滑弹簧的一端穿过钢绞线紧贴于第一工作夹片上,另一端紧贴在第一锚圈上。连接套3为一种铸造圆筒薄壁结构,内径与第一锚圈或第二锚圈的直径相同,内部开有与底面垂直的定位槽。连接套3和锚垫板9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一起,两接触面间放置有垫片8。锚垫板9为一种圆形垫板,在大端面上开有与锚圈直径相同的圆形凹槽,凹槽内侧面开有定位槽。使用时,在波纹管11内穿入钢绞线12,并将其安装在锚垫板9的小端内,在锚垫板9右侧端口装入螺旋筋10,在锚垫板9大断面上安装连接套3并用连接螺栓固定。将第二锚圈5放置于连接套内,用第二工作夹片6夹住钢绞线12并置于第二锚圈5锥形孔内,将防滑弹簧4套入钢绞线12并紧贴第二工作夹片3,然后安装第一锚圈1和第一工作夹片2,最后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钢绞线的多余部分。其它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复合式预应力张拉端锚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预应力张拉端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锚圈(1),第一工作夹片(2),连接套(3),防松弹簧(4),第二锚圈(5),第二工作夹片(6),连接螺栓(7),垫片(8),锚垫板(9),第一锚圈(1)和第二锚圈(5)放置在连接套(3)内,在两个锚圈之间安装有防松弹簧(4),连接套(3)固定于锚垫板(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预应力张拉端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锚圈(1),第一工作夹片(2),连接套(3),防松弹簧(4),第二锚圈(5),第二工作夹片(6),连接螺栓(7),垫片(8),锚垫板(9),第一锚圈(1)和第二锚圈(5)放置在连接套(3)内,在两个锚圈之间安装有防松弹簧(4),连接套(3)固定于锚垫板(9)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预应力张拉端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夹片(2)和第二工作夹片(6)均为一种钢绞线锚夹片,两者外观尺寸完全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伟谭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新德力预应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