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三阀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0313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三阀组,包括主阀体、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及第三控制阀组成,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及第三控制阀安装于主阀体并控制主阀体的各流道的切断或联通,第一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及第一阀杆,第一阀体与主阀体联通设置,第一阀杆移动于第一阀体内,第一阀杆朝向主阀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密闭件,第一密闭件由第一阀杆控制靠近或远离主阀体构成流道的切断或联通,第一密闭件包括与流道形状相适配的主体,该主体朝向流体流入方向与流道同轴设置有锥形腔,该锥形腔的直径沿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调节灵活的一体化三阀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三阀组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三阀组。
技术介绍
阀门是工业上一种重要的流体控制设备,涉及到国民经济诸多部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备,其应用于流体输送系统中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以及溢流泄压等功能,在化工、石油、制药、冶金等领域在工作过程中要求管道流体压力稳定,防止压力不均导致危险事故,特别是在需要取样检验和排污时,既要保证取到适量的样品和及时排污,还要防止因调节不当产品从第一阀体中溢出,这个过程中仅靠单个的阀门调节件是很难快速、精准地实现,阀门组可集合多种阀门的调节功能,快速有效的调节压力并保持稳定的压力。传统的一体化三阀组由主阀体、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及第三控制阀组成,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及第三控制阀安装于主阀体并控制主阀体的各流道的切断或联通,传统的第一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及第一阀杆,第一阀体与主阀体联通设置,第一阀杆移动于第一阀体内,第一阀杆朝向主阀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密闭件,该第一密闭件由第一阀杆控制靠近或远离主阀体构成流道的切断或联通,传统的第一密闭件为橡胶材质的密封块,该密封块在长时间介质的冲刷下会逐渐形变,导致第一密闭件无法彻底切断所对应的流道,造成介质泄露,此外,传统的控制阀的出口端均为定向无法改变,给一些特殊工况下的安装带来不便,需要额外增加转向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调节灵活的一体化三阀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阀体、第一控制阀及第二控制阀组成,所述的第一控制阀及第二控制阀安装于主阀体并控制主阀体的各流道的切断或联通,所述的第一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及第一阀杆,所述的第一阀体与主阀体联通设置,所述的第一阀杆移动于第一阀体内,所述的第一阀杆朝向主阀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密闭件,所述的第一密闭件由第一阀杆控制靠近或远离主阀体构成流道的切断或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闭件包括与流道形状相适配的主体,该主体朝向流体流入方向与流道同轴设置有锥形腔,该锥形腔的直径沿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的第二控制阀设置有铰接于主阀体的转动阀座,所述的转动阀座可摆动于第一控制阀与第三控制阀之间,所述的转动阀座将第二控制阀与主阀体联通并与主阀体呈活动密封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锥形腔的流体会将锥形腔外周的第一密闭件向流道壁挤压,从而增强第一密闭件与流道的密封性能,且液压越大,密封性能逐渐加强,增设转动阀座使第二控制阀与第一控制阀及第三控制阀的间隔角度可进行调整,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进行改变,使调节性更加灵活,适用范围更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密闭件内设置有截面呈U形的刚性骨架,该刚性骨架的U形开口朝向锥形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骨架根据第一密闭件设置,增强第一密闭件抗冲击的能力,避免在持续强冲击下形变,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阀杆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密闭件内的安装柱,所述的刚性骨架与安装柱对应设置有螺纹配合的安装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柱与安装孔配合使第一密闭件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一阀杆,在第一密闭件长时间使用之后能够快速拆装,延长一体化三阀组整体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阀体内设置有供第一密闭件移动的移动腔,所述的第一阀杆位于移动腔内套设有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外周与移动腔内周活动密封配合,所述的第一阀杆位于移动腔内还套设有将密封环向第一密闭件复位的复位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腔用于供第一密闭件往复移动,增设密封环保证移动腔与流道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流体从移动腔渗漏至第一阀体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密封环外周面沿轴向等距设置有环形暂置槽,该环形暂置槽呈开口朝向移动腔内壁的三角形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流体的特性,沿移动腔腔壁爬移的流体会在暂置槽内聚集,停止爬移,直至该暂置槽充满流体,从而增加移动腔与流道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避免流体泄露。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三阀组,包括主阀体3、第一控制阀1、第二控制阀2及第三控制阀4组成,第一控制阀1、第二控制阀2及第三控制阀4安装于主阀体3并控制主阀体3的各流道31的切断或联通,第一控制阀1包括第一阀体11及第一阀杆12,第一阀体11与主阀体3联通设置,第一阀杆12移动于第一阀体11内,第一阀杆12朝向主阀体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密闭件13,第一密闭件13由第一阀杆12控制靠近或远离主阀体3构成流道31的切断或联通,第一密闭件13包括与流道31形状相适配的主体131,该主体131朝向流体流入方向与流道31同轴设置有锥形腔132,该锥形腔132的直径沿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第二控制阀2设置有铰接于主阀体的转动阀座21,转动阀座21可摆动于第一控制阀1与第三控制阀4之间,转动阀座21将第二控制阀2与主阀体3联通并与主阀体2呈活动密封配合,进入锥形腔132的流体会将锥形腔132外周的第一密闭件13向流道31壁挤压,从而增强第一密闭件13与流道31的密封性能,且液压越大,密封性能逐渐加强,增设转动阀21座使第二控制阀2与第一控制阀1及第三控制阀4的间隔角度可进行调整,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进行改变,使调节性更加灵活,适用范围更广。第一密闭件13内设置有截面呈U形的刚性骨架133,该刚性骨架133的U形开口朝向锥形腔132设置,U形骨架根据第一密闭件13设置,增强第一密闭件13抗冲击的能力,避免在持续强冲击下形变,延长使用寿命。第一阀杆12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密闭件13内的安装柱121,刚性骨架133与安装柱121对应设置有螺纹配合的安装孔134,安装柱121与安装孔134配合使第一密闭件13可拆卸的安装于第一阀杆12,在第一密闭件13长时间使用之后能够快速拆装,延长一体化三阀组整体使用寿命。第一阀体11内设置有供第一密闭件13移动的移动腔111,第一阀杆12位于移动腔111内套设有密封环112,密封环112外周与移动腔111内周活动密封配合,第一阀杆12位于移动腔111内还套设有将密封环112向第一密闭件13复位的复位弹簧113,移动腔111用于供第一密闭件13往复移动,增设密封环112保证移动腔111与流道31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流体从移动腔111渗漏至第一阀体11外。密封环112外周面沿轴向等距设置有环形暂置槽114,该环形暂置槽114呈开口朝向移动腔111内壁的三角形状,由于流体的特性,沿移动腔111腔壁爬移的流体会在暂置槽内聚集,停止爬移,直至该暂置槽充满流体,从而增加移动腔111与流道31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避免流体泄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体化三阀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三阀组,包括主阀体、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及第三控制阀组成,所述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及第三控制阀安装于主阀体并控制主阀体的各流道的切断或联通,所述的第一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及第一阀杆,所述的第一阀体与主阀体联通设置,所述的第一阀杆移动于第一阀体内,所述的第一阀杆朝向主阀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密闭件,所述的第一密闭件由第一阀杆控制靠近或远离主阀体构成流道的切断或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闭件包括与流道形状相适配的主体,该主体朝向流体流入方向与流道同轴设置有锥形腔,该锥形腔的直径沿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的第二控制阀设置有铰接于主阀体的转动阀座,所述的转动阀座可摆动于第一控制阀与第三控制阀之间,所述的转动阀座将第二控制阀与主阀体联通并与主阀体呈活动密封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三阀组,包括主阀体、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及第三控制阀组成,所述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及第三控制阀安装于主阀体并控制主阀体的各流道的切断或联通,所述的第一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及第一阀杆,所述的第一阀体与主阀体联通设置,所述的第一阀杆移动于第一阀体内,所述的第一阀杆朝向主阀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密闭件,所述的第一密闭件由第一阀杆控制靠近或远离主阀体构成流道的切断或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闭件包括与流道形状相适配的主体,该主体朝向流体流入方向与流道同轴设置有锥形腔,该锥形腔的直径沿流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的第二控制阀设置有铰接于主阀体的转动阀座,所述的转动阀座可摆动于第一控制阀与第三控制阀之间,所述的转动阀座将第二控制阀与主阀体联通并与主阀体呈活动密封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策
申请(专利权)人:亚登阀门管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